自動換紆織機
自動換紆織機
自動換紆織機,以自動換紆方式補充緯紗的織機。自動換紆織機的換紆機構是由誘導、梭箱、壓紆、儲紆盤、紗尾鉗和邊剪等6個部分組成。
目錄
以自動換紆方式補充緯紗的織機。這種織機當梭子中的緯紗將織完時,僅作換紆動作而不調換梭子。它比自動換梭織機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自動換紆織機的工作寬度有105~305厘米等多種規格,有凸輪開口機構,能織制棉、麻、毛、絲、合成纖維和混紡紗線的平紋、斜紋和緞紋織物,採用多臂開口機構時可織制小花紋織物。
1895年美國人J.H.諾斯勒普發明自動換紆機構,在美國取得專利權。初期自動換紆機構的儲紆盤紆子容量為14隻,1911年擴大為28隻,以後儲紆裝置改進為大紆庫,紆子容量可達200隻。1947年美國在自動換紆織機上加裝車頭卷緯裝置,成為車頭卷緯織機,使自動換紆織機的自動化程度、工藝性能和織坯的品質有進一步的提高。中國於60年代開始設計製造自動換紆織機,7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
自動換紆織機的換紆機構是由誘導、梭箱、壓紆、儲紆盤、紗尾鉗和邊剪等 6個部分組成。在梭子中緯紗將用完時,由機械、電氣或光電誘導換紆機構各部件協調動作,將紆子從儲紆盤底部垂直方向壓入梭腔,同時擠出用完緯紗的空管。空管殘留的紗尾和引入緯紗的紗頭則被紗尾鉗夾住,由邊剪切斷,以此完成換紆動作。70年代以後,自動換紆織機加裝光電探緯、梭子飛行電子監測裝置,並改進了自動換紆機構,使機器的工藝性能和生產率得到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