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少女

黎妙雪指導的電影(Glass Tears)

《玻璃,少女》是由黎妙雪編導,郭善玙、羅烈徐天佑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問題少女阿P為追債而被追蹤孫女的胡伯苦纏,在短短兩天的相處中,阿P被胡伯觸動,開始反省自己的故事。該片於2001年4月8日在香港上映。

劇情簡介


退休公安胡伯(羅烈飾)在離島上過活,孫女阿初是問題少女,經常失蹤。阿P(郭善玙飾)為追回阿初欠她五千元債款而遇見胡伯。胡伯苦纏她,要追蹤阿初的下落。他倆年紀相差甚遠,生活文化價值觀有天壤之別。在短短兩天內的追逐中,阿P看見的不是一個頑固苦悶的老頭,而是身手敏捷、鋤強扶弱的前任公安。
阿P開始反省自己:十六歲的她,像迷途般,在愛情上無助,受軟性毒品蠶食,面對父母失敗的婚姻,以及自己渾噩的前途。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郭善玙阿P
羅烈胡伯
徐天佑豆腐
劉以達阿初父親
吳家麗阿初母親
李劍如阿初
葉惠儀社工
顧嘉玲阿P母親
關信培阿P母親男友

職員表

製作人李思潤、廖漢超、梁敏菁
導演黎妙雪
副導演(助理)沈立鳴
編劇黎妙雪、厲河
攝影張東亮
剪輯彭發、黎妙雪
美術設計潘燚森
動作指導谷垣健治
服裝設計梁家盈
燈光周志輝
錄音林添
場記范智科
(以上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玻璃少女[黎妙雪指導的電影(Glass Tears)]
玻璃少女[黎妙雪指導的電影(Glass Tears)]
阿P
演員 郭善玙
十六歲的問題少女,在愛情上無助,受軟性毒品蠶食,面對父母失敗的婚姻,以及自己渾噩的前途像迷途羔羊般無能為力。為追回阿初欠她的五千元債款而遇見追蹤阿初下落的胡伯,被胡伯纏著而與胡伯接觸了兩天。在接觸中,阿P開始反省自己。
玻璃少女[黎妙雪指導的電影(Glass Tears)]
玻璃少女[黎妙雪指導的電影(Glass Tears)]
胡伯
演員 羅烈
大陸退休公安,身手敏捷,喜歡鋤強扶弱,在離島上過活。孫女阿初是個問題少女,經常失蹤。在其又一次的長期失蹤后,擔心孫女的胡伯開始追蹤阿初的下落。正在此時,他碰到了為追回欠款而來找阿初的阿P。胡伯開始纏著她,希望能夠找到阿初。
玻璃少女[黎妙雪指導的電影(Glass Tears)]
玻璃少女[黎妙雪指導的電影(Glass Tears)]
豆腐
演員 徐天佑
豆腐是阿P的男友,像阿P一樣,也是個問題少年。雖然身為阿P的男友,但卻常說其實和她並不熟絡。為了賺錢倒賣毒品,因此而被黑幫追殺也不以為然。

幕後花絮


• 該片是黎妙雪拍攝的第一部長片。
• 影片獲邀參加了第3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雙周單元。
• 該片是演員羅烈的遺作。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名稱提名/獲獎提名/獲獎方
2002年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郭善玙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傑出青年導演獎提名黎妙雪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中國香港2001年4月8日(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
日本2002年8月3日(東京)
(以上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海報
海報
電影的節奏不快,但是劇情尚算豐富,講述少女和退休公安羅烈兩人的遭遇也有趣,淡淡中不乏戲味。另外一點有趣的是,編導在敘事方面喜把因放在果后,例如片初說少女怒打一個婦人,觀眾以為少女大發神經,後來才來一個回朔片段,原來少女曾目睹該婦人先前惡意辱罵一個孕婦,看不過眼才怒打她。這種因果倒轉的敘述手法並不常見,意念不俗。全片比較令人難忘的,應該是編導刻意製造的人際疏離感覺。最明顯的莫過於劉以達和吳家麗兩夫妻生活上的不協調。而且編導在鏡頭和場景處理上都刻意把他們的家拍得又窄又小,全屋好像只有一張飯台和一張床,感覺上兩人好像把自己困在一副棺材之內,了無生氣。另外,戲中對白亦多番強調這種人際關係的疏離感,郭善玙收留失蹤的阿初在自己家,卻多次強調和她不熟,徐天佑身為郭的男友,也常說其實和她並不熟絡。看來編導很想把這種現代人的人際關係危機感帶出。
羅烈演繹退休的老公安趣味盎然,比想像中出色,角色的設計亦很討好,是電影的焦點人物。新人郭善玙和徐天佑演技欠奉,純粹以外型取勝;劉以達和吳家麗演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婦很入戲,兩人演技自然流露,大大加強了角色說服力。
影片的劇本和導演手法都相當細膩,編導黎妙雪十分著重把場景、道具角色背景等東西變作一些足以投射角色內心世界的象徵符號,使觀眾透過影片對香港社會慣常見到的疏離家庭、兩代代溝、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隔膜,有著更深的體會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