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祠

張家祠

張家祠。福建省總工會舊址坐落於長汀縣城繁華的商貿大街204號,是一座清代穿斗抬梁式、土木結構的客家祖祠——張家祠。由前、后大廳及廳樓房組成,佔地537平方米

基本介紹


張家祠
張家祠
張家祠。福建省總工會舊址坐落於長汀縣城繁華的商貿大街204號,是一座清代穿斗抬梁式、土木結構的客家祖祠——張家祠。由前、后大廳及廳樓房組成,佔地537平方米。
1932年3月,福建省職工聯合會在這裡成立,內設組織、宣傳、交通、婦女等部。下轄長汀、龍岩、清流寧化、歸化、上杭新泉連城、汀州市等17個縣市職工聯合會,以及紙業、木船、店員、手工業、僱農、碼頭(苦力)、編織等多個產業工會,會員約11200餘人。
隨著福建工會運動蓬勃發展。省總工會經常舉辦工人訓練班,培養工運骨幹。積極動員工人群眾參加蘇區的經濟建設。以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保障軍需民用。沒有槍支子彈就辦兵工廠自己造,沒有鹽巴就辦硝鹽廠,沒有煤油就辦起了樟腦廠,還建有鐵廠、織布廠、被服廠、彈棉廠等,保障紅軍的生活與戰鬥之需。同時以慰勞、宣傳、運輸、救護和擁軍優屬等各種實際行動支援前線,為革命根據地的鞏固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3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劉少奇和副委員長陳雲都較長時間地住在這裡(劉少奇住在後廳樓閣上),指導和開展省工會及汀州市的工會工作。在劉少奇的直接領導下,汀州市的工人運動掀起了更加轟轟烈烈的高潮,喚起了工人的勞動積極性,組織突擊隊開展生產競賽,加強了勞動紀律,改善了工人生活。陳雲多次深入汀州市基層工會進行調查,在此召開各種形式的工會座談會,如工會支部會、工人座談會、資方座談會、工人代表會等,先後發表了《關於蘇區工人的經濟鬥爭》、《怎麼訂立勞動合同》等文件。中央主力軍被迫北上長征后,省總工會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很多工運骨幹參加汀瑞游擊隊或轉入地下堅持鬥爭。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時期,汀州城區工人支部掩護和轉移了一大批共產黨員和蘇區幹部。在黨的領導下,福建蘇區的工會運動從未停止,鬥爭不息,直到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在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