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門枕石的結果 展開
  • 傳統民居大門底部的石質構件
  • 門墩

門枕石

傳統民居大門底部的石質構件

門枕石俗稱門礅、門座、門台、鎮門石等,是用於中國傳統民居,特別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石質的構件。因其雕成枕頭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門枕石。門枕石通常雕刻一些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因此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石刻藝術品。

簡介


門枕石
門枕石
門枕石俗稱門礅、門座、門台、鎮門石等,是門檻內外兩側安裝及穩固門扉轉軸的一個功能構件,因其雕成枕頭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門枕石。台灣民間因曾有乞丐坐在上面,所以又有“乞丐椅”的稱呼。
是擺放在四合院大門門樓兩端的枕石。枕石的門內部分是承託大門的,門外部分往往雕以鳥獸花飾,又叫抱鼓石

工藝


門枕石
門枕石
抱鼓石也有方、圓兩種造型。門礅的雕刻頗為講究,選材考究,工藝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圓石鼓的兩側圖案以轉角蓮最為常見,講究的可以做成其它圖案,如: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蘭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個獅子)圖案。圓鼓上面一般為獸形,上面有站獅、蹲獅或卧獅(俗稱獅子狗),方鼓子也多雕飾。

台灣地區


台灣民間因曾有乞丐坐在上面,所以又有"乞丐椅"的稱呼。它不僅能承受和平衡門扉的重量,還可強固門框。故其門內部分是承托構件,門外部分是平衡構件。後來為了區分門第,便加大門的面積,門外枕石部分也相應地擴大突出,頭部越做越高,以至後來用料用工遠遠超過門枕的實際功能作用,並出現了類似鼓狀的抱鼓石。

閩南地區


門枕石
門枕石
在閩南地區的中國民居建築的門枕比較小,呈現凹字形,可以起到托住門的轉軸的作用,而門枕的凹字下的橫桿連接門框兩邊,形成檻,可以在潮濕多雨的南方防止下雨雨水濺進房內,稱雨枕。

功能構造


門枕石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石質的構件。古時候的門沒有鉸鏈、合頁等,是靠門枕和連楹(宋代稱雞棲木)來固定門扇的,如果沒有門枕來抵住門框,開關門扇時就會搖晃不定。它不僅能承受和平衡門扉的重量,還可強固門框。故其門內部分是承托構件,門外部分是平衡構件。
門枕石一般都是長條形的,一頭在門外,一頭在門內,中間一道凹槽供安置門的下檻,門內部分上面有一凹穴,標準的學名叫海窩,供門軸轉動之用。一般情況下,門內的部分稍短,門外的部分相對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