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
眷
眷,漢語常用字,讀音juàn,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顧念,愛戀:眷念;引申含義為親屬:親眷。
眷的常用組詞為眷屬。包含眷的常用成語為五親六眷。
眷 #juàn
【釋義】①親屬:眷屬|家眷|女眷。②關心;懷念;愛戀:眷顧|眷戀|眷念。
【眷戀】 #juànliàn懷念;留戀。
〖例句〗遠方的遊子,眷戀著祖國,眷戀著親人。
【眷屬】 #juànshǔ①家眷;親屬。②特指夫妻。
〖例句〗小李新婚很幸福,他希望有情人都能成為眷屬。
● 眷 juàn ㄐㄩㄢˋ
1. 顧念,愛戀:~念。~戀。~顧。~注(愛護關注)。~~(依戀的樣子)。
2. 親屬:親~。女~。~屬。
◎眷
睠 juàn
〈動〉
● ● (形聲。本義:回頭看)
● ● 同本義 [look back]
眷,顧也。——《說文》
乃卷西顧。——《詩·大雅·皇矣》
● ● 又如:眷言(回顧的樣子。言:語助詞,無義)
● ● 恩顧,器重 [love]。如:眷命(愛顧而賦以重任);眷拔(因寵信而大力提拔);眷注(愛護關注);眷佑(照顧幫助);眷任(寵愛信任);眷眄(垂愛照顧)
● ● 思慕,眷戀 [have tender feelings for;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某人或某物]
眷然有歸與之情。——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 ● 又如:眷存(關注:垂念);眷眷(思慕嚮往的樣子)
詞性變化
◎ 眷 juàn
〈名〉
親屬 [family dependent]。如:女眷(女性眷屬);家眷(指妻子兒女等);眷族(家眷,親屬);眷口(家屬;家眷)
【卷四】【目部】眷
顧也。從目聲。《詩》曰:“乃眷西顧。”居倦切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卷。《說文》顧也。《博雅》向也。
又回視也。《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又與睠通。《詩·小雅》睠睠懷顧。《韓詩》作眷眷,勤厚之意也。
又《大雅》乃眷西顧。《箋》眷,本又作睠。
又親屬也。《五代史·裴皞傳》裴氏自晉魏以來,世為名族。居燕省者,號東眷。居涼者,號西眷。居河東者,號中眷。
又或作婘。《史記·樊噲傳》誅諸呂婘屬。
又姓。見《姓苑》。
又茂眷,代北複姓。
又壹斗眷,代北三字姓。
睠同 眷向也【廣雅釋詁四】眷顧也【廣雅釋言】眷視【書大禹謨】皇天 眷命傳 眷猶戀也【文選謝靈運經湖中瞻眺詩】覽物 眷彌重注 眷反顧也【詩大東】眷言顧之傳 眷 眷顧貌【楚辭靈懷】魂 眷 眷而獨逝注 眷戀思慕也【文選補亡詩】眷戀庭闈注【詩皇矣】乃 眷西顧釋文 眷本作眷又作劵【詩大東】睠言顧之釋文睠本作 眷【詩小明】睠睠懷顧文選注引【韓詩】作 眷 眷懷顧。
眷
眷 <動>
(形聲。字從目,從半,半亦聲。“半”與“目”聯合起來表示“把眼睛開合度從全開改變到半開”。本義:眯眼看。說明:本字從“半”從“目”,構字意圖為:把眼睛開合度從全開降低一半。這是人類集中目力觀察事物時的習慣性眼部動作,表示“全神貫注”的意思。所以本字與“顧”的本義存在差異,後者的本義是“回頭看”。《說文》訓“眷”為“顧”。)
眷戀、家眷、眷念、眷屬、親眷、僑眷、女眷、眷注、眷區、眷客。
眷眷之心、諸親六眷、五親六眷
juàn 見紐、元部;見紐、線韻、古椽切。
形聲字。從目,龹(juàn)聲。隸變后楷書作眷,形旁目發生的是筆勢變化,聲旁龹發生的是筆意變化。隸變時還曾出現過一些異體,如北魏公孫略墓誌作“”,南朝齊宋買造象作“”,韓叔子造象作“”,齊道民馬洛子造象作“”等,但都沒有成為正體。睠見於《玉篇》,《說文》未收。現代整理漢字時,睠作為異體被淘汰,眷保留為正體。《說文》本義是“顧”,指轉過頭去顧看,《詩·大雅·皇矣》有“乃眷西顧”。引申指朝向、顧念、顧戀、親眷等,假借為姓氏。
贛語:jüɛn4
客家話:[海陸腔] gien5 [客英字典] gen5 gien5 [台灣四縣腔] gien5 [梅縣腔] gian5 [陸豐腔] kian5 [東莞腔] ken5 [沙頭角腔] gien5 [寶安腔] gen5 [客語拼音字彙] gian3 gian4
粵語:gyu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