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形骨折

斜形骨折

斜形骨折是骨折線與長骨縱軸斜交的一種骨折。多因長骨受縱向擠壓和輕度扭曲兩種暴力作用時發生,屬不穩定性骨折。多發生在四肢長骨如股骨、肱骨、脛骨等。臨床表現為大量出血、劇烈疼痛、腫脹,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等骨折表現。主要治療方法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複位不穩定,多需要手術治療切開複位。固定,以內固定為主,鋼板螺釘首選。功能鍛煉,早期肌肉訓練,上下關節功能訓練。併發症為神經血管損傷、肌肉萎縮、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及時、規範治療,一般可治癒。

就診科室


● 骨科

病因


● 直接暴力:如汽車撞擊小腿導致脛腓骨骨折。
● 間接暴力:如突然跪倒時,股四頭肌猛烈收縮導致髕骨骨折。
● 積累性勞損:如遠距離行軍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

癥狀


全身表現

● 休克:對於多發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廣泛的軟組織損傷、大量出血、劇烈疼痛或併發內臟損傷等而引起休克。
● 發熱:骨折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局部表現

● 骨折的局部表現包括骨折的特有體征和其他表現。
● 骨折的特有體征
● ● 畸形: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縮短、成角、延長。
● ● 異常活動: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后出現不正常的活動。
● ● 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撞擊,可產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 其他癥狀
● ● 疼痛與壓痛:骨折均有疼痛,骨折處有局限性壓痛。
● ● 局部腫脹與瘀斑:骨折處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腫,軟組織外傷后水腫,出血血紅蛋白降解變為紫色或黃色,即為瘀斑。
● ● 功能障礙:骨折後肢體全部或部分喪失活動功能。

檢查


● 確診斜形骨折需要進行X線片及CT三維重建等檢查。
● X線檢查
● ● X線檢查對骨折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 CT三維重建
● ● CT三維重建可以進一步檢查細微骨折,骨折部位等。

醫生是怎麼確診斜形骨折的


● 醫生診斷斜形骨折主要根據外傷史、臨床表現、X線片、CT及三維重建。
● 有外傷史。
● 有大量出血、劇烈疼痛、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等表現。
● 結合X線攝片、CT及三維重建可見斜形骨折線。

斜形骨折需要和哪些疾病鑒別


● 斜形骨折需要與橫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壓縮骨折、凹陷骨折、嵌入骨折、裂紋骨折、青枝骨折、骨骺分離等骨折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病史、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斜形骨折的治療原則:通過藥物治療緩解癥狀,複位治療恢復原有解剖位置,理療、中醫和功能鍛煉等促進功能恢復。

藥物治療

● 常用消炎、鎮痛、消腫藥物,以及神經營養藥物。

複位及固定治療

● 複位是將骨折后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係,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複位的方法有閉合複位和手術複位。
● 固定骨折複位后,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固定方法稱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則稱內固定。多需要內固定。

其他治療

● 功能鍛煉:通過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儘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
● 物理治療:包括電、磁、熱、光、波等物理療法,促進骨折癒合。
● 中醫治療:以中藥、推拿、按摩、針灸等手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
● 營養治療:通過調節飲食,補充有利於骨折癒合的營養成分,促進骨折癒合。

危害


● 骨折使骨的完整性喪失,肢體不能活動,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

治療後效果怎麼樣


● 經及時恰當處理,多數患者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預防


● 日常注意安全和進行合適的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