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男孩
2004年由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電影
《希特勒的男孩》是由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馬克思·雷邁特、湯姆·希林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4年7月4日在捷克上映。
該片講述了出生於工人家庭的弗萊德里希在納粹德國開辦的精英訓練學校接受了“優勝劣汰”、“排猶”等軍國主義思想,之後他在好朋友阿爾伯特之死的影響下開始徹底醒悟的故事。
《希特勒的男孩》劇照
教官之所以單獨訓練弗萊德里希,是為了讓他代表學校 參加拳擊比賽。在學校里,弗萊德里希有一個好朋友叫阿爾伯特。阿爾伯特喜歡文學,厭惡戰爭。雖然兩人的出身不同,但這並不妨礙兩人成為最好的朋友。一天,學校進行了一場拳擊賽,弗萊德里希在比賽的最後階段已經將對手打敗,但在教官和學生的狂喊下仍然使用重拳將對手擊倒在地。阿爾伯特對弗萊德里希德這種行為很不理解。
軍校的畢業生被編成第八縱隊送上了前線。一天深夜,阿爾伯特的父親來到學校要求學生們去追捕俄國戰俘。由於學生們被告知戰俘手中有武器,因此他們一旦發現戰俘就開槍。阿爾伯特在為一名受傷的戰俘包紮時看到那位戰俘被他的父親用槍射殺了。這件事讓阿爾伯特和弗萊德里希都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在冬泳的訓練中,阿爾伯特選擇用自殺來反抗這種體制。阿爾伯特的死也讓弗萊德里希徹底醒悟。弗萊德里希請求在校刊上為阿爾伯特發訃告,但被校長以阿爾伯特不是犧牲為由拒絕。弗萊德里希代表學校進行拳擊比賽,雖然很快佔據了主動,但是弗萊德里希卻選擇了放棄,並任由對手擊打不做反抗,最後他被對手擊倒在地。
角色名 | 演員名 |
弗萊德里希 | 馬克思·雷邁特 |
阿爾伯特 | 湯姆·希林 |
Heinrich Vogler | 大衛·史崔梭德 |
Herr Weimer | 傑拉德·亞歷山大·海德 |
Siegfried'Siggi' Gladen | 馬丁·高爾斯 |
Dr. Karl Klein | Joachim Bissmeier |
Gauleiter Heinrich Stein | 賈斯特斯·馮·多納伊 |
Josef Peiner | Michael Schenk |
Frau Weimer | 弗洛里安·斯泰特 |
Frau Weimer | Sissy Höfferer |
Christoph Schneider | Jonas Jägermeyr |
Thomas Drechsel | Thomas Drechsel |
Frau Stein | Claudia Michelsen |
Katharina | Julie Engelbrecht |
Hans Weimer | Max Dombrovka |
Tjaden | Leon A. Kersten |
Torben Send | Johannes Zirner |
Peter Fischer | Marian Schole |
Jungmann | Jakob Semotan |
Jungmann | Lenz von Johnston |
Nils Otto | Thomas Sittler |
Major Hendrichs | Hans Dieter Knebel |
SS-Führer | Götz Schubert |
Trainer Boxverein | 丹尼斯·甘塞爾 |
Nase | Jakub Ulicnik |
Erdkundelehrer | Michael Rones |
Hefe's Mutter | Ljuba Krbová |
Fahrer von Heinrich Stein | Jan Fiala |
Referendar | Zdenek Maryska |
Hefe's Vater | Ota Filip |
Schüler 7. Zug | 邁克爾·貝蘭 |
SS-Soldat | Radek Zima |
Russischer Gefangener | Maxim Tretiakov |
SS-Soldat | Lubomir Janci |
Soldat | Johannes Langer |
製作人 | Viola Jäger、Harald Kügler、Molly von Fürstenberg |
導演 | 丹尼斯·甘塞爾 |
副導演(助理) | 沃夫岡·格羅斯、Tomas Zelenka |
編劇 | 丹尼斯·甘塞爾、Maggie Peren |
攝影 | Tomas Zelenka |
配樂 | 安琪洛·巴達拉曼提、Normand Corbei |
剪輯 | Jochen Retter |
選角導演 | Nessie Nesslauer |
藝術指導 | Matthias Müsse |
美術設計 | Martin Maly |
服裝設計 | Natascha Curtius-Noss |
視覺特效 | Dominik Trimborn |
角色介紹
弗萊德里希
演員馬克思·雷邁特
精英學校的學生。他在拳擊方面能力出眾,經常會參加一些社區性質的小比賽。後來,他進入了一所專門培養納粹的學校。他除了上體能課外,還被灌輸“優勝劣汰”、“排猶”等軍國主義思想。在軍事訓練課程之後,他發現了事情的陰暗面。而好朋友阿爾伯特的死則讓弗萊德里希徹底醒悟。
阿爾伯特
演員湯姆·希林
德國納粹軍官的兒子,弗萊德里希最好的朋友。他熱愛寫作,在體育方面的表現卻很差。下達任務的軍官要他和其他同學一起追捕一群窮凶極惡的逃犯。然而,他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為求勝利而不擇手段的做法。他在寫文章譴責自己的父親之後,選擇了自殺。
海因里希·施泰因
演員尤斯圖斯·馮·多赫納尼
阿爾伯特的父親,德國納粹軍官。他用一切手段把別人踩在腳下,並且下達命令要學生們追捕一群窮凶極惡的逃犯。之後,他還打算把兒子阿爾伯特送去當黨衛軍。
序號 | 曲目名稱 | 序號 | 曲目名稱 |
01 | Große Hoffnung | 15 | Reiß Dich zusammen |
02 | Opening Theme | 16 | Death Forest |
03 | Eine ganz besondere Sache | 17 | The Flight |
04 | Living Home | 18 | Die winterliche Landschaft |
05 | Inside the Locker | 19 | Back to the Castle |
06 | Kein Mitleid | 20 | I am Afraid |
07 | The Castle | 21 | Privilegiert |
08 | Training | 22 | The Task |
09 | Heldentog | 23 | The Confrontation |
10 | Albrecht | 24 | Ich konnte nicht anders |
11 | Too Weak | 25 | Lake Scene |
12 | Ein großes Abenteuer | 26 | Death of Albrecht |
13 | Two Brothers | 27 | The Last March |
14 | No Pity | 28 | The Last Scene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4年 |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 馬克思·雷邁特 | 最佳男主角 | 獲獎 |
漢普頓國際電影節 | 漢普頓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希特勒的男孩》 | 最佳影片 | ||
維亞雷吉歐影展 | 維亞雷吉歐影展評審團大獎 | 《希特勒的男孩》 | 評審團大獎 | ||
2005年 | 德國巴伐利亞電影獎 | 德國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 丹尼斯·甘塞爾 | 最佳導演獎 | |
黎明電影節 | 黎明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 丹尼斯·甘塞爾、麥琪·格蕾斯 | 最佳劇本獎 | 獲獎 | |
奧地利溫蒂妮獎 | 奧地利溫蒂妮獎觀眾獎 | 湯姆·希林 | 觀眾獎 | 獲獎 |
製作公司 |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Olga Film GmbH Seven Pictures Magicon |
發行公司 |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Gateno Films Rialto Film AG 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Lighthouse Pictures Highlight Film Atypfilm Picture This! Entertainment Divisa Home Video Just Entertainment Kamras Film Group Palisades Pictures Parasol Pictures Releasing Magicon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時間 |
捷克 | 2004年7月4日 |
加拿大 | 2004年8月31日 |
比利時 | 2004年10月8日 |
芬蘭 | 2004年12月25日 |
德國 | 2005年1月13日 |
愛沙尼亞 | 2005年2月4日 |
阿根廷 | 2005年3月14日 |
美國 | 2005年3月14日 |
瑞士 | 2005年4月7日 |
奧地利 | 2005年4月22日 |
新加坡 | 2005年8月9日 |
丹麥 | 2005年8月24日 |
捷克 | 2005年9月22日 |
瑞典 | 2005年9月23日 |
巴西 | 2005年10月21日 |
西班牙 | 2006年2月4日 |
韓國 | 2013年8月15日 |
劇照
該片的價值意味和著眼點落在了一群無辜的孩子身上。影片的表層故事是敘述納粹的成長,但實際上它遮蔽了一個人生啟悟的文學母題。而這個母題才是這個故事真正的藝術邏輯,也才能解釋清阿爾伯特的選擇以及弗萊德里最後的覺悟。此外,影片的配樂也簡潔得恰到好處。即便在一個悲慟而煽情的時刻,導演也只選擇無聲的控訴。 (《學習時報》、《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