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克氏雙鋸魚的結果 展開

克氏雙鋸魚

克氏雙鋸魚

克氏雙鋸魚(Amphiprion clarkii),別名克氏海葵魚、棕色雙鋸魚。俗稱雙帶小丑、紅雙帶小丑、新娘(香港地區)。分佈與太平洋水域。是優質的觀賞魚品種。

信息


.
.

基本信息


名稱:克 克氏雙鋸魚
資源外文名 Sea bee, Yellowtail clownfish, Chocolate clownfish, Clark's anemonefish, Black clown, Clarcki's clown, Brown anemonefish
.
.
原產地:中國海南
食性:雜食性
底質類型:岩礁
資源類型:野生
品種特性:其他

要用途:


觀賞魚兼容性:安全
性情:比較溫和,一定攻擊性
最小水族箱尺寸:150升
食性:雜食性
難養度:容易
飼養要求:溫度24-27 sg 1.020-1.025;ph 8.1-8.4
水族箱最大成魚尺寸:15cm

地理分佈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波斯灣到密克羅尼西亞,包括印度-澳洲群島,北至中國台灣及日本南部。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1-2.3倍。吻短而圓。眼大,中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尖形,硬棘XIII,軟條10-12;臀鰭硬棘II,軟條11-13;胸鰭鰭條16-17;尾鰭截形或微內凹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珍珠白色,體側具三條黑色寬橫帶,第一條位於頭部,橫越眼部;第二條位於背鰭起始部延伸至胸鰭內側之下方;第三條位於背鰭軟條部延伸至臀鰭基底之末端。各鰭白色或灰白色;胸鰭基底上方有一小黑點。幼魚之腹面及腹鰭為黃色。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舄湖及外礁斜坡處,棲息深度可達約60公尺,但一般皆生活於淺水域。和海葵具共生之行為,喜歡共生的海葵有Cymbactis actinostoloides及Stoichactis haddoni等,體表之黏液可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行群聚生活,雌、雄魚均具有護巢護卵之行為,攻擊性強,通常由一隻體型最大之雌魚帶領一隻體型第二大且具生殖能力之雄魚,其它成員包括無生殖能力之其它中成魚和一群稚魚。當最大雌魚失去后,則依雄性之順位變性成雌魚而遞補。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漁業利用


本身體色艷麗以及與海葵共生之習性,使其成為受歡迎之水族觀賞魚。目前已能人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