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村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交接鎮下轄村

董家村為一鄉村名稱,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交接鎮、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普集鎮、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崔家鎮、青島市膠南市大場鎮、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舊縣鎮、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廿里堡街道、山東省樂陵市董家莊、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賦春鎮、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大過口鄉、西舍路鄉、鹿城鎮均有同名鄉村,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村存在差別。

地理環境


董家村是交界鎮最大的一個村,南北狹長9公里,位於亞小公路北端1公里處,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哈爾濱市阿城區城區31公里,駐鎮的國營711廠在本村境內,西部與雙豐鎮隔河相望,北部和南部分別與亞溝鎮和勤儉村接壤。全村總面積23.3平方公里,地勢為半山區。耕地面積為6325.6畝,其中水田863.5畝。到2002年底,全村共1021戶,3734口人。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董家村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緣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和私營經濟,在特色農業和建材業方面發展較為迅速,截止2002年底,全村棚室面積達4.5萬平方米,“四位一體”四節能溫室23棟,佔在8280平方米,保護地蔬菜20畝,盈利40萬元;黃牛存欄831頭,生豬存欄1600頭,生豬出欄400頭,家禽飼養量達到1.6萬隻,規模的個體養豬場2家;現有佔地1000平方米、年生產紅磚3萬塊的磚廠一處,年產值達30萬元,利潤5萬元;年開採3萬噸的砂場2處,年產值達120萬元,利潤30萬元;年可開採3萬噸以上的號石及建材石場5處,年產值達360萬元,利潤120萬元。砂石通過鐵廠鐵路專用線運輸,銷往全省各地。另外711大廠為勞務輸出提供了便利條件,荒溝灌渠直穿該村腹地,給本來以稻田為主的種植創造出更加優越的條件,該村所轄的大楊木屯的村民從事做豆腐、養豬,初具規模,干豆腐銷住阿城市場和周邊一帶,大朱家屯有靠近阿城和交通方便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一批養車業主走上致富路。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村屯建設,住房磚瓦化達到80%以上,改建擴大太陽能房屋18棟,村屯巷道全部實現砂石化。受到了阿城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02年人均收入達2280.4元。
董家村
董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