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咪唑立賓的結果 展開

咪唑立賓

藥物

咪唑立賓(Mizoribine)為咪唑核苷類抗代謝葯,可抑制嘌呤合成途徑中的次黃苷酸脫氫酶(IMPDH)和單磷酸鳥嘌呤核苷合成酶(cMP),使鳥苷酸合成減少,細胞內RNA和DNA合成減少,阻止增殖的淋巴細胞由G0期進展為S期,抑制抗體的產生及記憶性B淋巴細胞和記憶輔助性T淋巴細胞的產生,延長移植物的存活。

簡介


● 通用名:咪唑立賓
● 別名:優青糖苷、咪唑糖苷
● 商品名:布累迪寧
● 英文名稱:Mizoribine

咪唑立賓是什麼葯


● 咪唑立賓為免疫抑製劑, 臨床上主要用於抑制腎移植的排斥反應。

咪唑立賓有哪些用途


● 咪唑立賓主要用於抑制腎移植的排斥反應。

咪唑立賓有哪些製劑和規格


● 咪唑立賓通常製成片劑。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咪唑立賓片劑:25毫克;50毫克。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咪唑立賓

● 對本品嚴重過敏者禁用。
● 妊娠期及可能懷孕的婦女禁用。
● 每立方毫米的白細胞數在3000以下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咪唑立賓

● 老年人和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並減量。
● 哺乳期婦女使用時應暫停哺乳。
● 兒童及育齡患者用藥需慎重,應考慮對性腺的影響。
● 骨髓抑制存在嚴重感染、有出血因素、腎損害的患者慎用。
● 高尿酸患者慎用。
● 咪唑立賓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咪唑立賓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咪唑立賓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我該如何用藥


● 咪唑立賓,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拿葯,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在家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片劑在口服時,應整片吞服。
● 口服初始劑量一日每公斤體重2~3毫克,維持量為一日每公斤體重1~3毫克,分1~3次口服。
● 本葯耐藥量及有效量隨患者而異,必須慎重增減用量。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本品可引起骨髓功能抑制等嚴重不良反應,可能會感染加重、增加出血傾向等,應頻繁進行臨床檢驗,注意觀察患者狀態。若出現異常,應減量或停葯等適當處置。
● 本劑主要從腎臟排泄,應考慮腎功能(血清肌酐值等)及年齡、體重等,注意從低劑量開始給葯,同時動態評估腎功能,並做相應劑量的調整。
● 本品可能引起感染、間質性肺炎不良反應,應觀察患者體征,如出現異常,應停葯給予適當處理。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反應輕微,可以堅持用藥。如果不良反應較大,應立即停葯,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什麼情況下需要急救

● 咪唑立賓罕見急性過敏反應,一旦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表現,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感染、發熱、咳嗽、呼吸困難。
● 皮疹。
● 腹痛、腹瀉。

咪唑立賓應該如何保存

● 咪唑立賓應該放在乾燥處遮光密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放於小孩接觸不到的位置。

咪唑立賓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咪唑立賓的不良反應包括
●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胃腸道不耐受和感染,極少發生間質性肺炎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 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脹、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便秘、口炎和舌炎。
● 皮疹、瘙癢和發熱。
● 高血糖、糖尿、血尿酸水平升高。
● 眩暈、頭痛、味覺異常。
● 全身乏力、水腫、口渴、心悸、脫髮、丙種球蛋白降低。
● 有可能出現腎功能異常,甚至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 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咪唑立賓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咪唑立賓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咪唑立賓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與滅活疫苗(如流感疫苗)合用,有可能得不到疫苗的效果。
● 與活疫苗(如凍干麻疹減毒活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凍干風疹減毒活疫苗等)合用,有可能增強或持續疫苗由來的感染,因此建議使用本品期間,不得接種活疫苗。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咪唑立賓


● 妊娠期婦女禁止使用。哺乳期婦女如確需要用藥,應暫停哺乳餵養。

如何合理使用咪唑立賓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咪唑立賓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咪唑立賓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