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板塊
六大板塊之一
勒皮雄(Le Pichon)1968創名,其範圍包括大西洋中脊南段以東,印度洋中脊以西,北至地中海,南抵南極板塊,是最早劃分的世界六大板塊之一。非洲板塊在侏羅紀中期(約1.65億年前)同南美板塊分離。此時,歐亞板塊尚與北美板塊聯結在一起。在大西洋新生洋殼的推動下,非洲板塊相對於歐洲來說向東作反時針方向的運動。亞德里亞微板塊,在非洲板塊的推動下,與巴爾幹相撞,其間的洋殼便被破壞形成蛇綠岩帶。以後,從中白堊世到始新世(8-4千萬年以前)由於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的分離,使得歐洲和非洲板塊的運動關係顛倒過來,非洲板塊向北推擠,形成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系。目前地震資料表明,非洲板塊仍在向歐亞板塊俯衝。
非洲板塊是一個較大的板塊,幾乎包含整個非洲大陸,向西一至延伸到中大西洋海嶺。它是1968年勒皮雄提出的六大板塊之一,範圍基本沒有變動。
非洲板塊的西界是一個離散邊界,形成中大西洋海嶺的中段和南段,非洲板塊隔此邊界在北部與北美洲板塊相接,在南部與南美洲板塊相接。非洲板塊的東北界與阿拉伯板塊相接,東南界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相接,在北部和南部與之相鄰的則分別是歐亞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除了與歐亞板塊之間的北界外,其餘邊界均是離散邊界。
非洲板塊
非洲板塊由幾個克拉通(即古陸的穩定陸核)組成,它們在大約5.5億年前岡瓦納超大陸形成的過程中會聚在一起,形成現代非洲大陸的前身。這些克拉通自南向北依次是卡拉哈里克拉通、剛果克拉通、撒哈拉克拉通和西非克拉通。每一個克拉通都可以進一步分成幾個更小的地塊或叫地體,它們沿著前岡瓦納造山帶拼合在一起。
非洲板塊在其內部的東部沿著構造和火山活動區阿法爾三角和東非大裂谷發生裂谷作用。這個裂谷區將非洲板塊幾乎分成了大小明顯不等的兩部分。據推測,在阿法爾地區之下存在一個地幔熱柱。由於這個裂谷區的存在,有人將非洲板塊又細分為西部較大的努比亞板塊和東部較小的索馬利亞板塊;其中因為努比亞板塊佔有非洲板塊的大部分,所以也有學者把它徑叫做非洲板塊。但是現在一些資料表明,努比亞板塊和索馬利亞板塊未必已經全部分離,將來也不一定會分離,所以叫做努比亞亞板塊和索馬利亞亞板塊可能更合適一些。
非洲板塊的運動速度,據估計大約是每年2.15厘米。按這個速度運動下去,非洲大陸將在大約65萬年之後撞上西班牙的南角,而使地中海被封閉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