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情四海
2000年由莎莉·波特執導電影
版本一
俄籍猶太人蘇西(克里斯蒂娜·里奇飾),自小寄養在一個英國家庭里長大。長大后的蘇西歌舞方面才華受到賞識,徵選她加入舞團赴巴黎巡演。在巡演過程中,她結識了來自莫斯科的舞伶蘿拉(凱特·布蘭切特飾)、自私的男高音丹提(約翰·特托羅飾)和英俊的吉普賽馬車夫凱撒(強尼·戴普飾)。
版本二
故事的時代背景是1927年,納粹思想在歐洲開始泛濫的前夜。可愛的猶太裔小姑娘飛鶯兒(克里斯蒂娜·里奇飾)同歌唱家的父親和奶奶生活在俄羅斯一個偏僻的村莊里。在時時可能遭到迫害的陰影之下,她的父親決定出發到美國找一份工作,然後將全家人接過來。就在他剛剛離去之後,村子就遭到了洗劫,小女孩與同行的兩個男孩打算前往美國尋找父親,在登船的時候飛鶯兒與他們失散了,糊裡糊塗地上了開往英國的輪船,那時她才6歲。
![縱情四海的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4/m846e181658ee6ab966a4e785905322f7.jpg)
縱情四海的劇照
十年後亭亭玉立的蘇茜被歌舞團錄取,她懷揣著最終去美國的願望前往巴黎,並同蘿拉(凱特·布蘭切特飾)——一位漂亮的俄羅斯裔舞蹈演員成為好朋友。通過蘇茜父親相片上的簽名,蘿拉知道了她的猶太人身份。蘇茜一心想攢夠錢到美國,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父親,並擺脫納粹的陰影。
![縱情四海影視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9/mb9936d730a82b13a733433b31be9ba7d.jpg)
縱情四海影視劇照
蘇茜與凱撒依依惜別,與蘿拉坐上了開往美國的渡輪。在海上她們乘坐的船遭到炮火襲擊,蘿拉遇難,死裡逃生的蘇茜終於踏上了美國的土地。此時他的父親已經是事業成功的劇場老闆,然而身患重病,他一直以為飛鶯兒與奶奶早已在洗劫中命喪黃泉。面對失散多年的女兒,他還是馬上叫出了飛鶯兒的名字。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Suzie | 克里斯蒂娜·里奇 Christina Ricci | ||
Lola | 凱特·布蘭切特 Cate Blanchett | ||
Young Suzie | Claudia Lander-Duke | ||
Dante Dominio | 約翰·特托羅 John Turturro | ||
Cesar | 約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 ||
Felix Perlman | 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 | ||
Father | 奧列格·揚科夫斯基 Oleg Yankovsky | ||
Man in Village | Thom Osborn | ||
Man in Village | Frank Chersky | ||
Man in Village | Daniel Hart | ||
Man in Village | Peter Majer | ||
Grandmother | Hana Maria Pravda | ||
Second Official | Paul Clayton | ||
Foster Mother | Diana Hoddinott | ||
Foster Father | Richard Albrecht | ||
Playground Bully | Ornella Bryant | ||
Playground Bully | Sam Friend | ||
Playground Bully | Isabella Melling | ||
Welsh Teacher | Alan David | ||
Audition Mistress | Imogen Claire | ||
Man in Suit | Danny Scheinman | ||
Madame Goldstein | Miriam Karlin | ||
Mother of Man in Suit | Anna Tzelniker | ||
Party Hostess | Consuelo De Haviland | ||
Man in Village | Barry Davis | ||
Pianist | Katia Labeque | ||
Pianist | Marielle Labeque | ||
Reporter | George Yiasoumi | ||
Dancing Romany | Pablo Verón | ||
Romany Band | Taraf de Haidouks |
職員表
總導演 | |
---|---|
製作人 | Simona Benzakein、Tim Bevan、Linda Bruce、Eric Fellner、Christopher Sheppard |
編劇 | 莎莉·波特 |
製作公司 | Working Title Films [英國] |
發行公司 | BIM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 (Italy) Europa Filmes [巴西] ..... (Brazil) (DVD) Mars Distribution [法國] ..... (2006) (France) (theatrical) Planet Media Home Entertainment [德國] ..... (Germany) (DVD) United King Films [以色列] ..... (Israel) Universal Focus [美國] ..... (2001) (USA) 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
特技製作公司 | Double Negative [英國] ..... (CGI) Duboi [法國] ..... (visual effects) (as Duboicolor) |
其它公司 | 24/25 Virtuel ..... editing equipment (as Virtuel 24/25) AON/Albert G. Ruben Insurance Services Inc. [美國] ..... insurance (as AON/Albert G. Ruben) Alter Ego [英國] ..... adr voice casting Angels the Costumiers [英國] ..... costumiers (as Angels Costumes) Artistic Palace [西班牙] ..... editing facility BBC Worldwide [英國] ..... sound archives: New recording licensed by Blowup [英國] ..... stills processing British Screen Finance Ltd. [英國] ..... develop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asting Collective [英國] ..... extras casting (uncredited) Central Color [法國] ..... stills processing Cinefood [法國] ..... caterering (as Cine Food) Copyright Societe Nouvelle D'Exploitation De La Tour Eiffel [法國] ..... special thanks: Eiffel Tower lighting Cosprop Ltd. [英國] ..... costumiers (as Cosprop) Euro Signal Distribution [英國] ..... special thanks Faber and Faber [英國] ..... publisher: screenplay Forest Enterprise Bourne Wood [英國] ..... special thanks France Rail Publicite [法國] ..... special thanks France Télécom [法國] ..... special thanks Global Music Service [英國] ..... music copying and preparation (as Global Mus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Film Guarantors Inc. ..... completion guarantor Iris Camera [法國] ..... camera & lenses Jewish Music Distribution [英國] ..... special thanks L'A.S.A.V. [法國] ..... special thanks La Gendarmerie Nationale [法國] ..... special thanks Lee Lighting Ltd. [英國] ..... lighting (uncredited) Midnight Transfer [英國] ..... editing facility Musicalities Limited [英國] ..... music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PIE [法國] ..... line production services: France Prefecture De Police De Paris [法國] ..... special thanks Set Meals [英國] ..... catering Shepperton Film Studios [英國] ..... re-recorded at Sony Classical [美國] ..... soundtrack available on Sony Music Soundtrax [美國] ..... soundtrack (uncredited) Steeple Post Production Services [英國] ..... post-production consultant Sylvia Wheeler Film Services [英國] ..... negative cutting Taraf de Haldouks ..... group cast members The Rac Club [英國] ..... special thanks |
地區 | 時間 |
義大利 英國 芬蘭 法國 捷克 德國 阿根廷 瑞士 希臘 澳大利亞 美國 愛沙尼亞 匈牙利 冰島 俄羅斯 丹麥 瑞典 日本 冰島 波蘭 南非 土耳其 中國香港 挪威 墨西哥 西班牙 | 2000年9月2日 2000年11月5日 2001年 2001年2月7日 2001年2月22日 2001年2月22日 2001年3月11日 2001年3月22日 2001年4月13日 2001年5月3日 2001年5月25日 2001年7月6日 2001年7月19日 2001年8月2日 2001年8月2日 2001年8月31日 2001年9月21日 2001年10月28日 2001年11月9日 2001年11月16日 2001年12月14日 2001年12月28日 2002年1月24日 2002年2月6日 2003年3月28日 2003年9月12日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0年 | 金獅獎 | 第57屆威尼斯電影節 | 莎莉·波特 | 金獅獎 | 提名 |
國際名導莎莉波特(Sally Potter)繼‘美麗佳人歐蘭朵’、‘情牽探戈’之後,21世紀首部鉅作‘縱情四海 The Man Who Cried’,結合克莉絲汀蕾琪(阿達一族、鬼馬小精靈)、強尼戴普(濃情巧克力、斷頭谷)與影后凱特布蘭琪(天才雷普利、伊利莎白)等硬底子演員,上映后即獲得媒體與影迷的一致讚許,如英國‘帝國’雜誌稱道‘這是一部美麗的令人心碎的動人電影’,美聯社亦讚揚‘一場與戰火交織的心碎故事,演員克莉絲汀蕾琪、強尼戴普與影后凱特布蘭琪等,表現精采絕倫!’。故事情節在美輪美奐的畫面、氣勢宏大的歌劇和優美動聽的吉卜賽音樂中展開。喜歡歌舞片的觀眾不可不看該片。
從俄國出發,經英國、法國,終至美國,一場無望的戀愛,一位摯友,一次歷經二十年的尋父之路。每個人的一生也許要追溯要用一些關鍵詞來表示,大約很多都能忽略不記,很多東西經過沉澱像被水漂洗,漸漸浮出顏色
若要把Fegele的最重要的事做記錄,我會把與Cesar的相遇排在首位。雖然這場人生之旅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故事開頭出現的唱著歌劇“採珠者”里的詠嘆調“令我無法忘懷的歌聲 Je Crois Entendre Encore”的父親,至今我仍然記得他用淳厚的嗓音唱著的曲子,慈祥而又有安全感。在當時的Fegele的生活里,歌聲與父親是最重要的,雖然不斷遭受恐嚇迫害,但仍然不失為單純與美好的生活。然後父親決定去美國,尋找一份工作,然後將她與奶奶接過去.
於是故事開始展開,洗劫,逃難,去美國。然而,最後她卻乘上了一艘去英國的船隻。![縱情四海海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8/m58c81da3c738796941f49bf3e7840ff5.jpg)
![縱情四海海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8/m58c81da3c738796941f49bf3e7840ff5.jpg)
縱情四海海報
預告片里用to find her vioce來形容她的巴黎之路,遇到野心勃勃的洛拉。當洛拉愛上義大利歌劇歌唱家丹蒂-多米尼奧(Dante Dominio時,我對她的一丁點希望也差點破滅。危險與勢利的女人一向不得我心。但洛拉卻在丹蒂出賣了蘇茜時,決定離開他,並幫蘇茜逃離納粹的魔掌。如此讓我難以預料,遇到這位摯友,幸運至極。人生如此難得.
愛上塞薩,理所當然。沒有多少人能躲開他的眼睛。深邃與迷人。幾年後, 約翰尼。德普因為加勒比海盜成了萬人迷,我卻只記得這部片子與剪刀手愛德華。他牽著白馬與費格勒在半夜寂靜的廣場散步。噴泉在旁邊綻放。城市角落裡,吉普賽人在用音樂狂歡。她加入了他的群體,難以抗拒.
歷史的背景不得不讓失落與離開。沒有選擇的餘地。誰在哭,The Man Who Cried
一向很在意電影的配樂,這讓這部電影成為我的最愛的最大原因。最大的功臣是導演Sally Potter,很多人在評論她時一定要加上一個女導演,但她的創造卻如史詩般宏大。她的身份多種多樣。在她導演《探戈課》的時候,她第一次扮演角色。70年代在倫敦舞蹈學校受訓,成為一個職業的舞蹈演員和舞蹈指導。開辦過舞蹈公司,還拍攝過幾部有關舞蹈的電影。導演了各種舞台劇,她還是一個詩人和歌手,在臨時的音樂樂隊演奏,並和作曲家林賽·庫珀(Lindsay Cooper)在莫斯科的巡迴演出中合作。她還和大衛·蒙申(David Motion)合作一起為《奧蘭朵》中的音樂譜曲。
拍攝伍爾芙的小說《奧蘭朵》顯然為她贏得最多聲譽,描述奧蘭朵身為男人和女人時所遭受到的不同待遇、限制以及感受。一下是得寵於伊麗莎白女王的男子;一下又是被驅逐於權利圈之外的女性,整部電影變得不再是奧蘭朵一人的故事,而是如同他壽命一樣長的幾百年的時代精神。雖如一部漫長的描述的歷史的巨著般,但顯然最終的回歸是人,重點仍是描述奧蘭朵做為一個人的不同心理狀況,體驗死亡,重生,愛情,戰爭,社交等種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