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差異
能力差異
能力差異是指人與人之間在智力、體力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個別差異的一個方面。是指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每個人的先天素質不同,環境和教育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不同,使得人與人之間在能力發展上所存在的差異,包括能力的類型差異,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和能力表現早晚的差異等。
目錄
不同個體在能力上表現出來的量和質的差別。
量的差異。能力的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能力發展達到的水平上,按中國心理學工作者對大量兒童所進行的普查,超常兒童和低常兒童在全部兒童中所佔的比例大約都在千分之三左右。超常兒童的智力發展遠遠超過一般同齡兒童的水平。低常兒童的智力遠遠落後於一般兒童。智力低常,多數由於大腦功能發育不全或神經系統發生病變所造成。個體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發展水平都存在差異。
一般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人類的智力是符合常態分佈的,平均智商大約是100,得分靠近這個數字的人數最多,而得分與100的差距越大,則人數越少。美國心理學家D.韋克斯勒對智力分佈的研究表明(表1),佔全體82%以上的人屬於智力中等,智力極優和智力極低的人則是極少數。
能力差異
質的差異能力的質的差異除了表現在各個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之外,還表現在能力的類型差異上。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都存在類型差異:
一般能力的類型差異表現為不同的人在完成同一種活動時可能採取不同的途徑。人們在知覺、表象、記憶、思維等方面都表現出個別類型差異。在知覺方面,有3種類型:①綜合型。富於概括性和整體性,但分析方面較弱;②分析型。分析較強,對細節感知清晰,但整體性不夠;③分析綜合型。兼有分析型和綜合型兩方面的特點。在表象方面,有4種類型:①視覺型。視覺表象佔優勢;②聽覺型。聽覺表象佔優勢;③動覺型。運動表象佔優勢;④混合型。幾乎在同等程度上運用著各種表象。在記憶方面,有4種類型,與表象的情況相類似,可以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和混合型等4種記憶類型。在思維方面,一般可以分為3種類型:①實踐的動作的思維;②具體的形象的思維;③抽象的邏輯的思維。在創造性思維方面,包含著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兩種思維形式,即會聚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會聚性思維是指對只有一個答案的問題,綜合利用所有的知識經驗以達到這個正確答案;發散性思維是指從不同的方面考慮一個問題的答案,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路向多方面發散,找出最佳答案,這種思維往往產生新穎的獨創的成果。
特殊能力的類型差異表現為不同的人在完成同一種活動時可能採取能力的不同結合。例如,音樂能力是由曲調感、聽覺表象和節奏感3方面構成的,對3個學習音樂成績都最好的兒童進行研究表明,第1個兒童曲調感強,聽覺表象好,但節奏感弱。第2個兒童聽覺表象好,節奏感強,但曲調感弱,第3個兒童曲調感和節奏感均強,但聽覺表象弱。又如,兩名田徑運動員的短跑可以達到同樣的好成績,但其中一人是依靠動作和節奏的更好配合,而另一人卻是依靠更大的動作強度。
影響能力差異的因素。各國心理學家對此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在1963年,L.厄倫邁耶-金林和L.F.賈維克總結了過去半個世紀中關於人的智力及遺傳影響的研究的結果。可以把這個總結的有關數據加以歸類和簡化(表2),用以說明影響能力差異的有關因素。
能力差異
人的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個人所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活動領域的擴大,人也不斷地產生新的需要,形成和發展多種多樣的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說:"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