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血吸蟲病的結果 展開

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

血徠吸蟲病是一種常見寄生蟲病,由裂體吸蟲屬血吸蟲引起,主要在拉美、亞洲以及非洲等73個國家流行,2017年WHO估計至少有2.2億患者,90%在非洲。血吸蟲病有腸血吸蟲病和尿路血吸蟲病兩種類型。其中,腸血吸蟲病主要由日本血吸蟲以及曼氏血吸蟲引起,尿路血吸蟲病由埃及血吸蟲引起。我國血吸蟲病主要由日本血吸蟲引起。血吸蟲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因感染程度、部位和病程等不同而有所不同。血吸蟲病的主要治療有對症治療和病原治療。血吸蟲病會對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帶來影響。嚴重血吸蟲患者會出現神經系統損害,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導致肝昏迷以及消化道出血。治療效果與患者診斷時間、治療時間、癥狀表現等有關。

就診科室


● 感染科

病因


● 我國血吸蟲病患者的主要傳染源為日本血吸蟲患者的糞便,因其糞便中含有活卵。
● 通過人體的粘膜、皮膚以及疫水接觸而導致感染。
● 脊椎動物和人群對血吸蟲病普遍易感。

癥狀


● 血吸蟲患者發病緩慢,腸血吸蟲病可導致腹瀉、腹痛以及便血;尿路血吸蟲病可導致血尿。
● 侵襲期患者會出現胸痛、咳嗽以及痰中帶血絲癥狀。
● 急性期患者會出現發熱、咳嗽、胸痛、血痰以及痢疾樣大便等。
● 慢性期患者因病程較長,癥狀輕重有較大差異。
● 晚期患者會出現消瘦、巨脾、腹水以及腹壁靜脈怒張等癥狀。

檢查


● 病原檢查
● ● 從人體糞便中對蟲卵進行檢查,或在直腸粘膜活體組織以及孵化毛蚴來檢查蟲卵。而方法有直接塗片法、毛蚴孵化法、定量透明法以及直腸粘膜活體組織檢查法。
● 免疫檢查
● ● 血吸蟲患者通過皮內試驗、抗體檢測以及循環抗原檢測等方法來進行診斷。其中在皮內試驗中,患者糞檢蟲卵陽性的符合率約為90%,並且血吸蟲患者血清中檢測有特異性抗體存在。

診斷


● 病原學診斷。即從患者的糞便中檢查毛蚴和血吸蟲蟲卵以及直腸黏膜活體組織檢查蟲卵,並以此為血吸蟲病確診的依據。病原學檢查方法有尼龍袋集卵孵化法、改良加藤法以及塑料杯頂管孵化法等。
● 免疫學診斷。即對患者血清中的循環抗體、循環抗原以及循環免疫複合物進行檢測。診斷方法採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斑點金免疫滲濾以及膠體染料試紙條法試驗。

鑒別診斷


● 急性血吸蟲病與瘧疾、敗血症、副傷寒與傷寒、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病毒感染等其他腸道疾病進行區別,主要以職業、籍貫、疫水接觸史、肝臟腫大伴壓痛、高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大便孵化陽性進行鑒別。
● 慢性血吸蟲病與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以及直腸癌等進行區別。若患者糞便孵化血吸蟲毛蚴為陽性,則確診為慢性血吸蟲病。
● 晚期血吸蟲病與門脈性肝硬變等疾病進行區別。門靜脈性肝硬變肝細胞功能改變有活動性,伴有乏力、厭食以及肝腫大顯著甚至縮小。血吸蟲病肝硬變的門脈高壓所引起的腹水、肝脾腫大以及腹壁靜脈怒張改變較為突出,肝細胞功能改變不明顯。

治療


● 治療血吸蟲病主要使用吡喹酮等抗血蟲藥物進行治療、預防以及控制併發症。
● 對症與支持療法。即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急性期持續高熱患者可使用解熱劑或腎上腺皮質激素來進行降溫和緩解中毒癥狀;晚期和慢性患者要注意對貧血的治療等。
● 病原治療。應用用吡喹酮、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等藥物進行治療。

危害


● 血吸蟲病會對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帶來影響。
● 嚴重血吸蟲患者會出現神經系統損害,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導致肝昏迷以及消化道出血。

預后


● 治療效果與患者診斷時間、治療時間、癥狀表現等有關。
● 急性和慢性血吸蟲病早期患者經過治療可得到治癒,患者預后通常較好。
● 血吸蟲晚期患者治療效果較差,會有併發症存在,部分患者會發生癌變,預后較差。

預防


● 生活規律、忌煙酒,定期體檢。
● 湖水、河塘中若有釘螺分佈,就不要在裡面戲水、游泳。
● 若有接觸疫水者,就需要提高塗抹防護油膏,對血吸蟲感染進行預防。
● 在接觸疫水者后,需要到當地血防部門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