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瘺

胰瘺

胰瘺是胰腺導管系統的完整性被破壞,導致胰液由非生理途徑外流的疾病。胰瘺是由於急性胰腺炎、胰腺手術、胰腺外傷等原因,導致胰腺導管的完整性被破壞,胰腺和其他臟器或部位間形成通道,胰液經通道流出並引起發病。胰瘺的癥狀因瘺管形成的位置不同而有區別。重者腹部明顯觸痛、噁心、嘔吐、發熱、心動過速等。胰瘺治療方式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漏出的胰酶可腐蝕和消化周圍組織,引起致命性大出血或難控性感染,嚴重者可致死。胰瘺的預后取決於受損胰管的大小、胰管近端有無梗阻和胰管受損的類型。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普通外科或外科

病因


胰瘺病因

● 急性胰腺炎
● 胰腺手術
● 胰腺外傷

危險因素

● 年齡>65歲
● 術前高膽紅素血症
● 胰腺質地柔軟
● 胰管細小
● 急診手術和術中失血量大

癥狀


● 輕度胰瘺可無其他癥狀。
● 重度胰瘺早期常表現為腹部明顯觸痛、心動過速、呼吸急促,或者患者輕度煩躁不安,合併感染時有腹部劇痛、噁心、嘔吐、高熱等表現。

檢查


● 診斷胰瘺的檢查主要包括實驗室檢查、CT、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和瘺管造影。
● 實驗室檢查
● ● 引流液澱粉酶測定:引流液澱粉酶濃度的測定是判斷胰瘺的重要標準。
● CT
● ● 判斷胰瘺類型,觀察胰瘺周圍是否有膿腫形成和壞死組織存在,對判斷手術時機十分重要。還可通過胰腺的薄層CT掃描和造影劑增強進一步了解胰腺的病變與胰管的走行與變化。
●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和瘺管造影
● ● 屬於有創性檢查,可了解瘺管的部位、形狀、方向和範圍等,還可了解造影 劑流入相應器官的情況,為手術方式的選擇提供依據。

診斷


● 醫生診斷胰瘺需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

病史

● 有急性胰腺炎病史、胰腺或胰周器官的手術史,腹部或胰腺外傷史。

臨床表現

● 輕度胰瘺早期可僅表現為引流液澱粉酶增高,而無其他癥狀。
● 重度胰瘺早期常表現為腹部明顯觸痛、心動過速、呼吸急促,或者患者輕度煩躁不安,合併感染時有腹部劇痛、噁心、嘔吐、發熱等表現,引流液澱粉酶常明顯增高。
● 有消瘦和營養不良。
● 瘺口周圍皮膚水腫糜爛,形成潰瘍甚至導致出血。

輔助檢查

● 引流液澱粉酶檢查:胰瘺病人引流液澱粉酶含量明顯升高,一般均在1000U/L以上(有時可達10000U/L)則可確診。僅少數病人需行造影證實。
● 瘺管造影檢查:可見胰管和瘺管相通,並可了解瘺管的部位、形狀、方向和範圍等,了解造影劑流入相應器官的情況。

鑒別診斷


● 除胰瘺外,胃腸道瘺、膽瘺、乳糜瘺、腎瘺或膀胱瘺也會出現類似的癥狀,應及時就醫,由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 胃腸道瘺:引流液為胃液或腸液,經X線瘺管或消化道造影、口服美蘭或活性碳粉可以證實。
● 膽瘺:引流液為膽液,造影劑檢查可見膽道顯影。
● 乳糜瘺:引流液為乳糜,乳糜試驗陽性。
● 腎瘺或膀胱瘺:用76%泛影葡胺經瘺口注入攝片,可見泌尿系統顯影。

治療


● 治療方式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 支持治療
● ● 禁食和胃腸減壓可減少胃液對胰腺分泌的刺激,減少胰瘺量,早期療效好。
● ● 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有利於胰瘺早期癒合。
● 有效引流胰液及壞死組織
● ● 可減少胰液對其他器官及瘺管周圍皮膚的消化作用和各種毒素的吸收。
● 抑制胰腺外分泌
● ● 生長抑素有助於胰瘺閉合,減少嚴重胰瘺併發症的發生。
● 內鏡治療

手術治療

● 避免胰液對組織的損傷,提倡早期應用。

危害


● 漏出的胰酶可腐蝕和消化周圍組織,引起致命性大出血或難控性感染,嚴重者可致死。

預后


● 胰瘺能否自愈取決於受損胰管的大小、胰管近端有無梗阻和胰管受損的類型。單純胰瘺預后較好。

預防


● 胰瘺主要發生在胰腺炎、胰腺創傷或手術后,所以,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等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危險因素,避免外傷。發生胰腺炎、胰腺創傷或胰腺手術后,要注意以下各方面。

日常護理

● 卧床休息,適量運動,勞逸結合。
● 做好心理護理,避免情緒劇烈波動,積極配合治療。
● 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複查。

飲食調理

● 應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低脂飲食。
● 控制水、鹽攝入量。
● 應忌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