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徠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又稱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性,可累及多個器官系統的特殊肺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冬春季為流行季節,男女之間發病無差別,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20~49歲)為主。本病的發病機制不明,目前認為主要與冠狀病毒誘導機體免疫損傷有關。病毒在侵入人體后,早期可出現病毒血症,引起機體細胞免疫受損,出現異常免疫反應,而造成肺部損害。本病的典型癥狀為高熱、畏寒、寒戰、肌肉痛、乾咳、頭痛、頭暈等。主要的治療措施包括一般治療、對症治療和藥物治療。治療可以改善癥狀,防止肺功能進一步損傷。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會引起重症肺炎,傳染性極強、病死率高,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需要明確的是,2005年以後在世界範圍內已不再有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發生。
● 感染科、呼吸內科或內科
●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是因人體感染了SARS冠狀病毒而得病。
● 本病傳染源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的患者。一般癥狀越重,傳染性越強。
● 飛沫傳播
● ● 近距離飛沫傳播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患者咳嗽、大聲講話、打噴嚏形成氣溶膠顆粒,噴出后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
● 接觸傳播
● ● 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或其他體液,或間接接觸被
● ● 患者污染的物品,可導致感染。
● 其他
● ● 有證據顯示急性期患者可通過糞便排出病毒,污染住宅的排污系統。若出現污水和廢氣反流,可能會造成局部環境污染,引起傳播。
● 各年齡段人群均可發病,但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更易患病,如家庭成員、同一病房的患者、醫護人員和探視者等。
● 本病的潛伏期為2~10天,起病急驟,一般以發熱為首發癥狀,嚴重者出現呼吸加速、氣促及胸悶等,個別患者可進一步惡化,發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導致呼吸衰竭。有以下典型癥狀和其他癥狀。
● 發熱
● 畏寒
● 寒戰
● 肌肉和關節痛
● 乾咳
● 頭痛
● 頭暈
● 咳痰
● 咽喉痛
● 鼻塞
● 噁心和嘔吐
● 腹瀉
● 氣促
● 胸悶
● 需要做血常規、病原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來確診。此外,其他檢查有助於醫生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有無其他器官功能的損害。
● 血常規
● ● 病程初期到中期白細胞計數通常正常或下降,淋巴細胞則常見減少,部分病例血小板亦減少。T細胞亞群中CD3、CD4及CD8T細胞均顯著減少。
● 血液生化檢查
● ●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乳酸脫氫酶(LDH)及其同工酶等均可不同程度升高。血氣分析可發現血氧飽和度降低。
● 血清學檢測
● ● 國內已建立間接熒光抗體法(IFA)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來檢測血清中SARS病毒特異性抗體。IgG型抗體在起病後第1周檢出率低或檢不出,第2周末檢出率80%以上,第3周末95%以上,且效價持續升高,在病後第3個月仍保持很高的滴度。
● 分子生物學檢測
● ● 以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檢查患者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大便等標本中SARS冠狀病毒的RNA。
● 細胞培養分離病毒
● ● 將患者標本接種到細胞中進行培養,分離到病毒后,還應以RT-PCR法來鑒定是否SARS病毒。
● 影像學檢查
● ● 絕大部分患者在起病早期即有胸部X線檢查異常,多呈斑片狀或網狀改變。部分患者進展迅速,呈大片狀陰影。胸部CT檢查以玻璃樣改變最多見。肺部陰影吸收、消散較慢;陰影改變與臨床癥狀體征有時可不一致。
● 醫生主要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結合血常規、病原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進行診斷。我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診療方案》制定的診斷標準為如下。
● 醫學隔離觀察者:無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但近2周內曾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患者或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疑似患者接觸者,列為醫學隔離觀察者。應接受醫學隔離觀察。
● 疑似患者:對於缺乏明確流行病學依據,但具備其他急性支持證據者,可以作為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追訪,並安排病原學檢查以求印證。對於有流行病學依據,有臨床癥狀,但尚無肺部X線影像學變化者,也應作為疑似病例,動態複查X線胸片或胸部CT,一旦肺部病變出現,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可以作出臨床診斷。
● 臨床診斷和確定診斷:對於有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流行病學依據、相應臨床表現和肺部X線影像改變,並能排除其他疾病診斷者,可以作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臨床診斷。在臨床診斷的基礎上,若分泌物SARS-CoV RNA檢測陽性,或血清(或血漿)SARS-CoV特異性抗原N蛋白檢測陽性,或血清SARS-CoV抗體陽轉,或抗體滴度升高≥4倍,則可作出確定診斷。
● 重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 ● 具備以下三項之中的任何一項,均可以診斷為重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 ● 呼吸困難(成人休息狀態下呼吸頻率≥30次/分),且伴有下列情況之一:
● ● X線胸片顯示多葉病變或病灶總面積在正位胸片上占雙肺總面積的1/3以上;
● ● 病情進展,48小時內病灶面積增大>50%且在正位X線胸片上占雙肺總面積的1/4以上。
● ● 低氧血症:PaO2/FiO2<300mmHg。
● ● 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需要和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體肺炎、肺炎衣原體肺炎、軍團菌肺炎、急性間質性肺炎、肺間質纖維化等疾病相區別。
● 如果發熱、寒戰、乾咳、肌肉或關節痛、頭痛等癥狀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診斷疾病,不可以自行診斷。
● 一般去醫院做血常規、病原學檢查、X線檢查和CT檢查等,可以排除其他疾病。部分疑似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的患者,可能需要醫生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過程綜合分析才能排除其他疾病。
●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主要的治療措施,包括監護與一般治療、對症治療和藥物治療。治療原則為保護器官功能,預防和治療繼發感染,及時處理併發症。
● 監護與一般治療
● ● 卧床休息、避免勞累、吸氧。
● ● 醫生會根據情況補充液體,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 ● 重症患者醫生會給予心電監護,呼吸支持,營養支持。
● 對症治療
● ● 體溫>38.5℃,或全身酸痛明顯者,醫生會使用解熱鎮痛葯。
● ● 高熱者可能會給予冰敷、降溫毯等物理降溫措施。
● ● 咳嗽、咳痰者,醫生可能會用鎮咳、祛痰葯。
● ● 腹瀉患者適當補液,來糾正水、電解質失衡。
● ● 有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損害者,醫生會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藥物治療
● ● 糖皮質激素
● ● 常用的藥物有甲潑尼龍,可以抑制異常的免疫病理反應,減輕全身炎症反應,減輕肺部損害。但早期可能會導致病毒複製增加,使病情加重。
● ● 其他藥物
● ● 如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免疫調節劑等。
● 部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可能會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而死亡。
● 本病具有傳染性,會傳染給更多的人,給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 治療效果與是否及時治療、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有關。
● 除重症患者外,一般經過積極治療,治療效果較好。
● 重症患者,治療效果較差,可因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而死亡。
● 在流行期間及早隔離患者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 避免長時間在人群密集的“高危地帶”逗留,尤其是體質虛弱者。
● 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合理飲食、避免疲勞,增強身體免疫力。
● 出門戴口罩,外出回家必須洗手。
● 室內注意通風,每日3次以上,保持居住及工作環境空氣清潔。
● 病房內及不便通風的場所、地面、牆壁和門窗應注重消毒。
● 在疑似本病流行地區避免探視發熱、咳嗽、胸悶等有嚴重呼吸道感染癥狀的患者。
● 如果出現發熱、頭暈、口乾、流汗、關節疼痛、高熱不退等癥狀,應戴上口罩立即去正規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