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溫
劉璋溫
劉璋溫(1924年8月15日-2001年),我國著名數學家,儋州白馬井鎮人,曾工作於中國科學院,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我國著名數學家長期共事。他1943年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東京大學數學系,后升入該校研究院攻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期間積極參加先進活動,加入日本共產黨,曾任中國留日本學生總會主席。1956年回國,先後在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任主任副研究員,為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統計實驗設計法,質量管理學的研究和應用,並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是我國實驗設計領域中較早的學科帶頭人,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五十多篇,出版的著作和翻譯著作十多本,精通日、德、英、法、俄5國語言,多次應邀赴日韓和歐美國家講學或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被國外一些大學、研究所分別聘任客座教授、研究員,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為我國概率統計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924年8月15日,劉璋溫出生於海南儋州白馬井。該地沿海,其祖父、父親同其它鄉親一樣,皆以捕魚為業。妹妹劉瓊蓮出生不久后,父親劉逢王喜即因病去世。兄妹二人靠母親辛苦經營小本生意供養。
開明賢惠的母親不僅供他讀完小學,還供他讀儋縣第一中學(今儋州市新州中學)。1941年,成績優異的劉璋溫又考上了位於府城的省立瓊崖中學(瓊台師範前身)。劉璋溫與數學的際遇即受“現代”之幸。他在中學時就已經顯露出了不凡的數學天分,不僅成績相當優秀,思維也很靈動。心算很快,“幾何證明題目,別人只能找到一種方法的,他則能找到好幾種”。劉璋溫讀中學時正是日本全面侵華的年代。地處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自然也沒能免去被日軍鐵蹄蹂躪的命運。1939年,日軍侵入儋州,就是從劉璋溫的老家白馬井登陸的。1943年,日本人為了達到長期佔領中國的目的,開始從全國各地佔領區物色一批優秀青年學生到日本留學。劉璋溫就在受選之列。日本人當時出了一道數學難題,給出三個5一個1,讓學生通過加減乘除四法算得結果為24。其它同學尚在絞盡腦汁一籌莫展之際,劉璋溫卻已經給出答案。赴日本后,劉璋溫就讀於日本國立第一高等學校理科。數理邏輯的博大、高深和精妙深深地迷住了他,他也決定以此為人生志業。1949年,他考上東京大學理學院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52年又升入該校研究生院繼續深造。在留日期間,劉璋溫積極參加進步活動,加入日本共產黨。曾經擔任《中國留日學生報》的主編。他親自去籌款、招募人員、定稿審稿,甚至到排字車間里拼版、審簽版面,十分辛苦。因闌尾炎住院,照顧他的女護士溫柔體貼,讓年青的劉璋溫心生愛意。愛情的美好使他鼓起勇氣衝突種種偏見,結果成就了一段美麗的跨國婚姻。
劉璋溫
1952年,他被同學們推選為當時規模最大的中國留日同學總會主席。當時,旅日學生因與祖國通匯中斷,許多人為解決一日三餐不得不半工半讀甚至停學。1952年9月,中國政府向留學生伸出援手,匯來第一筆救濟金。作為主席的劉璋溫熱情洋溢地向同學作了報告,合理制定救濟金分配方案,終於緩解了經濟困難的同學的燃眉之急。1956年初,周恩來總理做出《關於知識分子的報告》,主張要儘可能的吸收黨外知識分子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當中,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則具體建議留學美、英、日的近一萬名留學生回國。同年2月,在日同學總會收到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廖承志的親筆信,要求動員所有留日學生回國。讀到親筆信時,劉璋溫尚在東京大學攻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碩士學位,在學科領域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受到新中國的感召,尚未畢業的他當即決定回國。回來以後,他立即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而時任研究所所長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數學家華羅庚。
劉璋溫
1956年,在京安排妥當后,劉璋溫便攜妻子回鄉探親,把母親帶去北京生活。因過不慣都市生活,母親只待了一個月便回鄉了。這讓劉璋溫心生遺憾。
1966年,“文革”開始。劉璋溫的留日身份招來大麻煩,被懷疑與“帝國主義”陰謀有瓜葛。1969年開始,他被執行隔離審查,精神倍受打擊與折磨。
1973年,隔離審查突然結束。原因竟是查出當初他在日本有參加共產黨的經歷。
劉璋溫
劉璋溫“除了數學,業餘興趣基本沒有”,工作非常專註,性格上“話不多,書獃子氣重了些”,人品“極棒”,“沒有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同所的人無不敬佩。
2001年去世后,中國科學院發布的《劉璋溫生平》,稱其人格“勤勤懇懇,學風正派,治學嚴謹”,在專業領域,“為我國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中國科學院工作,劉璋溫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我國著名數學家長期共事,在專業領域內頗有建樹。在現代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理論領域,他的發現被視為上世紀50年代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而精通日、英、德、法、俄5門外語的他也積極譯介西方最新的理論成果,不少有影響力的譯著曾經他之手。劉璋溫等人的努力,“終於使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而在組合設計方面,劉璋溫的研究成果同樣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實驗設計的研究領域,他更是作出了富有開創性的工作:首創了用差級構造正交表的方法,使我國的試驗設計研究處於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