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地龍

后孔寡毛目巨蚓科動物

乾燥全體,呈長條薄片狀,頭端及尾端仍保持原來形狀。全體彎曲不直,體前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鈍圓,體背色棕紅或灰紅,腹部色較淡,前端有一環帶,色淺,習稱"白頸"。體壁較厚。不易折斷,斷面呈黃白色。氣腥,味微咸。以條大、肥壯、不碎、無泥者為佳。主產廣東、廣西等地。

來源


為鉅蚓科動物參環毛蚓和威廉環毛蚓、通俗環毛蚓、櫛盲環毛蚓等的全體。前一種藥材習稱“廣地龍”,后三種藥材習稱“瀘地龍”。

拉丁名


1.參環毛蚓Pheretima asperfillm (E.Perrier)
2.威廉環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
3.通俗環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
活著的廣地龍
活著的廣地龍
4.櫛盲環毛蚓Pheretima pertinifera Michaelsen

主要價值


功能與主治

廣地龍
廣地龍
清熱止痙,平肝熄風,通經活絡,平喘利尿。主治熱病發熱狂躁,驚癇抽搐,肝陽頭痛,中風偏癱,風濕痹痛,肺熱喘咳,小便不通。
硒含量:以市售廣地龍為樣品;分析部位:身體;採用原子吸收光譜技術;含量:4.23μ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