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西興鎮的結果 展開

西興鎮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轄街道

西興鎮即西興街道,位於南充市嘉陵城區西郊,距嘉陵城區5公里。東臨火花街道,西山街道,南連都尉街道,西接花園鎮。北靠石樓鄉華鳳街道

幅員面積22.5平方公里,轄西興社區,上小方溝社區、孫家溝社區,下小方溝社區、玉皇宮社區、大方溝社區、法華寺社區、孫家壩社區、乾井壩社區、場崗嶺社區、公子嘴社區、楊家溝社區等12個社區,114個居民小組。西興街道辦事處駐橫西街5號。

歷史沿革


西興鎮1940年設鄉;1993年實行鎮建制,2014年7月30日撤鎮設街道!
西興鎮最早幅員面積51平方公里;人口2.5萬。現面積22.5平方公里,人口約12662人。

行政區劃


西興鎮管轄有12個居委會,114個居民小組(社)。2011年9月划書房嘴社區和古墳咀社區都歸該街道管轄。
下轄社區:           
西興社區上小方溝社區下小方溝社區孫家溝社區玉皇宮社區大方溝社區法華寺社區孫家壩社區乾井壩社區場崗嶺社區公子嘴社區楊家溝社區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西興街道常住人口為8238人。

經濟


西興街道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帶領群眾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堅持治水與改土、造林、修路、建園、文明新村結合起來,三年來,街道社區公路建設、維護共25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社社通公路。
2004年二村群眾自籌資金2萬餘元,在該村五、六社修建長7米、寬3米和長9米、寬3.5米的便民橋兩座;十二村群眾自籌資金3萬餘元,修建條石路800米,連通了十二村至華鳳的斷頭路;九村五社群眾自籌資金新修社道路2公里。為了解決人畜飲水,2003年鎮政府投資20多萬元對場鎮水管進行更新改造,新安裝水管2200米,2005年鎮政府組織丘陵紅層找水工程,無償為群眾打人工機井185口。
西興街道辦
西興街道辦
第二期農網改造於2003年全面結束,電價達到同網同價。全街道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0%以上,電話入戶率達60%。投資90多萬元對社區街到進行了重新硬化,新安裝路燈16盞,新建農貿1個,對社區衛生嚴格管理,凈化、美化了街街道環境,被評為“區級衛生場鎮”。
基礎建設
2016年2月17日,記者在嘉陵區西興街道楊家溝社區看到,一條條通村公路經緯交織,一幢幢漂亮的新房錯落分佈,家家戶戶門前貼著春聯,掛著燈籠,一汪碧綠的水塘橫卧於青山懷抱中……“這裡以前山高溝狹,就是個‘窮山溝’。”該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玉衡感慨地說,現在社區有了新面貌,這都得益於該區水務局的幫扶。
興水修路夯實基礎設施
“社區周圍山勢高凸,過去只有一條狹窄的村道通往城區。交通不便導致產業難以引進,村裡的種養大戶又渴望走出去,內外交困,發展寸步難行。”楊玉衡介紹說,這一切在該區水政監察大隊長楊光建擔任該社區“第一書記”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社區
社區
2015年7月,楊光建滿懷扶貧濟困的決心來到該社區。感受過城市生活的便利,再看著老鄉們住在破舊的土坯房,出行、就學、就醫不便,他立即跟社區黨支部溝通,並召開“壩壩會”,經過廣泛徵求意見,確定社區扶貧工作的當務之急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多次走訪,反覆察看地形,楊光建與社區幹部制訂了詳細的脫貧計劃書,並與區委、區水務局等部門協調,積極爭取資金104萬元,新建、整治山平塘2處,維修、整治集中供水設施2處,新建蓄水池7口,安裝長300米防護欄;取得該區水務局支持,投入資金45萬元,將1000米溝渠截彎取直,並實施了硬化工程;積極與區水務局銜接、協調,爭取資金10萬元,對社區活動場所進行了硬化,接下來還將安裝體育健身設施。
“通村公路未成體系,自然難以吸引產業。”在聽取群眾的意見后,楊光建請來專家現場勘測,在原通村公路基礎上規劃了兩條村道延伸路,總長3.5公里。兩條延伸路計劃投資100萬元,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將於下月底竣工。同時,他向區發改局申請資金20萬元,用“以獎代補”方式鼓勵農民修建便民入戶路,並投資7萬元修建便民橋2處。
“隨著水利、道路、橋樑的建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將徹底激活該社區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楊光建說。
改善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新房子寬敞明亮,我再也不用擔心漏雨了。”76歲的社區居民楊家興向記者介紹了他家的情況,他有一個獨女已經出嫁,他和老伴兒年老多病,勞動力喪失,靠著民政救助和鄰居幫扶勉強度日。老兩口之前一直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裡,每逢大雨夜,他都會因為擔心房子安全問題而睡不著覺。
2015年11月,他家被確定為危房改造對象,由區水務局、西興街道辦出資,加上危房改造資金,共籌集4萬元,將他家土坯房改建為磚混小平房,三室一廳一廚一衛。記者發現,他家的廚房和衛生間都鋪上了地磚,接通了自來水,屋裡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此外,楊家興老兩口還享受了農保、低保,區水務局每月為他家解決20元電費,他們的生活明顯得到改善。
法華寺社區
法華寺社區
據楊光建介紹,該社區有33戶居民享受到了危房改造補貼。同時,該社區花費2萬元新建了4處垃圾池,並配專人處理垃圾,改變了過去垃圾亂堆、蚊蠅滋生的現象。如今,該社區山清水秀、四處皆景,通村、通組公路直抵居民家門前,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田園風光美不勝收。
規劃產業因地制宜搞經濟
當天,記者在該社區居委會辦公室看到,牆上張貼著一張精準扶貧幫扶示意圖和一張產業規劃圖,上面詳細描繪了該社區未來發展藍圖。楊玉衡指著產業規劃圖告訴記者:“這片就是規劃中的水產養殖和蓮藕種植區,將採用合作社+農戶種養結合的模式,種養規模將達150畝。”據介紹,2015年,該社區爭取8萬元資金支持,引進青脆李、脆紅李樹苗共12000株,種植面積達150畝,引進塔羅科血橙樹苗4000餘株,種植面積達50畝。3年後3種果樹將進入初產期,畝產值1500元,進入豐產期后畝產值將達3000元。
“去年,在區水務局幫扶下,我和老伴在家門口修起了魚塘,生活也有了盼頭。”該社區居民楊先聰告訴記者,他和老伴兒長年多病,每年的醫療費就讓這個家庭風雨飄搖。為了減輕子女們的負擔,他琢磨著在家裡搞點小產業。去年,區水務局在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后,幫助他家修起了魚塘,並請來專家教授他養魚技術。今年初,楊先聰購入魚苗2萬尾,預計將為他家增收3.5萬元。
“我和其他社區幹部經常在社區辦公室商討社區發展路子,想到好的點子就記在小冊子上,再進行討論、推敲。”楊光建向記者透露,2016年,該社區將新發展4戶種養大戶,並將實施自流灌溉、引水入田工程,讓居民接上水管就可以澆灌果園。
“‘山溝溝’也會變成‘金窪窪’的。”楊光建介紹說,2015年該社區建卡貧困戶63戶、168人,去年底已經脫貧34戶,78人。

交通


境內有南充繞城高速,G318滬聶線,白燕大道,書房大道,大方幹線,石(樓)順(慶)路,燕(京)父(子橋)路,長興街,橫西街等!交通十分便利。

社會


教育

在教育事業方面,西興初中已建好學生公寓並投入使用,在2005年結束的初三畢業考試中,西興初中畢業85人,升學成績達610分以上的共12人,重高上線5人,重高升學率為6%,比嘉陵區平均高3%,居西興片區第二名,王莉同學以657分的成績提前被南高火箭班錄取。
西興小學畢業會考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語文、數學平均分列居片區第一名。原玉皇宮社區西興二小已完成整體搬遷至書房嘴社區明德小學,學校各種配套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文化事業

西興初中
西興初中
西興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一是在計生工作方面,西興堅持“三結合”,突出“三為主”,全面推行“以村為主,村民自治”。一方面,加大《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宣傳教育力度;另一方面,積極做好獨生子女辦證和計生獎勵扶助對象的調查核實工作。
目前,街道的計生率達95%以上。並於2003年至2005年連續3年被評為先進單位。二是在武裝工作中,西興堅持強基固本兩手抓,軟體硬體齊發展,不斷提高基層人武部正規化建設水平,三年來共為部隊輸送優秀兵員37名,無一例退兵現象。西興武裝部2003年至2005年連續3年被市委、市政府、軍分區評為“先進人民武裝部”。
2004年,政府協調西南石油學院到西興初中開展“獻愛心”活動,捐贈書籍300餘本,衣物1000多件,現金500多元,鋼筆500多支。
2015年,西興初中新建方雅堂餐廳,增設20幾個停車位,同時改造校園綠化,休閑走廊。2016年暑假鋪設學生體育跑道,改造學校舞台及娛樂設施。

社會保障

在社會保障工作方面,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區關心支持弱勢群體的有關政策,對低保優撫對象,認真調查核實,逐一上報,並對各種定補做到及時足額發放。

旅遊


乳泉山景區位於西興街道孫家溝社區,又名小方山。離南充市中心僅8公里,G318線環山而過,山清水秀,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人文歷史。
政法林
政法林
其主峰懸岩絕壁下有石如母乳,乳尖上有一股如奶汁般的泉水常年涌流不息,稱之為乳泉,此山因此而得名。
南充是四川建立0、團組織最早的地區之一。1925年秋至1926年10月,誕生了川北支部。黨組織領導南充工人、群眾舉行了聲震全川的“七·七”六合絲廠工人大會,同時還積極參加了1926年12月3日至15日,由地下黨重慶市委親自籌劃的,由劉元帥親自組織指揮的順慶起義,前沿陣地就設在乳泉山紫虎觀一帶的山坡上,前線指揮所就設在紫虎觀內,起義軍與指揮所設在原西興供銷社的副食品庫房的軍閥李家玉部在乳泉山紫府觀鏖戰三天兩夜。起義軍利用戰鬥間隙用刺刀刻在乳泉山道觀后岩石上的“蘇維埃政權為工農”大幅革命標語‘至今尚存。
乳泉山
乳泉山
此山此地,山景秀麗,地勢險要,水源豐富,交通便捷。正如明朝司馬韓世英遊覽南充吟《登小方山》詩中稱讚的:“援蘿直上小方石,乾坤池水源高滴。環觀烽煙疊千萬,坐時仙嶺雙咫尺。春風此時能醒酒,客子何人解吹笛。夕陽古道聯歡會,明日西山已成跡。”
乳泉山景區,森林資源豐富,竹木參天掩映,花、樹含苞飄香,森林覆蓋率達35%,具備了良好的森林資源環境。根據南充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南宗發[2000]01號文件和嘉陵區人民政府[2000]48號文件批准,已於2000年6月16日(即農曆五月十五日)正式成立了“南充市嘉陵區西興乳泉山道觀管理委員會”,正式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西興街道已多方面籌措資金恢復並修建了乳泉山道觀的老君殿、觀音殿、水池、廚房、食堂、宿舍辦公樓等,完善了環山公路、石梯及生活設施。每逢農曆的初一、十五以及二、六、九月的十九日會期,朝拜觀景者絡繹不絕。西興街道將把乳泉山打造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民族宗教、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重建好宗教廟宇、順滬起義展廳、,風采塑像、森林植物園四大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