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經典導讀
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經典導讀
《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經典導讀》,是秦亞青編著,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頁碼:347 頁
出版日期:
2009年04月
ISBN:
7301135548/9787301135549
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經典導讀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叢書名:21世紀國際關係學系列教材
《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經典導讀》選取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名著中的重要部分和經典論文,力求將精華之精華呈現給讀者。
秦亞青,政治學博士,外交學院教授,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外交評論》、《世界經濟與政治》、《美國研究》等多家學術期刊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理論、中國外交、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等。著譯作包括《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著作)、《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著作)、《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主編)、《理性與國際合作: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主編)、《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譯著)、《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譯著),另外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和文章近百篇。
第一編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對烏托邦主義的批判
國際政治的現實主義學派
政治結構
第二編 自由主義
世界政治中存在著秩序嗎?
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賴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無政府假設
第三編 建構主義
規則與世界政治的建構
是什麼因素將世界維繫在一起?——新功利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的挑戰
國際體系的三種無政府文化
第四編 批判理論和後現代主義
世界體系理論
社會力量、國家與世界秩序:超越國際關係理論
新現實主義的貧困
本書收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名著節選和重要論文,可做教材或教學閱讀材料使用,目的是使讀者對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有一個比較系統和全面的了解。本書編排的基本依據是學派、學者和學理,亦即以學派為骨架,以學者為筋節,以學理為脈絡,通過選取各學派重要學者的代表性作品,反映國際關係學的基本理論和發展歷程。
首先是學派。我們確定了一個框架,按照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建構主義以及批判理論和後現代主義四個部分來表現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學術流派。這主要是參照了通行的國際關係理論分類方法。一方面,它有著高度的合理性,使人們對國際關係理論的學派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因此也就比較容易地把握學術思想的爭鳴與發展。另一方面,它也有著一定的片面性,不一定能夠得到所有學者的認可。再者,有的學者毫無疑問屬於某一學派,不僅自己承認,而且大家公認,比如摩根索屬於現實主義學派(當然,根據阿什利的二次識讀方法,摩根索也不是現實主義者);而有的學者則不是這樣毫無爭議,可能他們自己不承認屬於哪一學派,學界對他們屬於哪一學派也有不同看法,比如布贊。但總起來說,四個類別基本包含了現有國際關係理論的主要學派和主要思想,這樣做也便於讀者理清頭緒,把握知識體系。
其次是學者。理論是學者構建的,重要理論是重要學者的思想產品。沒有學者,就沒有理論。如果說理論是有體系的思想,那麼,這些思想深深打上了創造者的烙印。
第一編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對烏托邦主義的批判
現實主義的基礎
現實主義進入國際關係領域的時間要比烏托邦主義晚得多,而且還是通過批判烏托邦主義而進入這一領域的。的確,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已經很熟悉“公正是強者的權利”這一說法了。但是,現實主義者一直處於無足輕重的少數派地位,他們為政治理論和政治實踐之間的鴻溝感到困惑,因此表達一點不同聲音而已。在羅馬帝國和後來的天主教廷統治時期,這根本不是問題,因為羅馬帝國以及後來天主教廷的政治利益被視為與道德準則是一致的。只是在中世紀體系解體之後,政治理論和政治實踐之間的鴻溝才成為一個尖銳且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馬基雅弗利(Machiavelli)是第一個重要的政治現實主義者。
馬基雅弗利的出發點是反對當時政治思想中的烏托邦主義。他說:我的目的是寫一點東西,使理解我的人受益。我認為,最好是認識事物的真相,而不是遵從幻想。許多人想象出一些共和國和君主國,但是沒有人見過並知曉這樣的國家。人的實際生活與人應當怎樣生活是相去甚遠的兩件事情,如果一個人只求應該怎樣做事而忽視了實際上怎樣做事,那麼,他不僅無法保全自己,反而會走向滅亡。
馬基雅弗利理論包含著三條基本原則,構成了現實主義哲學的基石。第一,歷史是一系列因果關係發展的結果,其發展歷程可以通過理性的方式加以分析和理解,但不能像許多烏托邦主義者認為的那樣可以通過“想象”而創造出來。第二,理論不具有烏托邦主義者所設定的功能,理論不能創造實踐,但實踐可以創造理論。用馬基雅弗利的話說,“無論何種忠告都是源於君主的智慧,而不是君主的智慧源於忠告。”第三,政治不是烏托邦主義者所想象的政治,政治不是由倫理決定的,而倫理則是由政治所決定的。“規矩使人誠實。”馬基雅弗利認識到道德的重要性,但也認為,沒有有效的權威便沒有有效的道德。道德是權力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