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里街道

北京市東城區轄街道

和平里街道,北京市東城區下轄街道,位於東經116°22'49″~116°25'29″,北緯39°56'53″~39°58'22″之間。地處東城區最北端,東依東土城路西側、遠東儀錶公司院東牆、國家林業局東牆、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與朝陽區和平街街道、香河園街道為鄰,南臨北護城河與安定門街道、北新橋街道毗連,西至人定湖北巷、舊鼓樓外大街與西城區德勝街道接壤。北靠黃寺大街、柳蔭公園北牆、北京天壇地毯(集團)總公司院北牆、青年溝路與朝陽區安貞街道、和平街街道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782米,南北最大距離2635米,總面積5平方千米。

民國時期,和平里地區屬北郊區。1949年後,先後屬郊七區、郊八區、東四區、東城區。同年4月,建安定門外大街一街、二街街政府。1952年9月,安定門外一街、二街街政府合併為安定門外大街街政府。1953年2月,街政府改街公所。1955年,轄區成立安外渣子坡、和平里(小)2個街道。1958年,合併為和平里街道。

截至2020年6月,和平里街道下轄20個社區。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和平里街道人口數為102227人。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和平里地區屬北郊區。
1949年後,和平里地區先後屬郊七區、郊八區、東四區、東城區。同年4月,建安定門外大街一街、二街街政府。
1952年9月,安定門外一街、二街街政府合併為安定門外大街街政府。
1953年2月,街政府改街公所。
1955年,和平里地區成立安外渣子坡、和平里(小)2個街道。
1958年,安外渣子坡、和平里(小)2個街道合併為和平里街道。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地理環境


徠和平里街道位於東經116°22'49″~116°25'29″,北緯39°56'53″~39°58'22″之間。地處東城區最北端,東依東土城路西側、遠東儀錶公司院東牆、國家林業局東牆、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與朝陽區和平街街道、香河園街道為鄰,南臨北護城河與安定門街道、北新橋街道毗連,西至人定湖北巷、舊鼓樓外大街與西城區德勝街道接壤。北靠黃寺大街、柳蔭公園北牆、北京天壇地毯(集團)總公司院北牆、青年溝路與朝陽區安貞街道、和平街街道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782米,南北最大距離2635米,總面積5平方千米。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和平里街道下轄交通、林調、民旺、柏林、六區、五區、二區、七區、化工、興化、小黃庄、安貞苑、地壇、東河沿、西河沿、上龍、安德路、冶金、青年湖、六鋪炕、安德里、人定湖、總政、黃寺、新建路、青年湖北里26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137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和平里街道下轄20個社區,辦事處駐和平里社區和平里6區5-1。
社區交通社區林調社區民旺社區安德路社區二區社區
七區社區化工社區安德里社區興化社區人定湖社區
小黃庄社區總政社區安貞苑社區地壇社區黃寺社區
新建路社區東河沿社區西河沿社區青年湖社區和平里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和平里街道轄區總人口為112058人。另有流動人口8949人。總人口中,男性54860人,佔49.5%。女性57198人,佔50.5%。14歲以下9323人,佔8.3%。15~39歲43791人,佔39.1%。40~59歲(中年)36872人,佔32.9%:60~79歲18467人,佔16.5%。80歲以上3605人,佔3.2%。
2011年,和平里街道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長率4.8%。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和平里街道人口數為102227人。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經濟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和平里街道共有商業網點937個。

財政金融

2011年,和平里街道財政總收入9752萬元。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文化


地名由來

和平里街道因1952年在北京召開的亞太地區和平會議而得名。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交通


和平里街道轄區內有大街20條,衚衕5條,北京地鐵8號線北京地鐵5號線在轄區內分別有安德里北街站和和平里北街站。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和平里街道共有街屬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0人(拆遷),專任教師9人。小學10所,在校生6858人,專任教師5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初高中)4所,在校生7848人,專任教師580人,初中適齡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800人。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各2所。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和平里街道共有俱樂部2所,文化專業戶1個。文化館1個,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藏書1.2萬冊。有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娛樂設施。
2011年末,和平里街道共有有線電視用戶3萬多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0%以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和平里街道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站10個。體育2011年末,體育場地3處,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40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和平里地區春季運動會(兩年)、青年湖環湖長跑比賽、健身操舞比賽、廣播操比賽等。20個社區全部落實“居家工程”,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近30%。

社會保障

2011年,和平里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74戶,人數759人,支出401.3萬元,比上年增長8.1%,月人均440.6元,比上年增長16.6%。醫療救助65人次。
2011年,和平里街道共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5.6萬元。社會福利費604.8萬元,比上年增長9.1%。社區服務設施2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26個。新增就業人員1381人,有132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09人,年末城鎮失業人數3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5%。
2011年,和平里街道共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230人,比上年末增加1447人。參加失業保險693人,比上年末增加77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69人,比上年末減少8人。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旅遊


地壇

地壇,又稱方澤壇,位於和平里街道安定門外大街地壇公園內,與天壇遙相對應,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一座皇家壇廟,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
地壇總面積37.4公頃,呈方型,從整體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龍鳳”、“乾坤”等傳統和象徵傳說構思設計的,另配有皇祇室、宰牲亭、齋宮、神庫等古建築。
1984年5月,地壇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地壇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年湖公園

北京青年湖公園位於和平里街道安定門外大街路西,那裡原來是個大水坑,1958年開挖成湖,1960年堆山修路,建亭造橋,才逐漸形成一處佔地169800平方米,水面積63800平方米,樹木1.6萬株的現代公園。園內既有植物群落的自然美景,又有花卉雕配植物造型的園林藝術,展現了青年湖自己的園藝風格。是北京市首批“黃土不露天”的達標公園。

柳蔭公園

柳蔭公園位於和平里街道黃寺大街,公園佔地面積17.47公頃,其中水面約7公頃。柳蔭公園原稱“久大湖”,據說明末年間,此地藏有宮廷寶藏,便有人挖地丈余,尋寶未果,但見挖掘出泥土,卻是燒磚的上等原料,於是此地便挖成了窯坑。
1958年將原有的窯坑改造成“久大”人工湖。1984年改名為柳蔭公園,1992年5月1日正式售票開放,2013年起免費開放。經過多年的發展,柳蔭公園形成了兩大特色,一是北京市內唯一一座具有田園風光的山村野趣公園,二是以“柳”取勝。公園共栽植30多個品種柳樹。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

獲得榮譽


1999年,和平里街道辦事處被國家體育總局首批命名“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
和平里街道圖片
和平里街道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