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關閉不全

二尖瓣關閉不全

二尖瓣關閉不全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間有一個控制血流的“單向閥門”,即二尖瓣,它的開放和關閉可以保證血液從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而不出現倒流。如果這個“單向閥門”不能正常閉合,導致血液出現倒流,我們就稱之為二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關閉不全的主要癥狀有呼吸困難、疲乏無力、心慌、胸痛等。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治療方式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本病的主要危害是直接影響正常的生活,還會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等併發症,嚴重時會危及生命。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很多人的癥狀可以得到明顯改善,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或內科、心外科或外科

病因


● 二尖瓣關閉不全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類型。

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 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由風濕熱造成的瓣葉損害引起的。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可引起乳頭肌纖維化伴功能障礙,從而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
● 心內膜墊缺損、糾正型心臟轉位、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降落傘型二尖瓣畸形等均可能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
● 高血壓病、馬方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和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容易發生二尖瓣環鈣化,從而引起二尖瓣關閉不全。
● 任何病因引起的左心室擴大,均可使二尖瓣環擴張或乳頭肌側移,影響瓣葉的閉合,從而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
● 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強直硬化性脊椎炎等也可引起二尖瓣關閉不全。

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 多因腱索斷裂、瓣膜毀損或破裂、乳頭肌壞死或斷裂,以及人工瓣膜替換術后開裂而引起。可見於感染性心內膜炎、急性心肌梗死、穿通性或閉合性胸外傷,及自發性腱索斷裂。

癥狀


● 二尖瓣關閉不全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類型,它的臨床表現與起病的緩急、病程早晚、反流量多少及左心室功能有關。

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 輕度二尖瓣反流僅有輕微的勞動后呼吸困難。
● 反流嚴重時會有疲乏無力、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表現。

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 勞動后呼吸困難。
● 疲乏無力。
● 活動耐受力下降。
● 心慌。
● 胸痛。
● 食欲不振、腹脹。
● 噁心、嘔吐、便秘及上腹疼痛。
● 白天尿少、夜尿增多。

檢查


● 需要做的檢查主要有體格檢查、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檢查、心電圖等,其中超聲心動圖對二尖瓣關閉不全有確診意義。
● 體格檢查
● ● 醫生會對你的心臟進行聽診,以了解心臟跳動的頻率和節律,有無心臟雜音,還可能會進行視診、觸診和叩診,這些都有助於診斷二尖瓣關閉不全。
● 超聲心動圖
● ● 超聲心動圖可以觀察到房室的大小、瓣葉的形態以及運動狀態,對二尖瓣關閉不全有確診意義。這項檢查具有安全、無創、實時、準確、簡便、廉價等優點。
● 胸部X線檢查
● ● 可以了解心臟是否有大小、形狀、結構改變,有利於診斷二尖瓣關閉不全。
● 心電圖
● ● 心電圖能記錄心電活動,了解心臟跳動的節律、頻率等,可以幫助診斷。

診斷


● 一般情況下,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體征,再結合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檢查和心電圖等檢查,就可以診斷二尖瓣關閉不全。

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 心尖區聽診有典型的收縮期雜音。
● 超聲心動圖顯示收縮期有血液從左心室反流到左心房。
● 胸部X線檢查顯示心影正常或左心房輕度增大。
● 心電圖正常或竇性心動過速。

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 心尖區聽診有典型的收縮期雜音。
● 超聲心動圖顯示收縮期有血液從左心室反流到左心房。
● 胸部X線檢查顯示左心房、左心室均擴大,有肺淤血、間質肺水腫征。
● 心電圖檢查顯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或非特異性ST改變。

如何與其他疾病進行區分


● 二尖瓣關閉不全和三尖瓣關閉不全、室間隔缺損、主動脈狹窄、左右室流出道梗阻等疾病有著類似的表現,因此在出現呼吸困難、疲乏無力、心慌、胸痛等癥狀時,不要自行診斷和用藥,以免病情加重,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醫生可以通過聽診、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心電圖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二尖瓣關閉不全可以根據不同的分型進行相應的治療。

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藥物治療


● 治療目的是延緩疾病的進展,最大程度減少反流量、恢復正常血流、減輕肺淤血。
● 首選的藥物是靜脈滴注硝普鈉,可以擴張小動靜脈,降低心臟前後負荷、減輕肺淤血、減少反流、增加心排出量,從而減輕癥狀。
● 如果心排出量低,可用硝普鈉聯合正性肌力葯(如多巴酚丁胺)治療。
● 如果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缺血性心臟病等,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手術治療


● 手術是治療本病的根本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 手術方法有瓣膜修補術和人工瓣膜置換術。
●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因、病變性質、反流程度和患者對藥物治療的反應,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法。

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一般治療


● 在很長時間內沒有癥狀的患者,無須治療,主要是預防風濕熱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需定期到醫院檢查。
● 心功能正常的無癥狀中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應該每年到醫院檢查一次,每2年複查一次超聲心動圖。
● 心功能正常的無癥狀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每6個月到醫院檢查一次,每年複查一次超聲心動圖。
● 如果病情出現明顯變化,應避免劇烈運動,並根據需要增加檢查的頻率,必要時採取藥物、介入或外科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對於有癥狀的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需要對症治療。
● 對於有心衰的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應該限制鈉鹽的攝入,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和洋地黃等藥物,可以緩解癥狀。
● 有慢性房顫、體循環栓塞史的患者,或者左心房有血栓的患者,應長期使用抗凝藥物。

介入治療


● 介入治療的方法有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MitraClip術)、瓣環成形術、人工腱索置入術以及瓣膜置入術等。
● 介入治療全程在影像設備的引導和監視下進行,能夠準確地直接到達病變局部,同時又沒有大的創傷,具有準確、安全、高效、併發症少等優點。

外科手術治療


● 外科治療是恢復瓣膜功能的根本措施。
● 手術方法有人工瓣膜置換術和二尖瓣修復術。
● 以下情況適合手術治療: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伴有臨床癥狀;伴有肺動脈高壓(肺動脈平均壓>50mmHg)、新發心房顫動或左心功能障礙(LVEF≤60%或LVESD≥45mm)的無癥狀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患者。

危害


● 二尖瓣關閉不全的主要危害是影響正常生活,還會引起併發症。
● 影響正常生活
● ● 患病後會出現呼吸困難、疲乏無力、心慌、胸痛等癥狀,這些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 引起併發症
● ● 會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預后


● 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治療效果與疾病的輕重和病因有關。但就總體而言,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很多人的癥狀可以得到明顯改善,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 由各種乳頭肌、腱索及瓣葉異常造成的急性嚴重二尖瓣反流伴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若不及時手術治療,病死率極高。
● 慢性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患者,內科治療后5年存活率可達80%,10年存活率可達60%。
● 單純二尖瓣脫垂無明顯反流的患者,大多數人預后良好。
● 年齡>50歲,有明顯收縮期雜音和二尖瓣反流,瓣葉冗長增厚,左心房、左心室增大的患者,預后較差。

怎樣預防二尖瓣關閉不全


● 二尖瓣關閉不全主要是通過預防和治療原發病來預防。
● 二尖瓣關閉不全一般都有原發病,因此要預防和治療風濕熱、冠心病等原發疾病。
● 生活中要注意室內的環境,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此可以減少接觸病菌病毒的機會。
● 多進行一些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進行慢跑、跳繩、跳舞、游泳之類的運動,以此能增強自身免疫力,抵抗外來病原體的侵害。
● 注意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出現一些異常癥狀時要及時就醫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帶來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