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8條詞條名為向陽的結果 展開

向陽

四川省廣漢市向陽鎮

向陽鎮,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下轄鎮,地處廣漢市南部,東、東北與新豐鎮接壤,南與成都市青白江區、新都區相連,西與成都市彭州市濛陽鎮相連,北與南興鎮接壤,距廣漢市區9千米。轄區總面積33.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向陽常住人口為38702人。

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向陽鎮。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鎮改鄉。1986年,鄉改鎮。2006年,廣興鎮併入。截至2020年6月,向陽鎮下轄4個居委會和4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江南北路30號。

2011年,向陽鎮農業總產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5.7%,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7%;農民人均純收入8806元,比上年增長22.8%;工業總產值5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2.5億元,比上年增長25%;財政總收入313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51萬元,比上年增長38.9%。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4.9萬元,增值稅6546.9萬元,企業所得稅1648.5萬元,個人所得稅224.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4.7%、21.2%、156.8%、91.7%。 2018年,向陽鎮有工業企業166個,其中規模以上30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9個。

基本情況


廣漢市向陽鎮是川西平原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1980年向陽人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在全國率先取消“人民公社”牌子建立“向陽鄉人民政府”,而被譽為“中國第一鄉”,蜚聲海內外。
改革開放后,向陽鎮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富民強鎮”為宗旨,大力推進各項改革和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86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首批小集鎮建設試點鄉鎮之一,並先後被列為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鎮。1990年率先跨入全國百顆“中國鄉鎮之星”行列,並先後榮獲“全國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集體”、“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四川省社會治安模範鄉鎮”、“四川省文化先進鄉鎮”等光榮稱號。江澤民、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向陽視察工作,給向陽人民以極大鼓舞。
改革開發三十年滄海桑田,向陽鎮秉承“敢為人先”的精神實質,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銳意改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工業經濟的跨越發展作為突破口,突出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實施技改提升傳統產業,關停並轉盤活存量資產,優化環境提供高效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鎮有工業企業13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1家,銷售收入上億元的7家。產品遠銷日本、德國、香港、台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廣漢市向陽鎮政府
廣漢市向陽鎮政府
向陽鎮被德陽市列為“統籌城鄉綜合改革試點鎮”,並被列為廣漢市六個重點鎮之一,納入擴大面積的國家和省級的廣漢經濟開發區進行集中打造,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更加凸顯。為更好地迎接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向陽鎮一是利用優勢搞好規劃布局,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大文章,重新制定了《向陽鎮發展戰略規劃》;二是利用區位優勢,完善投資環境,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強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使向陽鎮的投資環境與區位優勢相匹配;三是以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業經濟效益,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四是按照“居住集中,工業成片,優美獨特,設施齊備”的指導思想,結合開發區集中安置搞好集鎮建設,建設新型居住小區,創造優美人居環境,打造具有“中國第一鄉”獨有特色的新向陽,使向陽鎮成為一個投資、居家兩宜的寶地。

經濟工作


綜述

2011年,向陽鎮農業總產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5.7%,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7%;農民人均純收入8806元,比上年增長22.8%;工業總產值5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2.5億元,比上年增長25%;財政總收入313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51萬元,比上年增長38.9%。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4.9萬元,增值稅6546.9萬元,企業所得稅1648.5萬元,個人所得稅224.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4.7%、21.2%、156.8%、91.7%。
2018年,向陽鎮有工業企業166個,其中規模以上30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9個。

第一產業

向陽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向陽鎮生產糧食2.5萬噸,其中水稻1.4萬噸,小麥0.7萬噸。
向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兔為主。2011年,向陽鎮生豬飼養量4.5萬頭,年末存欄1.2萬頭;家禽飼養量88萬羽;兔飼養量19.1萬隻。

第二產業

向陽鎮工業初步形成了化工、醫藥、機械、冶金、食品、鋼鐵、建材等多工業體系。2011年,向陽鎮工業企業190家,職工1.2萬人。

第三產業

2011年末,向陽鎮商業網點700個,職工2100人。2011年,向陽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2億元,比上年增長0.9%;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交易額1.2億元。
2011年末,向陽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3億元,比上年增長10%;各項貸款餘額3.1億元,比上年增長10%。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向陽鎮有幼兒園4所;小學1所,在校生1549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初中1所,在校生1081人,專任教師8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各類科技人才181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76人。

文體事業

1956年4月,向陽鎮開通向陽鎮有線廣播站。
2011年末,向陽鎮有廣播文化站1個,村廣播室7個,廣播喇叭7隻;有線電視用戶2400戶,入戶率16.8%。
2011年末,向陽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876平方米;文化中心1個,建築面積275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藏書3000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80人。
2011年末,向陽鎮有體育場地1個,健身廣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向陽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張,固定資產總值559.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2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向陽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9.5萬人次,住院手術40台次,出院病人20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751人,參合率99.1%。

社會保障

2011年,向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5戶,人數113人,支出26.44萬元,比上年增長49.5%,月人均195元;城市醫療救助13人次,支出4.1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支出4.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3戶,人數385人,支出32.4萬元,比上年增長21.9%,月人均7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82人,支出29.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1人;農村醫療救助131人次,支出7.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支出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5人次,支出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5萬元。敬老院2家,床位120張。社區服務站1個。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向陽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1.1千米。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000門,固定電話用戶5600戶,行動電話用戶1.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3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550萬。

供電

2011年末,向陽鎮擁有變電站1座,變壓器148台,總用電量3000萬千瓦時。

城市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和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向陽鎮為國家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明正統七年(1442年),屬漢州隆澤鄉。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屬漢州樓村。
民國二年(1913年),屬廣漢縣向陽團保。
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向陽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鎮改鄉。
1955年,新都區華嚴鄉的2個村及街區劃歸向陽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0年4月,公社改鄉。
1986年,鄉改鎮。
2006年,廣興鎮併入。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向陽鎮轄廣興場鎮2個居民委員會,榮升、聚合、江南、張化、瓦店、青月、勝利、豐收、同花、雙柏、同興、團柏、新橋、三界、高壽’15個村民委員會,向陽場鎮。
截至2020年6月,向陽鎮下轄向興社區居民委員會、榮升社區居民委員會、張化社區居民委員會、同花社區居民委員會、青月村村民委員會、三界村村民委員會、高壽村村民委員會、同興村村民委員會4個居委會和4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江南北路3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向陽鎮地處廣漢市南部,距廣漢市區9千米,東、東北與新豐鎮接壤,南與成都市青白江區、新都區相連,西與成都市彭州市濛陽鎮相連,北與南興鎮接壤,距廣漢市區9千米。轄區總面積3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向陽鎮地處成都平原,地勢平坦開闊,海拔479.7米。

氣候

向陽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較少,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6.4℃。無霜期年平均27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9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水文

向陽鎮境內河道屬沱江流域,主要河流有青白江、蔣家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青白江,從西至東,在三界村入境,在榮升村流入新豐鎮龍居村,境內河道長14.8千米;蔣家河從西至東,從三界村入境,在青月村流入新豐鎮卡房村,境內河道長7.1千米。

自然災害

向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霜凍、地震等。1974年12月,氣溫連續下降,境內普降霜凍,造成大量農作物腐爛、成片竹樹凍死。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特大地震,轄區有3人受傷,倒塌房屋20間,受損房屋45955間,境內無橋樑受損情況,直接經濟損失4082萬元,受災人數24072人。

自然資源

向陽鎮境內青白江河道內和漫灘地有建築用砂。
2011年末,向陽鎮農業耕地面積3萬畝。

人口


2011年末,向陽鎮轄區總人口3484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406人,城鎮化率41.3%。總人口中,男性16936人,佔48.6%;女性17908人,佔51.4%;14歲以下3575人,佔10.2%;15-64歲27034人,佔77.6%;65歲以上4235人,佔12.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4757人,佔99.8%。2011年,向陽鎮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0.6‰。
截至2018年末,向陽鎮戶籍總人口34901人。
2021年7月12日,廣漢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向陽常住人口為38702人。

交通運輸


2011年,向陽鎮有寶(雞)一成(都)鐵路過境;成綿高速公路、108國道、廣木公路、廣青公路等高等級公路穿境;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2011年末,向陽鎮公交汽車線路2條,客運站點2個,日均班次50次,日均客運量1200人。

歷史文化


名字由來
向陽鎮因清初興場,以地居青白江之陽得名向陽場,鎮人民政府駐向陽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