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水庫
萬寧水庫
萬寧水庫位於海南島萬寧市南部的太陽河上,是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防洪、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集水面積429平方公里,總庫容1.52億立方米。
萬寧水庫位於太陽河中游的萬寧市長豐鎮,1958年原建石龜水閘,解決不了下游大面積農田灌溉,1959年3月改按中型水庫動工建設。1966年由長沙設計院海南設計處負責設計,經水利部批准按大(2)型規模擴建,1968年竣工。水庫集雨面積429平方公里,處於海南暴雨中心區,多年平均來水量6.55億立方米。
水庫於1959年3月動工興建,1968年6月建成。主副壩為均質土壩,主壩1座,最大壩高19.35米,壩頂長860米,副壩3座,總長2390米,最大壩高7.5米。泄洪閘在主壩河床段,凈寬72米,裝有6扇鋼弧形閘門,每孔凈寬12米,高6.3米,設計最大泄洪流量3220立方米每秒。輸水涵管兩座,,直徑分別為1.4米和2.0米,設計最大輸水流量34.1立方米每秒。壩后電站兩座,共裝機1380千瓦。
萬寧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2.1萬畝,已實現灌溉面積8.53萬畝。總工程費1221萬元,全部國家投資。淹沒耕地0.61萬畝,遷移人口2500人。196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朱德委員長到海南視察時,為水庫親筆題寫“萬寧水庫”四個大字。
溢洪道位於河床中間,溢流壩頂高程15.2米。設6扇12×6弧形鋼閘門,原啟閉機露天設置於閘墩前沿,採用側向單頭繞繩啟閉。刮颱風時不能上閘操作,且出現閘門兩側受力不均,不能平衡升降。70年代中期,在墩上增建工作室,將啟閉機移入室內,改用兩側雙頭啟閉。閘門工作高度6米,而水庫正常水位調節深度僅9.05米,沒有事故檢修閘門。1982年11月一場洪水,庫水位漫過閘頂1.6米才啟閘,其中2號閘門平衡失控被沖毀,水庫洪量泄空才修復,嚴重影響當年蓄水效益。1985年7月,一台拖拉機從閘上交通橋掉入閘門室,砸彎3號門左支架,因庫水位低,未釀毀門事故。1994年增建事故檢修閘門,採用三塊鋼疊梁組合門,移動式天車啟閉,並在右側牆邊建閘門操作室。
主壩為均質土壩,上游邊坡1:2.5~1:3.25。原上游護坡為預製混凝土十字架,組合成1×1米方框,內填砂礫石,面上鋪澆混凝土5厘米,運行多年損壞嚴重。河南大洪水后按2000年一遇的新防洪標準校核,壩不夠高,1978年進行加固,培厚加高大壩至25.2米高程,主壩頂加1米防浪牆,上游護坡改為漿砌石(厚度35厘米)護坡。下游邊坡度1:2.25~1:3,種植草皮護面。設戧台一道,壩頂面、戧台,壩兩岸均設排水溝。副壩三座均質土壩,也按設計高程加高至25.2米,上下游坡度1:2~1:2.5,上游壩坡護坡採用大塊干砌石,厚度30厘米。
壩內輸水涵管有左右岸二座:左岸出口分為灌溉管和發電管,管徑2米;右岸為灌溉發電結合,管徑1.1米,放水涵均為鋼筋混凝土管。左涵進口原設鋼筋混凝土斜拉檢修門,各叉管設鋼平板工作門。因斜拉門槽長滿水生物,閘門啟閉受阻,工作門在頂部漏水嚴重。80年代中期,進口門改為鋼平板直拉工作門,並在灌溉叉管出口加設錐形閥。
萬寧灌區包括萬寧市長豐、萬城、大茂、北坡、后安、樂來、和樂、禮紀和東沃9個鄉鎮,90個村委會,人口20萬人。灌區現有耕地0.84萬公頃以上。灌區工程建設始於1966年。設有左右乾渠灌溉系統。左總乾渠長3.8公里,設計流量9.9立方米/秒,左總干設有2條分乾渠(萬城、大茂)長34.2公里,分乾渠下設9條分渠,總長57.4公里。右乾渠長15.8公里,設計流量3.3立方米/秒。設有島光、南海洋和龍山分渠,總長11.7公里。
灌區內已建有黃山、袁水、水聲、樂來、老風、落斗6座小(1)型水庫,還有后安和和樂水閘等一批小型引提工程。現有效灌溉面積5333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