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

外祖父

外祖父,即母親的父親,外公的書面稱謂。古代又稱外王父、外祖。各地方言又稱外公、姥爺、外爺、公公、阿公、舅公等。

基本解釋


稱謂。尊稱是王父。卑稱是外祖父。詞語:王母/老姥、王父/老爺。本意:雙親之雙親。又稱:大母/太姥、大父/太爺。
本指公公的父親。外子的祖父。古稱王舅。后指母親的父親,王父。古稱老爺,太爺。出處:《爾雅·釋親》:“王母之母為曾王母,王母之父為曾王父,曾王母之姊妹為從曾王母,曾王母之兄弟為舅曾王父,曾王父之姊妹為姑曾王母,曾王父之兄弟為從曾王父。”

方言稱謂


姥爺:中國北方,華北,東北;
外爺:中國西北,河南,四川話、吳語
公公/阿公:粵語;
阿公/外公:四川話,上海話,閩南語、台灣話;
舅公:部分吳語區。

親屬


親戚稱謂
親戚稱謂
外祖父之祖父、祖母:外高祖父、外高祖母;
外祖父之父、母:外曾祖父、外曾祖母;
外祖父之妻:外祖母(外婆);
外祖父之兒子、兒媳:舅父、舅母;
外祖父其他女兒、女婿:姨母、姨父;
外祖父之(外)孫子孫女:表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