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

面色

指臉上的氣色,或指臉。亦或刮在刮樣紙上的薄層油墨所顯示的顏色。

簡介


● 英文名稱:Complexio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望診

古籍摘選


● 華佗曰:凡病人面色相等者吉,不相等者凶也。(《傷寒論綱目》)

名詞解釋


● 面部的顏色與光澤。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中醫診斷學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研究、診察疾病,辨別證候,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收集人體疾病信息。望面色是望診的重要內容。

望面色的意義

● 面色,是指面部的顏色與光澤。顏色指的是面部的色調變化,光澤指的是面部的光澤度,榮潤或者是枯槁。面部的顏色可反映體內氣血的運行情況以及盛衰程度,並且可反映疾病的性質和病證所在臟腑,對疾病的預后以及判斷病情輕重有重要作用。心主血,其華在面,手足三陽經均上行於頭面部,面部氣血運行特別豐富,是臟腑氣血上榮的表現,加之面部皮膚暴露於外,容易觀察,故面色在診病中意義較大。

五臟對應的面色

● 中醫一般將顏色分為五種,青、赤、黃、白、黑,分別對應五臟,青對應肝臟,赤對應心臟,黃對應脾臟,白對應肺臟,黑對應腎臟。

五臟對應的面部各部位

● 面部的各個部位又分屬五臟。
● 鼻又稱明堂,明堂以上對應的臟器是小腸,明堂以下則應膀胱、子宮。
● 眉間稱為闕,闕上對應咽喉,闕下為肝,闕中印堂為肺,肺之下是肝,肝左右為膽,肝以下為脾,脾兩側為胃。
● 額稱為庭,對應頭部。
● 兩頰稱為藩,對應大腸及腎。

面色與疾病的關係

● 通過觀察面部不同部位色澤的變化,也可以推斷相應臟腑的病變。如人的面頰部位偏紅,且容易生痤瘡,可診斷此人胃腸有熱,為治療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