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曾經主要是城市規劃和研究者使用的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辭彙,最近作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顯現出來。
一般情況下,描述為無計劃的、分散的、低密度的、依賴汽車的郊區外圍的發展。即由於城市遠郊土地的開發與利用所帶來的新型城市空間形態特徵。
美國作為郊區化最早的國家,同時也是城市蔓延出現最早、最為典型的國家:早在20世紀20~50年代,美國前往郊區的主要是經濟收入較高、擁有私人汽車的白人中產階級。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私人汽車進一步普及,藍領階層等普通民眾也有能力遷往近郊,早期郊遷的中產階級則到更遠的郊區尋覓新居,加劇了人口和城市空間的進一步擴張。到了80年代以後,不僅是居住區,新的工廠區、辦公園區(office park)也紛紛前往郊區。郊區工作崗位的增加又進一步促進了城市人口甚至政府稅收的外遷。這一時期,城市擴張的觸角開始伸向原來的森林和農田。
總的來說,城市蔓延是指城市化地區失控擴展與蔓延的現象,它使原來主要集中在中心區的城市活動擴散到城市外圍,城市形態呈現出分散、低密度、區域功能單一和依賴汽車交通的特點。
1.市場因素。美國的城市蔓延首先是市場經濟下自發出現的結果,主導當今美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主要力量是市場力。面對一個市場化的“大社會”,人為的“小政府”所能起的干預作用是很有限的。
2.政策因素。在市場因素為先導的影響下,政府政策也追隨著市場,對城市蔓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政府對地方建造高速公路的資助使通向遠郊的交通越來越便捷;(2)政府出台了開發遠郊的政策,極大地鼓勵了居民在環境優美的遠郊購買更大、更好的房屋;(3)中心城區內長年積累的高地租,以及服務設施維護費和房地產稅收等。這些因素都助長了城市蔓延的進一步發展。
3.社會文化因素。在美國社會中,擁有獨立的花園住宅和小汽車好是每個家庭心中的“美國夢”,充足的土地資源、私人財產優先的倫理觀念是美國城市蔓延的歷史文化根源。20世紀50年代以來,面對大城市中心區嚴重的城市問題,西方社會中逐漸崛起的中產階級開始追求市郊舒適的生活環境,加上戰後各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使中產階級的郊區夢成為可能,這是城市蔓延產生的社會文化因素。
城市蔓延作為一種低密度的、非連續的、依賴汽車的住宅和非住宅開發建設模式,是以大量消耗農田和自然資源為代價,嚴重損害了環境、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利益,給城市空間結構帶來了新的影響,導致城市形態出現新的變化。
1.對生態與人文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城市蔓延以高速公路為依託,不斷蠶食農田、牧場、森林,使空氣、水質量下降,破壞濕地,對生態環境破壞極其嚴重,導致城市綠色空間減少、環境惡化,富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景觀和人文風貌隨之消失,進而影響城市生活環境品質。
2.降低公共服務設施利用水平。一方面,城市中心區原有的市政服務設施空置未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社會資源流向新區,重複建設公路、上下水道等市政設施,浪費社會資源。
3.造成社會階層進一步分化。由於收入的不同增加了階層之間的隔離性,加劇了社會階層的分化與離異。即使在同一住區內,由於缺少公共活動空間,減少了人們交往的機會,鄰里關係冷漠。
4.加劇城市中心區衰敗。隨著中產階級和藍領階層的外遷,以及產業與工作崗位從中心城區轉移,減少了中心區的就業機會,使就業崗位和人口空間分佈不相匹配,嚴重降低了中心區的稅收,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內城的進一步衰敗。
5.城市空間呈現出“星雲狀”的無序城市形態。在原有城市核心地段外,不同規模、性質的新開發區和道路網,不斷跳躍向四周蔓延,由於自然條件和各外圍小城市政策不完全相同,城市向各方向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也不盡相同。城市發展已不遵循由城市建成密集地區直接向外緊湊發展的規律,城鄉邊界模糊不清。城市空間形態與集約緊湊的“精明增長”理念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