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看見台灣的結果 展開
- 2013年齊柏林執導紀錄片
- 中信出版社出版書籍
看見台灣
2013年齊柏林執導紀錄片
《看見台灣》是由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齊柏林執導,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擔任旁白的紀錄片。該片於2013年11月1日在中國台灣上映。
該片以高空航拍的方式,將台灣的山川美景一一呈現,同時也展現了這片土地飽受摧殘和破壞的一面。
《看見台灣》劇照
創作背景
齊柏林是一個空中攝影師,在飛行的過程中,他看到了自己生長的土地、環境所發生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除了自然災害造成的環境破壞之外,大部分是無法在地面上直接感受到的,所以他想把所看見的告訴觀眾。他原本用辦影展、演講的方式告訴觀眾應正視環境的問題,可是效果並不理想。於是他就想通過紀錄片用接近神的眼睛來提醒觀眾,愛台灣,要看到台灣的美,也要看到台灣的問題:台灣國土的環境正遭到破壞。
拍攝過程
為了全身心投入拍攝,齊柏林辭去了公務員的工作,放棄退休金,投入自己近300萬元的積蓄,並將房子抵押,以及通過朋友的借貸、支持,在國外購買了近3000萬新台幣的空拍設備。然後花費將近3年的時間,在全台灣的上空飛行拍攝,總共累積了400小時的直升機飛行時數。
後期製作
該片沒有腳本,齊柏林拍攝完后從素材中來構造該片的故事。他拍的素材有三百多個小時,最後剪成了一個半小時的成片。最終該片總計耗資9000萬新台幣(約合2200萬人民幣),是台灣有史以來耗資最高的紀錄片。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吳念真 | 旁白 |
出品人 | 萬冠麗 |
製作人 | 曾瓊瑤 |
監製 | 侯孝賢 |
導演 | 齊柏林 |
編劇 | 崔企川 |
配樂 | 何國傑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專輯介紹 | 專輯曲目 | |
看見台灣[2013年齊柏林執導紀錄片] | 01.最初 | |
02.物換星移 | ||
03.聽見 | ||
04.生命。樂章 | ||
05.變化 | ||
06.抉擇 | ||
07.藍白之間 | ||
08.家園 | ||
歌手 | 何國傑 | 09.祈禱 |
發行公司 | 豐華唱片 | 10.看見 |
(專輯參考資料:)
• 導演齊柏林有懼高症,但仍然坐上直升機,在氣流不穩的飛行中堅持拍攝。
• 吳念真被齊柏林的精神打動,打破他以往只替自己或朋友的作品配音的慣例,為該片無償擔任旁白。
• 為了給該片配樂,何國傑專程赴歐洲同布拉格交響樂團合作完成歌曲的製作。
時間 | 頒獎方 | 獎項 | 類型 |
2013年11月23日 |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最佳紀錄片 | 獲獎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提名 |
發行放映
上映時間 | 國家/地區 |
2013年11月1日 | 台灣 |
2014年12月20日 | 日本 |
票房信息
時間 | 票房 |
上映首周 | 1100萬新台幣 |
上映一個半月 | 1.6億新台幣 |
上映66天 | 2億新台幣 |
正面評價
《看見台灣》海報
該片雖然是一部看上去沒有任何故事和情節、全部由航拍畫面組成的紀錄片,但卻以它特有的溫和的方式震撼了整個台灣。(騰訊大閩網評)
該片對大眾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片中開啟新的視野,讓許多人重新看待環境。
負面評價
《看見台灣》用感性煽情的音像語言,只看現象不見問題,只見結果不談原因,無法提供對環境問題的正確認識。該片將“濫情”作為影片的資本,用“愛台灣”來消費感動,不禁讓人思考紀錄片原本的意義。(《南方都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