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夢遊者
八月的夢遊者
《八月的夢遊者》是現代詩人北島 創作的一首詩歌,作品出自《北島詩集》。該詩說的"失控",在一個時空顛倒,黑白倒置的時代里,苦悶著或苦悶過後的人,在徘徊盲動中的希望寄託!
海底的石鐘敲響
敲響,掀起了波浪
敲響的是八月
八月的正午沒有太陽
漲滿乳汁的三角帆
高聳在漂浮的屍體上
高聳的是八月
八月的蘋果滾下山岡
熄滅已久的燈塔
被水手們的目光照亮
照亮的是八月
八月的集市又臨霜降
海底的石鐘敲響
敲響,掀起了波浪
八月的夢遊者
看見過夜裡的太陽
北島在他短暫的早期創作之後,有一個相對漫長的超現實的中期,《八月的夢遊者》正是這一時期的佳作。
該詩說的"失控",在一個時空顛倒,黑白倒置的時代里,苦悶著或苦悶過後的人,在徘徊盲動中的希望寄託!
作者以典型的事物為"符號"比如"海底"象徵著空間環境,"燈塔"象徵著"目標",而"目光"是發自勇於追求探索新大陸的水手,象徵著在黑暗時刻仍還有一線真理光明的心愿希冀;還有在麻木僵硬的“屍體”上正高揚著鼓脹的“三角帆”,是何等的勇往直前精神,有著沉舟側畔千帆過的寓意(我想作者也是化用了前人的詩句為現代手法的一種表現)。開篇以“海底的石鐘敲響敲響/掀起了波浪 敲響的是八月/八月的正午沒有太陽”起,述說了典型特定時空失控環境,正午都不見太陽那早晚就更別說。只有黑暗。而這樣的境界里人們是怎樣的呢,又該怎麼樣呢?不能不令有思維的讀者引發思考,這也是詩人能成名成家的基本功展現。那個時空里的人們到底是怎麼樣的,作者接著說了“高聳的是八月/八月的蘋果滾下山岡”恰恰在華夏傳統耕作習俗里,八月是收穫的季節,無論如何也會有人收穫的,不論善果還是惡果。可是創造或者掌控這樣時代的人認為是高昂的,而且自得果實成熟和收穫。收穫時刻也意味著季節更替,我私人理解以為可能(惡)果滾下山崗,走下高高的烏托邦祭台!同時,我們應注意到,幾次說到“石鐘敲響”,深海之底,有石鍾,鐘聲敲響,也預示出新時代的開始,這樣理解不是盲猜妄想,因為詩的下文行有“敲響,掀起了波浪”,波瀾湧起,變化伊始。最後結尾說:“八月的夢遊者/見過夜裡的太陽。。。。。”光明和希望存於人心,不見正午的光明,而見夜裡的太陽。這也是詩人刻意創造的蹊蹺,但放在這樣的詩中,有不顯玄虛。詩人以化用夢遊者,在經歷漫漫長夜遊盪后,所見為視角,掀開政治統治時代的一角。給讀者展現了那個高度集中壓抑下,躁動的一代人的感受和心境。
縱觀全詩,訴說了出,時空顛倒,世道混亂,追求變更,解放。在苦悶,壓抑下的進去。客觀是灰色,黑暗的,而觀題旨卻表現的鮮明,昂揚。並沒有太多的消極情緒(當時,他同時代的詩人舒婷就曾詩答過北島所持有的那些極端低沉的情緒和疑問)。讀北島的詩大多都透露著苦悶懷疑彷徨抑鬱,難得有這首詩的積極進取精神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