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罔

漢語詞語

欺罔,漢語詞語,拼音是qī wǎng,意思是欺騙蒙蔽。

詞目


欺罔

拼音


qī wǎng

解釋


欺騙蒙蔽。 

出處


《論語·雍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漢書·郊祀志下》:“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
《南史·朱異傳》:“貪財冒賄,欺罔視聽。”
宋·孔平仲《孔氏談苑·帝王兒不必會文章》:“帝王家兒不必要會文章,但令通曉經義,知古今治亂,他日免為侮文弄法吏欺罔耳。”
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且天上無雨,地下無麥,有眼者共見,有耳者共聞,決非欺罔朝廷,豈可坐觀不放。”
《宋史·列傳第二十一》:“州縣官在任詳讞刑獄、昭雪人命者,不限歲月赴選,隨給優牒,庶絕欺罔,以存激勸。”
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我寫不出他滔天的深罪樣,我寫不出他欺罔的暗中腸。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孫武曰:‘王如以臣言為迂,請將後宮女侍,與臣試之。令如不行,臣甘欺罔之罪。’”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湯斌之柔媚取容,欺罔流俗,而以為一代開國之大儒,配食素王,末流所鼓鑄,豈待問矣!”
陳毅《藝術》詩:“剝削專政多奸黠,把持文藝為御用。一是歌頌供笑傲,一是欺罔迷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