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功能障礙

腸功能障礙

腸功能障礙是指因各種疾病所致的腸消化、吸收障礙和屏障功能受損,導致營養不良、腸黏膜損傷和腸源性感染。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是由於疾病、放化療、嚴重創傷、休克、感染、燒傷、臟器功能不全等因素導致。腸功能障礙主要表現包括腸黏膜屏障受損、腸微生態紊亂、腸道動力障礙、免疫功能受損等幾個方面。除原發病的癥狀表現外,可出現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下消化道大量出血(黑便或便血)、肛門停止(或減少)排氣、排便、不能耐受某些食物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積極控制原發病、重要臟器對症支持治療、腸道治療。腸功能障礙可造成腸道屏障破壞及通透性增加,內毒素移位,尤其以肝、肺、腎為主,造成各個臟器損害。早期藥物干預能明顯改善腸道屏障功能。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

病因


● 腸功能障礙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可能與下述因素有關:
● 腸道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如炎症性腸病、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膽管炎、梗阻性黃疸、肝硬化(失代償期)等。
● 各種理化損傷,如化療及放療。
● 嚴重創傷、休克、感染、燒傷等。
● 心、肺、腎等臟器功能不全。
● 其他,飢餓、營養不良、長期全胃腸外營養等。

癥狀


● 患者可表現為各種原發病的癥狀表現。
● 可在原發病基礎上出現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下消化道大量出血(黑便或便血)、肛門停止(或減少)排氣和排便等。
● 常伴有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可出現不能耐受某些食物(如牛奶)等癥狀。

檢查


● 確診腸功能障礙可行腸黏膜滲透性檢測、間接測定法。
● 腸黏膜滲透性檢測
● ● 腸黏膜滲透性檢測的方法較多,各種單糖和多糖吸收、排出試驗和核素示蹤法。
● 間接測定法
● ● 間接測定法指抽吸上段空腸內容物檢測細菌數,各種氫呼出試驗檢測腸道內有無細菌過度生長,從而間接評估腸道功能。
● ● 上述各種檢測方法的準確性尚有爭議,在危重患者中難以應用。

診斷


● 腸功能障礙多樣,難以綜合歸納,腸功能障礙診斷標準尚無共識,臨床有人建議消化道出血量達到2000ml以上,診斷胃腸功能衰竭,但仍無統一腸功能障礙評分及分級標準。

鑒別診斷


● 腸功能障礙需要與上消化道出血、胃腸道炎症、全身感染鑒別。
● 醫生通過病史及輔助檢查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

治療


● 積極控制原發病、重要臟器的對症支持治療、腸道治療。
● 積極控制原發病。
● 對重要臟器的對症支持治療。
● 腸道治療,包括經胃腸道營養支持治療;應用微生物鞏固腸道生物屏障,恢復腸道菌群生態平衡;選擇性腸道去污以及選用中醫中藥治療等。

危害


● 在危重患者中,腸功能障礙可能會導致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SIRS)、膿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最後危及生命。

預后


● 腸功能障礙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器官障礙,營養支持的發展幫助解決了營養不足的問題,也有利於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維護。

預防


● 保持均衡合理的營養方式,避免飢餓、節食等。
● 及時治療腸道內外的原發病。

參考文獻


● [1] 黎介壽. 腸功能障礙[J]. 腸外與腸內營養, 1998(2):63-65.
● [2] 任建安, 黎介壽. 腸衰竭的認識與進展[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2003, 23(1):37-38.
● [3] 王茂貴. 小兒胃腸道特點、黏膜屏障與胃腸功能障礙[J].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01, 16(1):2-5.
● [4] 趙祥文. 小兒胃腸功能障礙小兒胃腸功能障礙概述[J].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01, 16(1):1-2.
● [5] 景斌榮, 吳小梅. 小兒胃腸功能障礙的中醫辯證治療[J].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01, 16(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