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凈慈寺的結果 展開

凈慈寺

浙江省杭州市凈慈寺

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也是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因為寺內鐘聲宏亮,所以"南屏晚鐘"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凈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凈慈寺,並建造了五百羅漢堂。寺屢毀屢建。現在的寺宇、山門、鐘樓、後殿、運木古井和濟公殿,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寶殿單層重檐,黃色琉璃瓦脊,更顯莊嚴宏偉。特別是一口重達一百多公斤的新鑄銅鐘,鑄有趙朴初等人書寫的《妙法蓮華經》,計六百八十八萬字。每日黃昏,悠揚的鐘聲在暮色蒼茫的西湖上空蕩,激起人們的無限遐思。

歷史沿革


凈慈寺近城臨湖,踞南山之勝。宋時為其鼎盛時期,人文薈萃,儒釋交融,與靈隱寺相埒。南宋時被評為江南禪院“五山”之一。
凈慈寺
凈慈寺
北宋時,凈慈寺名僧接踵,大德輩出,有的成為佛教禪宗一代宗師。宋初有“兩壽”,即延壽和洪壽,均師法於德韶,興教於南屏,其佛學教觀盛行於當時。繼“兩壽”之後,又有圓照宗本和大通善本相繼住持凈慈寺,世稱之為“大小本”。他們都曾遍訪名山,弘揚禪宗佛法,而且都先後成為北宋京都開封的高僧。宋神宗曾贊圓照宗本為“真福慧僧”、“僧中寶”,要他“方興禪宗,宜善開導”。大通善本為漢董仲舒後裔,也被尊為“大通師”。正是由於這些高僧住持,才使“名藍有光”;受到宋王朝的重視。北宋統一中國后,宋太宗於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賜慧日永明院為“壽寧禪院”,並重加修葺。翌年(978年),吳越王錢弘俶聽從延壽禪師遺囑,“上表入宋,盡獻十三州之地”。後人評錢弘俶之舉時稱:“重民輕土,舍別歸總,用師之勸諭也“(《大明統志》)。由此,朝廷對凈慈寺格外青眼相待。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曾特賜壽寧禪院銅毗盧迦佛像等。從此,諸多達官名流紛紛與佛門弟子結為方外之交。延壽禪師所著《心賦》由吳越王錢弘俶之子錢惟善撰序。延壽弟子法涌在校《宗鏡錄》時,就由尚書郎中楊傑為序。歷代杭郡州官大多與壽寧院僧人往來莫逆,互相唱和,參佛論經,甚至蹉商政事。如雷峰慧才法師逝世后,時為杭州知府的趙抃(即趙閱道)在壽寧禪院見其壁間畫像,不禁黯然神傷,他題詩云:
白鶴叢林古梵宮,壁間留像見真風。
憶師去歲雷峰別,只似南柯一夢中。
圓照宗本原在蘇州住持瑞光寺,經杭州二任郡守陳襄、蘇軾相邀,最後經上疏奏准才來杭住持壽寧院。蘇軾治杭時,對佛門好友至為關切,曾抱病探訪圓照宗本,並和大通善本長老,楚明寶印(後為該寺十三代住持)、法涌(延壽弟子)、臻謙(即梵臻法師)等“參請最契”,還常在一起商談竣湖救荒善策。他曾請法湧進京“繼揚宗法”。熙寧五年(1072年),臻謙由朝廷詔命居壽寧院,蘇軾“以師敬事之”,相交甚厚;蘇軾元祐時第二次來杭任知州,聞臻謙已逝,不勝傷感。在《東坡志林》中,蘇軾對這些僧人都各有評價,對圓照特別推崇,稱其為“志行若卓,教法通洽,晝夜行道二十餘年,自辨才歸寂,道俗皆宗之”。所說之辨才,即上天竺寺住持元凈,也是壽寧院第十八代住持。他和趙抃、蘇軾以及詩僧道潛(即參寥子)等均曾反對王安石變法,受過牽連和迫害。
凈慈寺高清組圖
凈慈寺高清組圖
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圓照宗本住持該寺,時屬歲旱,湖水盡涸,寺西有甘泉,據傳泉內有“金色鯉魚游焉”,於是鑿泉為井,寺眾千餘,飲之不竭,故名“圓照井“。同時壽寧禪院經多次營建修繕,規模不斷擴大,還在寺前經募化集萬人開鑿水池,名“萬工池”,以備汲水滅火之用。明時因盛行凈土,提倡行善放生,該池改為“放生池”當時的壽寧院號稱“南山之冠”。宋人陳堯佐贊壽寧院云:
附郭山光峭若懸,倚空樓閣白雲顛。
孤軒半出青松杪,灝氣疑游碧漢邊。
元豐元年(1078年),凈慈寺雷峰慧才法師在靈芝、元照等寺授菩薩戒,據稱曾見觀音像放光,朝廷命僧人法真、守一為此撰《證戒塵記》,由米芾書記,辨才(元凈)立石於寺中。此時,辨才於蘇軾離杭后已遷往南屏凈慈寺。
宋徽宗趙佶即位之初,也曾籠絡各地高僧,曾詔告天下,凡“為眾師法”的有名德僧可奏請賜謚師號和封贈。但至北宋末年,道士林靈素以方術得宋徽宗寵信,奉行排佛崇道,壽寧禪院為宋徽宗佔為香火院。北宋末,方臘起義中燒廟,湖寺盡毀,唯壽寧院獨存。
宋室南渡,建都臨安(杭州)。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趙構下旨敕改壽寧院為“凈慈禪寺”。不久寺毀,宋高宗又親臨察看,然後下詔命湖州佛智寺道容來杭,由其聚集工匠,主持重建殿宇,五年而成。其功業卓著者為依據《涅盤經》塑五百羅漢,置田字殿。
道容在凈慈寺先塑十六應真像,再塑五百羅漢,據說塑像都出一僧之手,而儀貌各異,神氣如生,像塑成而僧化去;所建田字殿,將五百羅漢分四層背座,尊尊異形,位置曲折,屈指多迷,為一大奇觀。道容建田字殿為江南佛寺之首創,田字形平面既能供奉眾羅漢像,且都面向信眾,採光較好,便於參拜禮佛,這是佛教中的特殊建築。節度使曹勛為此撰記稱該寺重建后,“金碧輝煌,華梵絢麗,行都道場之盛,特冠諸山”。紹興九年(1139年),宋高宗大赦天下,為表示奉祀宋徽宗,特將凈慈禪寺改名為“報恩光孝禪寺”,並將惠照寺併入。紹興十九年(1149年)十月,又改稱為“凈慈報恩光孝禪寺”(簡稱凈慈寺),詔命道容住持該寺,並賜予經藏。繼道容住持凈慈寺的肯堂彥充曾師事廬山東林寺僧顏,學凈土法門。杭州名僧痴絕道沖、無准師範等均師從肯堂學法,得以傳承。
南宋時凈慈寺幾經毀建。淳熙十四年(1187年),朝廷起用退谷義雲禪師,命其在凈慈寺說法並主持寺務,杭城士民都很崇敬,愛國詩人陸遊贊他為“才能絕人”。一日,退谷義雲率眾僧入城,當晚火起,凈慈寺盡毀,據陸遊《凈慈退谷義雲禪師塔銘》所記:
是夕寺焚無遺宇,比師歸,獨山門巋然瓦礫中,師不動容曰,成壞相尋,亦豈有常今日之壞,安知不為四眾作福之地哉。
凈慈寺
凈慈寺
所謂“成壞相尋”,為佛教法眼宗“六相”教義,意指“成”和“壞”是常常互相轉換變化的,類老子所 說“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宋孝宗聞悉后,立即出內帑庫金重建凈慈寺。重建后的凈慈寺“廣殿邃廡,崇閎傑閣”,比前更加宏偉,宋孝宗親臨察看並手書“慧日閣”額。嘉泰四年(1204年),凈慈寺又毀,住持德輝禪師隨火焚化,由郡守奏請賜金重建。時道濟(即民間傳說中的濟公)依德輝為師,並為該寺書訪,由他參與募化,再建寺院。,嘉定三年(1210),少林妙崧奉旨住持該寺十二年,他效永明大師,常上山坐禪修持,並曾重新整修,於嘉定十三年(1220年)重建,翰林程珌記文稱該寺:
濕紅映地,飛翠侵霄,檐轉鸞翎,階排雁齒。星垂珠網,寶殿洞乎琉璃;日耀璇題,金椽聳乎玳瑁。
這次重建后的凈慈寺,“寺故宏大,顯於湖山”,可謂壯觀之極。為此,妙崧於嘉定十四年(1221年)奉召入內廷說法,宋寧宗賜予紫衣並封號“佛行禪師”,下旨為妙崧建“泰寧庄”。
南宋嘉定年間,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凈曾兩度來杭住凈慈寺。如凈原在雪竇寺出家,從智鑒學法,為杭州高僧歇清了再傳弟子,他浪跡江湖二十餘年,於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受法,住持建康清涼寺,后遷台州瑞岩凈土寺、杭州凈慈寺,又轉定海瑞岩寺,再住凈慈寺,於寶慶元年(1225年)住天童寺。如凈參學臨濟,得法於曹洞,成為一代宗匠。日本僧人永平道元最後得如凈授法,回國后創曹洞宗,奉如凈為日本曹洞宗祖師。如凈圓寂后歸葬南屏,至今凈慈寺仍保留有如凈墓塔,被日僧奉為祖塔。
嘉定年間,朝廷品第江南諸寺,凈慈寺以“閎勝甲於湖山”列為禪宗五山之一。並以“南屏晚鐘”稱勝湖上。當時該寺中心五層主殿,兩旁“配有偏殿,各類閣、堂、軒、樓等三十三座,寺僧達數千人。
宋理宗當政,對佛教十分信奉。嘉熙四年(1244年),荊湖總臣竟奏請朝廷下旨,著令僧道都要買紫衣和師號,有師號才能住持佛寺。時笑翁妙堪住持凈慈寺,他上書反對說:如果這樣,那麼有千金的人都可“主法”,則“吾道殆矣”,平息了這場爭論。淳祐九年(1249年),名僧無准師範住持凈慈寺時,宋理宗曾於修政殿召對。無准師範奏對既詳情,又明了,使宋理宗深為感動,賜予金襕衣;第二天又宣他在慈明殿垂簾問政,無准師範直言奏稱:“法要示陳,參政貴誼,奏雲簡明直截。才有補聖治”。宋理宗十分讚賞,賜以金帛,並封號為“佛鑒大師”。翌年(1250年),宋理宗命凈慈寺建千佛閣,並親書“華嚴法界正遍知閣”八字。當時寺內廡壁由名師鐘鼎、丁清溪繪有五十三參像,規模與靈隱寺相仿,“北有靈隱,南有凈慈”由此而出。南宋後期,日僧紛紛入宋求法。日僧無關普門(日本“聖一國師”圓爾辯圓弟子)、寒山義尹、南浦詔明等先後來杭在凈慈寺從斷橋、義遠、虛堂等禪師學法。這些日僧在杭長期修學,均得要旨,學有成就,回國后均成為日本禪宗巨匠。
直至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末年,他還賜田凈慈寺,並命建毗盧閣。
凈慈寺
凈慈寺
元初,“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伽原奉蒙藏密宗(喇嘛教),對佛教禪宗不予過問。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凈慈寺火焚后,都由各代住持募化重建。經古田德垕、愚及至慧、方山文寶等禪師悉心籌 划,先後修建了蒙堂、兩庫司、觀音殿、大殿、羅漢殿、法堂、最後重建山門,才恢復了舊觀。對於異族統治,凈慈寺一批名僧,大多採取消極抵制。元初,晦機元熙,為凈慈寺書記,其兄唐元齡原系南宋臨江通判,隨文天祥起兵抗元而戰死。當時,楊鏈真伽曾邀晦機元熙同去阿育王寺取捨利,他就託辭探母避往江西。元代王室對凈慈寺第六十代住持千瀨善慶(人稱“瀨翁”)大加封賞,除授以金襕衣外,並封號“慧光普照文明通辨禪師”。而千瀨毫不動容,置之度外。住持本源善達還和住寺名僧及庵法師等相約“誓不歷職”,在當時佛門弟子中形成了很大影響。
由於凈慈寺是南宋評定的禪宗五山之一,故從元代中期開始,朝廷對該寺一些高僧採取懷柔政策,藉以安撫僧徒。幾經邀請,晦機元熙於至大元年(1308年)重來杭州並請其住持凈慈寺,入寺之日,中書省、宣政院大批官員曾俯伏迎請,竭盡尊禮;在晦機上堂說法時,參加的僧眾數以千計,其中還有高麗、日本等國的佛徒。此後,朝廷對凈慈寺歷代高僧都常加封賞,如大辨希陵,因他是宋末凈慈寺住持東叟促穎和石林行鞏門下的內記和外記(都是書記),他在徑山寺說法時,雲峰法師就曾稱他有“諸老遺風”,於是元世祖、元成宗、元仁宗三代皇帝都有封賞,前後封號就有佛鑒、大圜、慧照。原叟行端亦因他是宋末石林行鞏門下弟子,除元成宗賜號“慧文”外,元仁宗又賜號“普照師”。高峰原妙、中峰明本等都是當時住凈慈寺的名僧,他們先後上西天目山,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三代帝王對中峰也都有封贈,並賜號“智覺”,中峰均迴避拒受。圓寂后又追謚“普應國師”。其他如悅堂、會堂、孤峰等名僧也都受過朝廷封賞,分別封號為慧通、普濟、圓明定慧。而石屋清珙以“清苦自守”聞名,斷絕外緣,但元至正年間,朝廷也“降香幣以旌”,皇后親賜金衲衣。其實,朝廷封賞所費財力甚微,對佛門弟子卻起到了一定安撫作用。此時杭城佛教重心已轉移西天目山。當時人稱“凈慈三峰”的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孤峰明德都是名聞南宋京師的高僧,都先後離開凈慈寺,對朝廷遠而避之,千岩元長等都追隨高峰、中峰轉入浙西山區修持弘法,孤峰則離杭遊歷名山,不再返回。為顯示朝廷崇佛,一批大臣仿效前朝遺風都紛紛與佛門結方外交,並採取護教措施。如浙江行省的達識貼木爾丞相和康里公丞相都與凈慈寺的平山處林、愚庵智及、清遠懷渭等禪師常有來往,互通信函。愚庵智及就由達識貼木爾推舉為凈慈寺住持;平山處林於元後期至元五年(1339年)由樞密使高納麟推薦並由元惠宗下詔命其住持凈慈寺。平山在朝廷支持下重建殿堂,修飾羅漢堂群像,“尊而祖堂、幽而三塔,凡所宜有,煥然一新”,而他不論冬夏,布衲一領,受人尊敬,一時“學徒雲集,動以萬指”。而平山處林將歸寂前還不忘“肩輿入城別丞相”。千瀨上堂說法,元仁宗就親下璽書表彰護教。悅堂顏明在南屏設四大道場,樹大法幢弘法,“名聞京國”,“藩王大臣無不函香問道,黑白駿奔,如眾歸市”,而元帝也遣使者“再下璽書護其教”,可謂盛況空前。
元代統治近百年,凈慈寺研習佛學之風逐漸衰微。徐玉岡蒙潤著有《四教儀集》為台宗學徒入門之書,千瀨善慶遺有《扶宗顯正論》外,即使被當時名流稱頌學行甚高,“奇采爛然”,曾受元文宗封為三品官階的笑隱大欣和為元代學者宋濂等尊崇的悅堂顏明等名僧都沒有遺世之作。元代後期,佛門風行參禪語錄,大多名僧都以問法參佛時論述的言論編輯成語錄,如平山有《四會法語錄》大辨、石屋、高峰等都有以自己法號命名的《語錄》,成為有別於歷朝的一代佛門文風。
另一方面,凈慈寺在元代後期的寺規禮儀也有所廢馳。據掛單僧恕中無慍所見:元泰定初(1324年),凈慈寺寺規嚴肅,上堂僧人五百多人,不準圍爐閑談,不準檢閱外書(指佛教經典以外書籍),不準外人隨便出入;恕中在閱讀《莊子》時曾受到嚴厲斥責。但二十年後(約於元至元年間)他再度到凈慈寺時,但見“人員叢雜”、“寮舍圍爐”、“撫琴奕棋”,卻很少有寺僧研習功課。反映了元代漢地佛教的衰落現象。
凈慈寺
凈慈寺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竭力倡導佛教,整頓佛門,凈慈寺等名剎高僧也都開始致力於重振佛門,凈慈寺等名 剎高僧也都開始致力於重振佛門宗風,杭州佛教再次興盛。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於開國伊始,在金陵(明代京城、今南京)鐘山天界寺舉行“無遮大會”,招攬佛門弟子,兩浙名僧都參加了這次大會,凈慈寺愚庵智及名列榜首,但他自稱老病,未能參加大會和奏對。於“無遮大會”第二年(1372年),明太祖又於金陵蔣山寺舉行“廣薦法會”,命各地舉薦高僧集會點校藏經,凈慈寺由清遠懷渭、逆川智順兩代住持參加,逆川還升座說法,明太祖親臨加以慰問。在此同時,明太祖曾下旨召中天竺名僧季潭宗泐赴京封為左善世師,但宗泐對明王朝限佛等措施頗具戒心,於是急流勇退,辭官返杭住持凈慈寺,由此開罪朝廷。當時,由於元末兵亂,凈慈寺寺宇破敗,宗泐只能傾其筐篋籌資修葺,而朝廷不予置理。宗泐與工匠商議動工時,忽然寺監又涉訟累及宗泐,被迫將修寺集資代償,從此無力修繕。最後,宗泐也和愚庵智及一樣,被朝廷遷往外地終老。
洪武七年(1374年)朝廷決定舉薦“耆碩名僧”住持江南名剎,先後命中竺無旨可授(號休庵)和德隱普仁住持凈慈寺,他們都以凈土法門為佛事,弘揚延壽、圓照“凈土之業”。德隱在奉旨繼凈慈寺法席入院時講法,日夜環聽者達萬人,都表嘆服。洪武十一年(1378年)由同庵易簡主凈慈寺,他募化集資,聚銅二萬餘斤,葺殿治鍾,栽竹植松,不數年寺宇為之一新。史稱“兩山闃寂之秋,獨南屏成此宏偉”。為此,明太祖封其為僧錄司左善世師,奉旨清理全國寺僧,徵集高僧住金陵善世院。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寺毀,由祖芳道聯募化重建,使殿宇堂室金碧交輝,深受讚賞。
明成祖永樂初期,朝廷篡修《永樂大典》,凈慈寺祖芳道聯和希古師頤都奉詔參加了修典。永樂四年(1406年)徵召祖芳為“釋教總裁”,他博通經典,纂集有方。明成祖重其聲望,命他到各地名剎徵集古代文物彝器歸朝,得朝廷封賞;藏典校定后,又賜佛像等物。翌年,禮部奏請命祖芳赴五台山大祐國寺,祖芳宣稱“吾世緣殆盡”,三日後趺坐而化,朝廷對此甚為驚奇,命工部備龕由僧錄司奉靈骨歸葬南屏,禮儀隆盛,禮部尚書胡濙盛讚祖芳,稱其:
篤意禪學,廢寢忘食,用志精專,由是智藏豁開,詞源湧出,隨機問答,辯若懸河,同袍無出其右者。
在修典中,希古師頤也曾居第一座,至永樂十六年(1418年)住持凈慈寺;他開堂闡法時,佛徒甚多,時稱“靈山再會”,很得人心。明永樂年間,因杭州高僧道衍(即姚廣孝)助燕王靖難復國有功,明成祖即位后封其為上柱國,太子少師榮國公,道衍雖居高位,仍不忘禪事,上朝冠帶,下朝僧服,佛學著述甚多,並常來杭州各寺參佛,特別與凈慈寺止庵德祥,祖芳道聯等均為同參佛友,對杭州市佛教發展也很有影響。
永樂年間,凈慈寺曾有一件歷史疑案,始終沒有定論。明惠帝朱允炆因年號“建文”,故也稱“建文帝”,當燕王朱棣率靖難軍進軍金陵時,建文帝就不知下落,或說已死,或說出逃。至永樂四年(1406年),朝廷聞知凈慈寺有僧在篡修文典,即征其為“釋教總裁”,遷住五台,而此僧卻悄然隱遁不知去向,後人傳說此僧即隱匿於凈慈寺的建文帝,並有其畫像為證。此說雖不足信,但杭州名僧溥洽(時已徵召為右僧錄司)卻因此涉嫌助建文帝國出逃,先後系獄十五年。
明正統年間,朝廷認為自設善世院后,在該院闡佛弘法的大多出自凈慈寺高僧,於是明英宗於正統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下旨,將《大藏金經》(共四龕)賜藏凈慈寺,並頒有《護藏敕》稱:
恭成皇曾祖考之志刊印大藏經典,頒行天下,用廣流傳。慈以一藏安置浙江杭州府凈慈禪寺,永充供養,聽所在僧官僧徒看誦讚揚,上為國家祝馨,下與生民祈福,務須敬奉守護,不許縱容閑雜之人私借觀玩,輕慢褻瀆,致有損壞遺失。敢有違者,必究治之。
自此佛門修學之風又盛。景泰二年(1451年)寺僧南宗廣衍特在雷峰塔旁臨湖建藕花居,作為歸老退居別業,林亭幽雅,夏荷飄香,他長期在此研修佛學大典。成化十年(1474年),住持古淵智源,“倡新寺宇,開堂說法,四方僧衲,奔集參請”,常有數百人來此聽法,並修葺殿堂,弘揚凈慈宗風。時人贊稱:“自五代(道)潛、(延)壽兩師而下,至師(智源)百代相繼,法席益盛。住持得人,是不特有功山門,實有功《宗鏡錄》者”。
凈慈寺
凈慈寺
明代後期,海盜倭寇屢屢侵擾,飢荒連年,致使寺廟不寧。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年),島夷連結倭寇自海鹽登陸侵犯杭城,時浙江按察御史胡宗憲統率軍民出城拒敵,在湖墅一帶戰死數千人,又調集廣西、山東、湖廣和浙江括蒼山區精兵萬餘人,屯兵於臨湖大剎,凈慈寺駐兵三千人,此時寺廟成為兵營,僧徒竄伏林莽。倭寇圍城時,巡撫李天寵下令廢寺廟大鐘溶為兵器,又恐寺廟屯駐倭寇,準備燒毀沿湖佛寺。當時凈慈寺住持瞭然道富頭頂“敕建凈慈禪寺”匾額,泣跪於轅門,幾經哀求才倖免燒毀,而昭慶等寺已成灰燼。如此戎馬紛紜,征鼓喧雜幾十年,才得平息,而南屏喬松修竹全被砍伐,寺宇破敗 不堪。遂后又遇連年飢荒,特別是萬曆十六年(1588年)時,杭城大荒,米價昂貴,杭城市民在上竺挖“觀音土”和樹皮充饑,“樹無完膚”,餓殍難以數計,當時內監孫隆出資命凈慈寺施粥賑濟災民,日施粥米十石,經六月至八月的賑災,杭城有半數市民得以生存。
萬曆十七年(1589年),司禮監孫隆奉明神宗之命將皇太后親手繪製,皇帝御題讚辭的“瑞蓮觀音大士像”賜凈慈寺。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孫隆又以凈慈寺位居禪院五山,奏准將《大藏經》安放該寺。
清初康、乾之治,對杭州寺廟倍加重視,兩代帝王南巡,必到寺院遍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玄燁曾親臨凈慈寺;三十三年(1694年)以御書《金剛經》一卷賜凈慈寺;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玄燁再次到凈慈寺,改“凈慈報恩禪寺”為“凈慈禪寺”,由康熙手書“凈慈寺”寺額和“西峰”兩字,並書對聯云:
雲開樹色千花滿,竹里泉聲百道飛。
康熙還題《南屏曉鍾》、《由凈慈寺經南屏諸山》等詩。雍正、乾隆間,朝廷對凈慈寺屢有封賞,曾賜贈智覺(延壽)禪師法像、畫軸、菩薩碑圖等。
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六日,清世宗胤禎下諭:
佛教自達摩西來,闡揚宗旨,濟拔群迷,利益眾生,福田慧果,曹溪以下,代不乏人,朕留心內典,深明此事。歷古來名僧言句,宋初永明延壽智覺禪師實為出類拔萃,其所著惟《心訣》、《心賦》、《宗鏡錄》、《萬善同歸集》等書,實皆宗教合一之論,與後學參證禪徒大有裨益。朕親加選錄,刊刻頒示天下叢林,禪師可謂曹溪以後善知識中傑出之人,著加封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因念師生宋時,居杭之慧日,開堂說法,其寺為今之凈慈,今寺內僧徒未知仍舊供養禪師法相與否,現在承其支派者何人,著地方官并行詳查;如香火已廢,著為莊嚴法相,令僧徒朝夕瞻禮,香燈供養;其支派如已無人,著具摺奏聞,朕酌量擇人承嗣。其塔院現在何處,亦著查明修理。夫三教一貫之理,朕已別降諭旨,深切開示,諒僧俗人等必已灼然無疑。朕今此舉,與褒錄先賢之典,非有二義。爾督撫率該地方官敬謹遵行。特諭,欽此。
由於雍正朝對永明大師的褒揚,至今香山碧雲寺五百羅漢殿正中仍供奉永明延壽銅像。
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曆南巡時曾為凈慈寺手書“正法眼藏”、“敕建凈慈禪寺”等殿額和門額,此後曾五臨該寺吟詩題吟,仍將“南屏曉鍾”改為“南屏晚鐘”,並撥庫銀重修寺宇,時人熊學鵬撰《凈慈禪寺重修碑記》稱,重修后的凈慈寺“重軒廣墀,崇宏堅固,旁及偏廂,夾道樓閣堂亭,金碧丹綠,無不聿新”。
明清時,杭州曾以凈慈寺為主,形成南山香火。每年正月六日為“定光(即燃燈佛)誕辰”,杭城男女傾城出遊,成為舊時風俗,俗稱“賽爆竹”,遊人取道凈慈寺至法相寺進香,“沿途張筵,笙歌雜奏”,多以爆竹相互斗放。每遇除夕,則官府設筵寺中燃放焰火,全城男女來觀者摩肩接踵,不下數萬人,昭慶、靈隱、三竺都如此,而凈慈寺尤甚。常有無賴子在人叢中放肆喧擾,甚至擠死香客,禍及寺僧。若省城官員來寺則需索酒食,寺中主持要撞鐘率眾迎來送往,俯伏道旁,稍有疏忽,常受凌辱,寺僧無法安於禪法。後人稱之為“末法陵遲,教微僧弱”。意為此時佛法已經衰頹,佛教已陷入微弱的境地。
自清初后,隨著國事衰落,凈慈寺一直由寺僧募化自理,禪風不振,長期來並無起色。
新中國成立,凈慈寺在 1955 年進行大修,寺廟更顯莊嚴瑰麗。文革中寺廟遭到破壞。 1985 隨著宗教改革的落實,凈慈寺逐步得到恢復。
改名
凈慈寺
凈慈寺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名為“凈慈禪寺”,由玄燁親書寺額。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曆南巡時,又親書“敕建凈慈禪寺”寺額,為僧眾仰慕的東南古剎。千百年來,滄海桑田,寺塔相繼刻廢圮,凈慈寺亦屢毀屢建,成為南山孤寺。上世紀八十年代得海內外佛徒信眾襄助,重修寺宇,再懸洪鐘,凈慈寺煥然一新,又開始為湖山增輝添色。

主要景點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的南屏山上。南屏山發自天目,千里蜿蜒而東,蘇軾稱之為"龍飛鳳舞,萃於臨安"。南屏山峰巒聳秀,怪石玲瓏,峻壁橫披,宛如屏障。凌空而中峙者為慧日峰,峰下古寺,即凈慈禪寺。《凈慈寺志》描繪該寺是"憑山為基,雷峰隱其寺,南屏擁其後,據全湖之勝"。
凈慈寺依山而建,背靠翠巒,面對碧波,梵宇層疊,宏偉莊嚴。古時寺後山坡有蓮花洞、少林岩,右為石佛洞,東南有歡喜岩。蓮花洞無頂,片片石芽從坡地升起,蔚成巨型石蓮。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稱:"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皆石骨土膚,中空四達"。志書所載開山祖永明延壽每晚上山坐禪稱念"阿
彌陀凈慈寺佛",即在蓮花洞。相傳因永明大師在此吟誦《蓮花經》,上天仙女來此散花,故名蓮花洞,又名雨花台。明代司禮太監孫隆曾在崖上鐫刻"花雨繽紛"題字,惜已漫漶難見。洞前舊有"居然亭",取意於明代紹興太守洪玉方詩句:"一日茅棟成,居然我泉白"。此處歷來是文人墨客觀景吟誦的勝地。清時古亭廢圮成為竹園。蓮花洞上有奇岩隆起,摩崖上鐫刻有"少林"兩字,故稱少林岩。相傳南宋高僧少林妙崧禪師於嘉定年間住持凈慈寺時常在此坐禪入定。蓮花洞右有石佛洞,平地兩石屹立形如佛龕,內鐫有石佛三尊。左壁有明代浙江總督胡宗憲題刻"寰中天室"四字,右壁亦有摩崖題刻,為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所鐫,字跡已模糊難辨。石佛洞東南有兩石相對稱"歡喜岩"。古時曾鐫有三佛,現已不存。此處石景袁宏道稱之為"凈慈之絕勝處"。

南屏山

南屏山鍾靈毓秀,凈慈寺香煙氤氳,為歷代文人嚮往之處。不少士大夫為避世出塵,常來該寺談禪吟詠,成為古代杭城文風。還有不少人來此築室隱居,讀書撰文。如元代的莫維賢在寺旁建“南屏別墅”,明代的孫一元築室高士塢,柴紹炳辟“南屏書屋”;黃汝亨在雷峰塔旁建“寓林”,常常高朋滿座;著名文學家袁宏道曾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長期寓居凈慈寺。清時,南屏常有詩社雅集,也有詩僧參加,此為南屏古文化之一大特色。
凈慈寺
凈慈寺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載,宋時畫家繪西湖湖山四時景色,最奇者有十,(即後人稱“西湖十景”),其中即有“南屏晚鐘”。寺內有古鐘初動,山谷皆應,因山高穴多,湖面空曠,故其聲遠揚,響入雲霄。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簡修葺寺宇重建鐘樓時,以舊鐘較小,曾積銅二萬餘斤重鑄大鐘,“高懸揚聲,響徹湖上”。按《百丈法規、法器章》稱:“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即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味“。

南屏晚鐘

在凈慈寺門右邊有一座“南屏晚鐘”碑亭,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鐘就是這裡叩響的。凈慈寺的鐘聲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唐代詩人張岱“夜氣滃南屏,輕風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詩句就已把凈慈寺鐘聲的美妙寫得出神入境了。明太祖洪武年間(1368一1398年),鑄了一口重約兩萬斤的巨鍾,每日傍晚,夕陽西下,暝色蒼茫,鐘聲在群山碧空中回蕩,響徹雲霄。由於南屏山空穴怪石較多,鐘聲經石穴回蕩互激,鐘聲傳播到十多裡外。相傳康熙皇帝以目品西湖十景,均廣建庭閣,也在凈慈寺寺門外建一碑亭,上刻“南屏晚鐘”四字。而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鐘最享盛名。可惜在清朝末年,銅鐘在戰亂中消失,鐘聲沉寂。
直到1984年10月,凈慈寺在日本佛教界的相助下,重鑄銅鐘。1986年11月21日,中日佛教界人士400多人歡聚凈慈寺,舉行了隆重的大梵鍾落成法會,108記雄渾有力的鐘聲回蕩在西湖上空,絕響百年的南屏晚鐘重新鳴起,為祖國美麗的山湖壯色增輝。這口銅鐘懸掛在凈慈寺重建的二層三檐的鐘樓內,高3.6米,直徑2.3米,重一萬公斤。造型古樸,外面鑄有《大乘妙法蓮華經》,6.8萬餘字,鑄造精緻,每敲一下,餘音達2分鐘之久,餘音裊裊,十分渾重動聽。

雷峰古塔

凈慈寺
凈慈寺
雷峰古塔高清組圖
雷峰古塔高清組圖
寺前有雷峰古塔,建於南屏支脈夕照山,古時有雷姓居此,故稱雷峰,吳越王妃黃氏建塔於此,每當夕陽西墜,塔影橫空,自成一景。故宋代詩人林逋有“夕照前村見”之句,康熙 玄燁、乾隆弘曆均題名“雷峰西照”,後人仍復原名為“雷峰夕照”。該塔被毀前原為重檐飛棟,窗戶洞達。由此,“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成為凈慈寺兩大勝景,又為名剎增輝。“南山凈慈,北山靈隱”,為東南兩大名剎,古人稱:“兩峰勝概山僧得,好為南屏一寫圖”。歷代題詠作畫的難以計數。凈慈寺由五代吳越王創建。由於四代錢王代代崇佛,故凈慈寺前後左右佛剎林立,成為杭城最大的寺院群。在雷峰塔下有塔院小昭慶寺,塔西有惠昭寺,峰北有瑞相院(即寶相寺),寺西有善慶寺(即興教寺),並有彌陀寺、顯應寺、天王寺、安吳寺、法性寺、廣教寺、空律寺等環列。晨鐘暮鼓,梵唄相聞;故時人稱南屏山為“佛國山”。

傳說


凈慈寺
凈慈寺
凈慈寺,周顯德元年錢王俶建,號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潛禪師居之。潛嘗欲向王求金鑄十八阿羅漢,未 白也。王忽夜夢十八巨人隨行。翌日,道潛以請,王異而許之,始作羅漢堂。宋建隆初,禪師延壽以佛祖大意,經綸正宗,撰《宗鏡錄》一百卷,遂作宗鏡堂。熙寧中,郡守陳襄延僧宗本居之。歲旱,湖水盡涸。寺西隅甘泉出,有金色鰻魚游焉,因鑿井,寺僧千餘人飲之不竭,名曰圓照井。南渡時,毀而復建,僧道容鳩工五歲始成。塑五百阿羅漢,以田字殿貯之。紹興九年,改賜凈慈報恩光化寺額。復毀。孝宗時,一僧募緣修殿,日饜酒肉而返,寺僧問其所募錢幾何,曰:“盡飽腹中矣。”募化三年,簿上布施金錢,一一開載明白。一日,大喊街頭曰:“吾造殿矣。”復置酒肴,大醉市中,揠喉大嘔,撒地皆成黃金,眾緣自是畢集,而寺遂落成。僧名濟顛。識者曰:“是即永明後身也。”嘉泰間,復毀,再建於嘉定三年。寺故閎大,甲於湖山。翰林程珌記之,有“濕紅映地,飛翠侵霄,檐轉鸞翎,階排雁齒。星垂珠網,寶殿洞乎琉璃;日耀璇題,金椽聳乎玳瑁”之語。時宰官建議,以京輔佛寺推次甲乙,尊表五山,為諸剎綱領,而凈慈與焉。先是,寺僧艱汲,擔水湖濱。紹定四年,僧法薰以錫杖扣殿前地,出泉二派,鍫為雙井,水得無缺。淳佑十年,建千佛閣,理宗書“華嚴法界正偏知閣”八字賜之。元季,湖寺盡毀,而茲寺獨存。明洪武間毀,僧法凈重建。正統間復毀,僧宗妙復建。萬曆二十年,司禮監孫隆重修,鑄鐵鼎,葺鐘樓,構井亭,架掉楔。永樂間,建文帝隱遁於此,寺中有其遺像,狀貌魁偉,迥異常人。

毀建概況


凈慈寺自後周顯德元年(954年)首建到清代,於南宋最盛,規模恢宏,經歷近千年,屢毀屢建,難以計數。概述如下:

金剛殿

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建,中龕彌勒佛銅像,后繪書馱像,左右兩壁繪“靈山”、“凈土”兩法會,塑金剛神二尊。該殿於南宋紹興初毀,九年(1139年)由宋高宗下旨重建;未幾又毀,由宋孝宗賜金復建;嘉泰四年(1204年)又毀,曾由寺僧道濟等化募重建,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寧宗下旨令住持妙崧復建。咸淳間又由住持文寶修復。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毀,宣德七年(1432年)由住持覺庵宗妙重建。

大雄寶殿

即凈慈寺正殿,高十三丈,中供奉大如來像三尊,該殿也於後周顯德元年首建。南宋紹興初被毀,由道容奉召來凈慈寺重建。未幾又毀,隆興年間,宋孝宗賜金重建並增建“慧日閣”,御書閣額。嘉泰四年(1204年)再毀,曾由寺僧道濟等化募重建,於嘉定十三年(1220年)由宋寧宗敕住持妙崧重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毀,由住持至慧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簡曾修葺寺宇,重建鐘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毀,住持祖芳道聯向士紳募化集資開始重建,經希古師頤等歷代住持連續修建,直至永樂八年(1410年)才完成。永樂十四年(1416年)由杭城縉紳資助整修。至宣德五年(1430年),大殿又毀,由覺庵宗妙募化重建,四年落成。正統二年(1437年)時,寺內原有永明室、毗盧閣、圓照樓、叢玉軒、一湖軒等均毀圮,當時寺內發現有重數千斤鐵鍋,上刻“梁貞明二年鑄”,為公元916年遺物,由其他寺廟移此。成化二十年(1484年)、弘治十年(1497年)先後由住持古淵智源、用仁文懷等陸續整修。寺前兩座重檐三門石坊亦建於成化年間。

千佛閣

凈慈寺
凈慈寺
於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增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千佛閣廢圮,於七十多年後的天啟四年(1624年),才由住持西宗靜方修復。
此外,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簡以舊鐘過小,乃募化聚銅二萬斤,鑄巨鍾懸鐘樓,樓高十餘丈。明天順四年(1460年)明英宗賜帑建禪堂,以接待雲水僧人。弘治十三年(1500年)春,明孝宗以屢見災害,特撥發內帑散發全國各名山,凈慈寺得黃金二百兩,由住持文懷修葺天王殿、羅漢殿等。
萬曆二十年(1592年),司禮監孫隆在凈慈寺“鑄鐵鼎,葺鐘樓,構井亭,架棹楔(棹楔即牌坊之類),將原有寺旁石坊遷建於萬工池左右,左題“湖南佛國”,右題“震旦靈山”。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由寺僧修建下廡。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住持翠峰在疏浚萬工池時於池底發現有“井”字形巨木,形如門坊,中懸鐵牌,刻有“吳越王妃孫氏所建之塔”。既然雷峰塔由吳越王妃黃氏所建,鐵牌所指當另有他塔。
明代末年,各代住持僧曾多次修建宗鏡堂、永明塔、圓照樓、浚萬工池、葺羅漢殿,以示對凈慈寺先祖延壽,圓照的崇敬。
清順治時,該寺曾由僧人正岩修繕;繼由住持般舟等先後建祖師殿、應真殿。特別是康、乾兩朝,凈慈寺曾多次重建修葺。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浙江督撫倡議重建,重建后的大殿高十三丈,“飛檐鴟尾,藻井虹梁,結構莊嚴,氣象宏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凈慈寺重修並塑三尊大佛如來,“素螺紺目,趺坐寶蓮,迦葉阿難侍立左右,梵王、帝釋旁列其前,並有十地菩薩,十八諸天,北壁為普陀大士躡鰲首翔立巨浪之中”。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寺毀,鐘樓、羅漢殿及廡廊等盡成灰燼,惟大殿無恙,住持僧溥溢於康熙南巡時至嘉興接駕,奏明寺院被毀經過。康熙帝派皇太子至寺踏勘后召見江南織造孫文成說:“南屏晚鐘燒了,豈不少了一景”,並命他就地募化“造寺鑄鐘”。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燁再臨該寺,又撥內帑重建禪寺,他還親制碑文勒石,至四十九年(1710年)竣工,再現“層樓紺殿,壯麗湖山”。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總督李衛重修凈慈寺山門和“湖南佛國”、“震旦靈山”東西石坊。雍正十二年(1734年)和乾隆十年(1745年)寺僧兩度奉旨修葺寺宇並有御制碑文勒石。乾隆五十年(1785年)時,還從江蘇寺廟移來鎏金塔兩座,塔身七層,塔高丈許,分置大殿左右。前次寺毀,大殿獨存,但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時,殿柱霉蛀,屋宇破敗,住持際珍懇請浙江巡撫等官員和浙人解囊相助,整修大殿,於嘉慶三年(1798年)四月竣工,並由梁同書揮毫書寫修寺記文立於大殿。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五年(1840-1845年),曾由中丞烏敬齋重修大殿。時值皇太后七址壽辰,杭城紳商在該寺設壇“祝釐”。咸豐十年、十一年(1860-1861年),太平軍兩次攻城,曾將凈慈寺作為屯兵之所,並將羅漢像搬上饅頭山,手執旗幟,以為疑兵,遭到嚴重破壞(《浙江百年大事記》)。志書稱:“咸豐之季毀於兵火,鞠為荊墟”。後由僧人慧曙結茅清理,由於寺產被侵佔,經十餘年苦行才清理就緒。繼由聖因寺僧人雪舟遷往凈慈,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起歷時十年先後修建觀音殿、功德堂、仰仞堂、天王殿、宏法堂以及寮舍等。俞樾稱該寺“因山為屋,高高下下,具有畫意”。僧人允中、鴻定先後接住該寺又重修濟祖殿,重鑿運木古井,增建雲水堂。

運木井

舊名神運井,據《凈慈寺志》,周顯德初,香積廚內建有神運井,泉極甘冽,廣縱約二丈余,內外引汲不竭。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年)由寺僧道濟重建。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又由清傑修浚。圓照井於原羅漢殿後,宋熙寧六年(1073年)大旱,湖井皆涸,由住持圓照開鑿原有井泉,名圓照井,傳說有金色鰻魚浮現,將魚別甃方池於凈慈寺之傍,放生其間,稱金鰻池,殿前原有雙井,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由住持石田法熏以杖叩殿前使鑿雙井,大出泉水以給眾僧(《凈慈寺舊志》一卷)。

長廊

舊志載,長廊一百三十楹,從寺兩廡,自山門繞至毗盧閣左右相通。周顯德元年(954年)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於壁,極為壯觀,為海內所僅有。已毀。

宗鏡堂

原於寺之毗廬閣后,即演法堂。宋建隆初,永明延壽著《宗鏡錄》百卷,集賢首、慈恩、天台三宗之旨,融貫禪宗心法。惠洪《宗鏡堂紀略》稱:“此書初出,其傳甚遠,異國群長讀之皆望風稱弟子,學者航海而至,受法而去者不可勝數”。為紀念著《宗鏡錄》,該寺專設宗鏡堂,現於寺之東側專設永明塔院。原有延壽舍利塔院建於北宋開寶八年(975年),由錢弘俶樹亭志,宋太宗賜額,陳瓘撰碑銘,后因遷流患滅,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由大壑禪師重建,宗鏡堂后額仍用宋太宗御書“壽寧”,由董其昌題名,吳方伯撰銘,錢塘令聶心湯志記“永明是彌陀化身也”。邊有普同塔七座。附凈慈寺原布局圖。
據《西湖新志》:該寺於民國五年(1916年)重建大殿,七年修壽松堂,八年創立念佛堂,以實行“禪凈雙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十日大火毀濟公殿、運木古井;次年寺前修馬路,碑亭由萬工池旁移至山門前。建國以後,凈慈寺於1950年開始多次進行修繕;1955年曾全面整修,前、中、后三大殿煥然一新,並在殿西建濟祖殿,在山門前建“南屏晚鐘”碑亭。“文化大革命”期間,寺宇一度被佔用,有的損毀。1982年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將寺廟移交杭州市佛教協會,重新修建,先後整修藏經閣、戒堂、后大殿,於1986年重建天王殿、御碑亭、運木井(亭)、鐘樓、寮房等。目前正在續建濟公殿、永明殿等。
1988年8月,佛教協會研究決定由雪相出任方丈,1989年大雄寶殿整修一新、殿內供奉六十噸銅鑄毗盧遮那(即法身佛)、且一葉一佛配以千佛蓮座。同年成立寺廟管理委員會。凈慈寺被列為全國漢族地區重點寺院。

歷代名僧


開山始祖 道潛 蒲津人,宋建隆二年九月十八日示寂
第一代 沖元延壽 餘杭人,宋開寶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示寂
第二代 通辨道鴻
第三代 洪壽 與延壽同為德韶弟子
第四代 圓照宗本 無錫人,元符二年十二月甲子示寂,壽八十
第五代 大通善本 穎人,大觀三年十二月甲子示寂,壽七十五
第六代 道堅
第七代 永程
第八代 佛智道容 湖州人,原湖州佛智寺住持。
第九代 肯堂彥充 於潛人,曾師事廬山東林寺僧顏,並於天目從義堪學法得度
第十代 佛智端裕 會稽人,后住靈隱,南宋紹興二十年十月十八日示寂
第十一代 水庵師一 婺州人
第十二代 自得慧暉 會稽人,南宋淳熙十年仲冬二十九日逝
第十三代 楚明寶印 百粵人
第十四代 道端
第十五代 普照象 越州山陰水
第十六代 混源曇密 天台人
第十七代 月堂道昌 湖州人,南宋紹興二十二年主徑山,不久轉主凈慈,乾道七年一月二十日圓寂,壽八十二
第十八代 元凈 於潛人,北宋元祐六年九月一日示寂
第十九代 法真守一 江陰人
第二十代 德輝 嘉泰初住凈慈四年,寺毀隨火化去
第二十一代 晦翁悟明 福州人
第二十二代 隱之重顯 遂寧人,曾住靈隱,雪竇,皇祐四年七月七日寂
第二十三代 木庵安永 閩縣人
第二十四代 普照明
第二十五代 退谷義雲 宋淳熙十四年住持凈慈寺
第二十六代 石橋可宣 蜀嘉州人,遷徑山,於二月十三日逝
第二十七代 谷源道舉
第二十八代 孤雲權
第二十九代 少林妙崧 建寧人,南宋嘉定十四年遷徑山於二月二十二日逝
第三十代 中庵皎
第三十一代 倚松如壁 蘇州人
第三十二代 潛庵慧光
第三十三代 石田法熏 眉山人,曾住靈隱,南宋淳祐四年三月示寂,壽七十五
第三十四代 笑翁妙堪 慈溪人,由靈隱遷往凈慈寺,壽七十二
第三十五代 大用必才
第三十六代 滅翁文禮 臨安人,壽八十四
第三十七代 敬叟居簡 潼川人,淳祐元年四月三日示寂,壽八十三
第三十八代 大川普濟 明州人
第三十九代 無極觀
第四十代 偃溪廣聞 福建閩候人,后遷徑山,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示寂,壽七十五
第四十一代 荊叟如珏 婺州人,后遷徑山,十二月初十逝
第四十二代 斷橋妙倫 天台黃岩人
第四十三代 介石明
第四十四代 簡翁敬
第四十五代 淮海原肇 通州人,先後住育王、靈隱、凈慈,后遷徑山,六月初 十逝
第四十六代 虛堂智愚 四明人,后遷徑山,十一月初八逝
第四十七代 石帆衍
第四十八代 東叟仲穎 宋末高僧
第四十九代 香山遠
第五十代 石林行鞏 宋末高僧
第五十一代 清溪源
第五十二代 無文義傳
第五十三代 古田德垕
第五十四代 愚極至慧
第五十五代 方山文寶
第五十六代 本源善達 仙居人
第五十七代 雪庭正傳
第五十八代 晦機元熙 豫章人,后遷徑山元延祐六年閏八月十七日化去,壽八十二
第五十九代 東嶼德海
第六十代 千瀨善慶 嚴陵人,元至元四年八月三日化去,壽七十九
第六十一代 靈石芝
第六十二代 石湖渼
第六十三代 日溪泳
第六十四代 樵隱逸
第六十五代 天岩吉
第六十六代 平山處林 仁和人,元至正二十一年五月一日化去,壽八十三
第六十七代 愚庵智及 吳縣人,明洪武十五年九月四日化去
第六十八代 悅堂顏明 明州人,后住徑山
第六十九代 孤峰明德 昌國人,明洪武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化
第七十代 用童俊
第七十一代 清遠懷渭 號竹庵,南昌人,洪武八年十二月逝
第七十二代 逆川智順 瑞安人
第七十三代 南州藻
第七十四代 孚中懷信 奉化人,明永樂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逝,壽七十八
第七十五代 愚溪智
第七十六代 無旨可授 號休庵,臨海人
第七十七代 德隱普仁 蘭溪人
第七十八代 同庵夷簡
第七十九代 德祥止庵 仁和人,后住徑山,明洪武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寂,壽六十三
第八十代 仲邠岐
第八十一代 祖芳道聯 別號拙逸叟,鄞縣人,明永樂七年七月初三逝
第八十二代 一源純
第八十三代 無礙心
第八十四代 希古師頤 字簡庵,號佛鑒,嘉興人,洪武五年十月四日逝
第八十五代 節庵禮
第八十六代 鼎庵
第八十七代 覺庵宗妙 錢塘人,明正統八年七月十二日寂
第八十八代 照庵宗靜 杭州人,明正統十二年逝
第八十九代 大章如圭 前主中天竺,正統間主凈慈寺
第九十代 南宗廣衍 明景泰三年主凈慈寺,天順七年正月四日逝
第九十一代 玉岡蒙潤 海鹽人,元泰定元年十二月六日逝,壽六十八
第九十二代 元寶洪
第九十三代 乾寶真
第九十四代 別宗演 明天順四年主凈慈寺
第九十五代 遺庵壁
第九十六代 雲軒津
第九十七代 道初義
第九十八代 曉堂晟
第九十九代 秀峰玉
第一百代 古淵智源 仁和人,明成化十年主該寺。
第一百零一代 大雲道慶
第一百零二代 用仁文懷
第一百零三代 世英慧俊 仁和人
第一百零四代 無相德聚
第一百零五代 本清永迪 錢塘人
第一百零六代 大潮清涌 錢塘人,明嘉靖二十七年住凈慈寺
第一百零七代 瞭然道富 錢塘人,明嘉靖三十二年住凈慈寺
第一百零八代 無礙道通 錢塘人,前住下天竺,嘉靖三十八年住凈慈寺
第一百零九代 我雲德隆 仁和人,明正德十一年住凈慈寺
第一百十代 蓮洲圓昆 錢塘人
第一百十一代 竹泉道欽 海寧人
第一百十二代 蕪洲圓侖 錢塘人
第一百十三代 心谷圓澄 仁和人
第一百十四代 鏡蓮如綱 桐鄉人
第一百十五代 心源圓清 仁和人,明萬曆二十三年住凈慈寺
第一百十六代 文英 嘉興人,明萬曆四十三年春逝
第一百十七代 性蓮 嘉興人,文英之弟
第一百十八代 明廣 錢塘人
第一百十九代 雲谷圓岳 湖州人
第一百二十代 雲溪真璽 錢塘人
第一百二十一代 口庵真宗 錢塘人
第一百二十二代 毅庵辨才 海寧人
第一百二十三代 靜庵清傑 蕭山人
第一百二十四代 雲濱真琇 山陰人,明萬曆四十三年住凈慈寺
第一百二十五代 文宇真濬 錢塘人
第一百二十六代 翠峰明廟 錢塘人,萬曆四十七年入院后住凈慈寺
第一百二十七代 西宗靜方 錢塘人,明天啟元年入院后住凈慈寺
第一百二十八代 簡庵如貴 仁和人,天啟六年入院后住凈慈寺
第一百二十九代 見初性恆 仁和人,崇禎元年入院后住凈慈寺
第一百三十代 慈庵如仁 歸安人,崇禎二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一代 切若海瀾 錢塘人,崇禎四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二代 印涵道尊 錢塘人,崇禎十一年建宏法堂
第一百三十三代 戒香德馨 仁和人,崇禎十三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四代 凈元照珠 仁和人,清初入院
第一百三十五代 般舟海航 錢塘人,清順治六年造祖師殿
第一百三十六代 際涯如璉 武康人
第一百三十七代 無生正願 錢塘人,清康熙三十一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八代 惟一然許 仁和人
第一百三十九代 在焉臨儼 桐鄉人,清康熙五十九年建應真殿
元代高僧原妙、中鋒明本和孤峰明德皆出於凈慈,時謂“凈慈三峰”。凈寺歷代高僧輩出,對後世影響較大的,當首推永明延壽、濟公活佛和如凈禪師。
關於濟公
在大雄寶殿西例有濟祖殿,殿前有運木古井一口,這是凈慈寺最具傳奇色彩的殿堂,殿內供奉著婦孺皆知 的濟公像。濟祖殿是凈慈寺最具傳奇色彩的殿堂,殿內供奉著婦孺皆知的濟公像。
濟公(1148-1209年),俗名李修緣,原是名將之後,南宋台州(今浙江天台)人,“其母夢吞日光而生”。十八歲時,在杭州靈隱寺從高僧堂遠出家,法號道濟。他熱情、直率,詼諧幽默而富有才學,樂於助人,頗有令名。但民間傳說中,濟公卻是一位不修邊幅、不拘形跡的癲僧,連相貌也是似笑非笑,似愁非愁,似啼非啼,一半臉兒笑,一半臉是哭,哭中有笑、笑中有哭的尷尬。他的墓誌銘《北石間集·湖隱方圓叟舍利銘》稱他“狂而疏,介而潔,著語不加刊削,要未盡合準繩,往往超詣,在宋名緇逸韻。信腳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匡廬潛皖,題墨萬雋永、寒暑無完衣,與之尋付酒家保。寢食無定,勇為老病僧辦藥石。游族姓家,無故強之不往。”而明河補續的《高僧傳中》中則直言:濟癲僧“飲酒食肉,與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褲,形媟露,人訕笑之,自視夷然。”儘管他舉止痴狂,被稱作“濟癲”,但道行高深,志端行篤,嫉惡如仇,敢作敢為,常做大快人心的好事:鬥蟋蟀戲弄權奸,瘋僧掃秦嘰剌誤國奸相,搶新娘飛來峰下救眾生,至今猶在在民間廣為傳頌。他雖有飲酒食肉的行為,其實卻是帶果行因的聖僧。他痛惡巴結權貴,卻“與市井覺俘”,救濟窮苦人,受到民眾愛戴。他“矢口成文,信筆滿紙”,很有文才,被任為寺中書記。傳說當年妙崧禪師立志重修寺院,就請濟公起草募資的榜文。濟公並不推辭,索酒一壺,欣然命筆。榜文中“下求眾姓,蓋思感動人心;上叩九天,直欲叫通天耳”的佳句轟動了杭州,連皇帝老兒也派人送來三萬貫錢布施錢。濟公六十歲時坐化園寂,作偈云:“六十年來狼藉,東壁達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傳說濟公是“羅漢轉世,應化人間”、“諸顯異不可殫述”。據記載,有一次,濟公在凈慈寺酒醉,大喊:“無明發”,寺僧莫名其妙,果然不久大火毀寺,濟公在災后題詩曰:“無名一點起逡巡,大廈千間盡作塵。非是我佛不靈感,故要樓台一度新。”重修凈慈寺(一說為靈隱寺)木料供應不上,派濟公外出募化。濟公大大冽冽拍了胸脯,卻日饜酒肉而返,寺僧問其所募錢幾何,曰:“盡飽腹中矣。”他在寺中爛醉如泥地睡了三天,冥冥中暗使神通令六甲神相助,源源不斷的大木便從寺中香積廚的圓照井中運出。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估算木料的木匠隨口說了聲“夠”,井裡的木頭就再也拉不上來了。從此,圓照井被稱為“運木古井”,那最後一根木頭就留在井底,成為凈慈寺最吸引人的“古迹”。遊人到凈慈,都要到井口去,藉助蠟燭的點點微光,看一看永遠守候在井底的神木。
延壽大師
延壽大師(西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十國時僧人。俗姓王,字沖元,本是江蘇丹陽人,后遷居浙江餘杭,吳越王錢穆時,曾為餘杭庫吏。青年時既信仰佛教,戒殺放生。年二十八任華亭鎮將。督納軍需。見集市中魚蝦飛禽等,每生慈憫心而購之放生,後來因擅自動用庫錢買動物放生,事發之後,王鎮將被判處死罪,押赴市曹處斬之際。面對死刑,王鎮將鎮靜自若,毫無懼色。自言:“吾為活數萬生命而死,死又何憾!”文穆王知道王鎮將擅用庫銀並無私用一文。同時也讚許王鎮將的慈心善舉。便將其特赦免刑釋放。並聽其投明州四明山(今浙江鄞縣境內)龍冊寺翠岩令參禪師剃度為僧,法名延壽,字智覺。由此而成就了後來在中國佛教史上名揚四方的高僧-延壽大師。是歲大師年方三十,時維西元933年。
綜上所述,可以全窺延壽大師於禪於凈的功績。其所倡導並身體力行的禪凈雙修的行法,在佛教行門中獨立一幟,影響著無數的修行者步其後塵,依教修持,因而無論是禪門行者或是凈宗學人,都是萬分景仰延壽大師。《蓮宗寶鑒》云:“師(延壽)志誠殷重,專以念佛示人,同生凈土,世稱‘宗門之標準,凈業之白眉’”。此嘉贊之語,如實地點明了大師在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影響力。眾所周知,現今佛教叢林中例行的紀念阿彌陀佛的誕辰日,即是以延壽大師的生日為準,直接地將其奉為“阿彌陀佛的化身,這又是一例後世凈業學者緬懷敬重延壽大師的佐證。延壽大師集禪教、凈土於一身,志心凈土,兼修萬善眾行,治學深嚴,懿行高尚,值得世人歸敬,延壽大師生西后,其嘉行偉績於教之內外廣為傳誦,稱揚讚歎之語不絕於篇。清代世宗雍正皇帝在御制《萬善同歸集》序文中云:“近閱古錐言句,至永明智覺禪師,觀其《唯心決》、《心賦》、《宗鏡錄》諸書,其於宗旨,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廣至大,超出歷代諸古德之上,因加封為‘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其倡導之地,在杭之凈慈。敕地方有司,訪其有無支派,釋人承接,修葺塔院,莊嚴法相,令僧徒朝夕禮拜供養。誠以六祖以後,永明為古今第一大善知識也!”又於《宗鏡錄》序文贊延壽大師曰:“實為震旦第一導師”。縱觀歷代凈土諸祖,得歷代帝王之加封嘉獎者不乏其人,然贊之以美名若此,則為稀有矣!

相關詩詞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交通信息


公交:乘坐 12/K12路, 在 絲綢博物館站 下車 乘坐 K102路, 在 萬松嶺站 下車 乘坐 514/K514路區間(或 K504路), 在 凈寺站 下車 乘坐 822/K822路, 在 凈寺站 下車
自駕:杭州市
1. 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行駛40米,右轉進入環城北路
2. 沿環城北路行駛120米,左轉
3. 行駛30米,直行進入環城西路
4. 沿環城西路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西湖隧道
5. 沿西湖隧道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南山路
6. 沿南山路行駛2.5公里,左轉
7. 行駛360米,右前方轉彎
8. 行駛250米,右轉
9. 行駛17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凈慈寺素齋館

相關信息


2020年12月25日,“杭州凈慈寺”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為祈願國泰民安,疫情消除,凈慈寺定於2020年12月31日22:30在大雄寶殿舉行元旦新年祈福法會。因疫情防控需要,法會不邀請信眾居士參加,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