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學院文學院

平頂山學院文學院

徠平頂山學院文學院的前身為平頂山師專中文系,創建於1977年,系平頂山學院建立最早、開辦本科專業最早的院系之一。文學院經過近三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共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近8000名,畢業生中湧現了一大批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學校長以及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負責人;也湧現了一批高級知識分子,其中包括近300名碩士、15名博士、3名國內知名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近年來,在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文學院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依然高達90%以上。

截至2020年3月,文學院開設有3個本科專業,分別是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和戲劇影視文學;擁有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校級特色專業3個。

發展


近年來,文學院努力拓展辦學思路,積極優化教育理念,不斷擴大辦學規模,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專業結構,初步實現了升本后跨越式發展的目標。文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師範)、戲劇影視文學(藝術)、對外漢語等5個本科專業,語文教育、公共關係與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播音與主持藝術等4個專科專業;另有漢語言文學、公共關係與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等5個成人教育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32名,繼續教育學員近4246名。

師資


文學院多年來一直堅持“人才興院、人才強院”的原則,積極優化本院教師的學緣結構,逐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全院現有教師59人,其中教授6人,客座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講師21人,具有碩士學歷的26人。近年來,文學院專業教師中先後有2人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8人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3人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被評為“平頂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成果


文學院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始終能夠保持銳意進取、務實求新的風貌,不斷優化專業課程體系、革新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在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上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以來,文學院積極申報並獲准了1個校級重點學科(A類)——《文化學》、2個校級精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古代文學》,其中《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已獲批為河南省精品課程。
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
在科研工作中,文學院一貫堅持“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的原則,積極營造教學科研良性互動效應,從而提高了科研成果轉變為教學成果的效率。近年來,文學院教師的科研業績突出,先後申報和參與完成國家、省、市級課題40餘項,主編或參編學術專著、教材20餘部,撰寫各類學術論文520餘篇,被人大複印資料轉載的論文有10餘篇,科研工作中獲各種獎勵60餘種。
多年來,文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始終圍繞“構建和諧校園”的中心不動搖,積極貫徹“三育人”精神,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綜合素質。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文學院大力支持學生自辦社團、自搞活動。近三十年來,文學院先後有學生自辦社團10餘個,其中青青雨文學社已有十多年的辦刊歷史,太陽劇社先後改編並演出中外名著20餘部;同時,另有湖畔詩社、“風鈴”報社、“平論”等新增社團後勁十足,展示著文學院學生工作的勃勃生機。
石碑徠
石碑徠

學術交流


文學院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先後邀請國內著名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河南大學博導王立群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博導劉勇教授等國內知名學者來校講學40餘人次,派趙煥亭、田瑞文等教師參加高級別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50餘人次。文學院和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共同承辦“三蘇文化高層論壇”、“中國墨子文化發展論壇” “《歧路燈》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五次。

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張炳臣
院長:何梅琴
黨總支書記:申自強
副院長:李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