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生方

宋代嚴用和主編的醫書

《濟生方》,方書,又名《嚴氏濟生方》,10卷。南宋嚴用和(子禮)撰。南宋寶祐元年(1253年)成書。分類輯錄內、外、婦科方論,凡醫論80則,醫方433首(據玉枝軒本統計)。持論較謹慎,不輕攻,亦不輕補。所論“補脾不若補腎”,“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均具卓識。所收諸方,或采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因方》等書,如五積散、華蓋散、香蘇散、十神湯之類;或輯民間單驗方,如治臟毒下血之蒜連丸。選方多為作者嘗試有驗者,如實脾散、歸脾湯、加味腎氣丸、鱉甲飲子、橘皮竹茹湯等,為後世醫家廣泛採用。吳澄《古今通變仁壽方序》稱嚴氏諸方:“不泛不繁,用之輒有功。”本書明代以後散佚,清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時,據《永樂大典》輯佚,得醫論56則,方240餘首,厘為8卷。

創作背景


嚴氏遠紹《內經》《難經》《傷寒論》《諸病源候論》,以及《千金》《外台》之論,近取陳言、朱肱、郭稽中等時賢之說,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著成《濟生方》一書。

基本信息


《濟生方》,又名《嚴氏濟生方》,宋•嚴用和撰。成書於宋寶祐元年(1253)。原書共10卷,有論治70篇,方約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寫成《續方》,收前書未備之醫論24篇,方90首。二書後均散佚,現在版本為輯複本:一是清紀曉嵐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8卷本《濟生方》,有醫論56篇,收方240餘首,內容或缺論,或缺方,或少葯,或論不對題,殘缺較甚,1956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一是根據《醫方類聚》、《普濟方》等多種醫書,並參照日刊本《濟生方》等重新整理,將《濟生方》與《續方》合二為一的輯複本,有醫論85篇,方520首,內容較前一版本充實完整,基本接近原貌,1980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訂嚴氏濟生方》。

內容簡介


嚴氏《濟生方》對近70種病證的歸納,有論有方,內容豐富,充分反映了嚴氏重臟腑、重脾腎、重調氣的學術思想和豐富的辨證論治經驗。茲分述如下。
(一)臟腑虛實論治
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宋代醫家對於臟腑實熱、虛寒的辨證論治,進行了新的總結和歸納,嚴氏則是貢獻比較突出的醫家。嚴氏受《中藏經》和孫思邈《千金要方》的啟發,以五臟為主,對臟腑的生理、病因、虛實病證、正常脈象及死脈等進行了歸納,並分別配以治療臟腑虛實的各種方劑。
其“肝膽虛實論治”中指出,肝臟“藏魂養筋者也,與足少陽膽之經相為表裡”。引起肝病的原因是:“謀慮過制、喜怒不節、疲勞之極,擾亂其經”(《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肝病有虛實,“由是寒熱見焉。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苦脅下堅脹,時作寒熱,脹滿不食,悒悒不樂,如人將捕,眼生黑花,視物不明,口苦頭痛,關節不利,筋脈攣縮,爪甲乾枯,喜怒悲恐,不得太息。診其脈沉細而滑者,皆虛寒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則心下堅滿,兩脅下痛,痛引小腹,令人喜怒氣逆,頭暈眥赤,悒悒先寒后熱,頸直背強,筋急不得屈伸,診其脈浮大而數者,皆實熱之候也”。肝的不病之脈是“脈來弦而長”,如果“脈來弦而澀,或急而益勁如新張弓弦,或脈至中外急,急如循刀刃,嘖嘖然如按琴瑟弦者,此皆肝死矣”(《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肝氣虛寒,治以柏子仁湯;肝氣實熱,治以柴胡散;治膽氣虛冷,用茯神湯;治膽氣實熱,用酸棗仁丸。
“心小腸虛實論治”中指出,心“為形之君,外應於舌,主宰一身,統攝諸臟血脈,灌溉溪谷,內潤五臟,外衛腠理,與手太陽小腸之經相為表裡”(《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導致心虛實病證的主要原因是“憂愁思慮”。因其虛實,而見寒熱焉。“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血脈虛少,時多恐畏,情緒不樂,心腹暴痛,時唾清涎,心膈脹滿,好忘多驚,夢寐飛揚,精神離散,其脈浮而虛者,是虛寒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則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痛,喜笑恐悸,手心煩熱,汗出衄血,其脈洪實者,是實熱之候也”(《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心的不病之脈是“浮大而散”,“反得浮澀而短,或前曲后據,如操帶鉤,此皆心死矣”(《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治心血虛寒用補心丸;心臟實熱用導赤散;治小腸虛冷用椒附丸;治小腸實熱用赤茯苓湯。
“脾胃虛實論治”中指出,脾“主於中州,候身肌肉,與足陽明胃之經相為表裡。表裡溫和,水谷易於腐熟,運化精微,灌溉諸經”(《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若飲食不節,或傷生冷,或思慮過度,沖和失布,就會出現虛實病證。“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四肢不舉,食飲不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嘔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腸鳴,時自溏泄,四肢沉重,常多思慮,不欲聞人聲,夢見飲食不足,脈來沉細軟弱者,皆虛寒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則心胸煩悶,唇焦口乾,身熱頰痛,體重腹脹,善飢善瘛,甚則舌根腫強,口內生瘡,夢見歌樂,四肢怠惰,脈來緊實者,是實熱之候也”。脾的不病脈是“脈來常欲中緩而短”。若“如鳥之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此皆脾死矣”(《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治脾胃虛寒用進食散、附子建中湯、補真丸等,治脾胃壅實用瀉黃散等。對胃熱多渴,則用橘皮竹茹湯。
“肺大腸虛實論治”中指出,肺“為五臟之華蓋,其氣象天,其候胸中之氣,布清氣於皮膚,其政涼,其令肅,其主魄,是肺之司化也,與手陽明大腸之經相為表裡”。肺“貴無偏勝之患”,或因叫呼,或過食煎煿,或飲酒過度,或饑飽失宜,遂導致虛實病變。“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聲嘶,語言用力,頗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干無津液,虛寒乏氣,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者,是肺虛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則胸膈滿,鼻赤口張,飲水無度,上氣咳逆,咽中不利,肩背生瘡,尻、陰、股、膝、髀、肘、足皆痛”。“脈來浮澀而短者,是不病之脈也”。如果“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消索如風吹毛曰死”(《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肺氣虛弱用白石英湯,肺臟實熱則用瀉白散;大腸虛冷用訶梨勒丸,大腸實熱則用檳榔丸。
“腎膀胱虛實論治”中指出“左為腎,右為命門,與足太陽膀胱之經相為表裡。腎精貴乎專澀,膀胱常欲氣化者也”(《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若快情縱慾,失志傷腎,或過投丹藥,則會導致腎的虛實病證。“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腰背切痛,不能俯仰,足脛酸弱,多惡風寒,手足厥冷,呼吸少氣,骨節煩疼,臍腹結痛,面色黧黑,兩耳虛鳴,肌骨幹枯,小便滑數,診其脈浮細而數者,是腎虛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則舌燥咽腫,心煩咽干,胸脅時痛,喘嗽汗出,小腹脹滿,腰背拘急,體重骨熱,小便赤黃,足下熱痛,診其脈浮緊者,是腎實之候也。脈沉濡而滑者,不病之脈也。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者腎病;至堅而沉如彈石闢辟然者死” (《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治腎臟虛弱可用十補丸、鹿茸丸、陽起石丸等,腎水燥少者用冷補丸,腎臟實熱則用玄參湯;治膀胱虛冷用韭子丸,治膀胱實熱用葵子湯。
嚴氏對臟腑虛實寒熱辨證論治的歸納精闢扼要、提綱挈領,使人一目了然,更加切合臨床實際。
(二)重視脾腎,提出“補脾不如補腎”
南宋時期,許多醫家開始重視脾腎在人體的重要性,嚴氏也是其中之一。
1、重視脾胃
在《濟生方》的許多篇章中,反映了嚴氏十分重視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並在治療時注愈保護和扶持脾胃。
嚴氏指出:“夫人受天地之中(疑為氣)以生,莫不以胃為主。蓋胃受水谷,脾主運化,生血生氣,以充四體者也”(《重訂嚴氏濟生方·嘔吐翻胃噎膈門》)。脾“與足陽明胃之經相為表裡。表裡溫和,水谷易於腐熟,運化精微,灌溉諸經”(《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脾胃主於中州,大腹小腹是其候也。若陽氣外強,陰氣內正,則臟氣得其平,病由何生”(《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
嚴氏認為,“人之臟腑,皆因觸冒以成疾病,惟脾胃最易受觸”(《重訂嚴氏濟生方·夜症瘕積聚門》),“若飲食不節,或傷生冷,或思慮過度”(《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就會傷動脾胃“沖和之氣”,“如是陰氣當升而不升,陽氣當降而不降,中焦痞結,必成脹滿”(《重訂嚴氏濟生方·脹滿門》),脹滿不已,可出現種種變證。
在《濟生方》中有不少治療脾胃病的方法。
當脾胃虛寒時,出現“飲食不進,心腹脹滿,四肢無力,吐逆,食不消,或手足浮腫,臟腑溏泄”,治之以壯脾丸,溫中健脾和胃。
如“脾臟不和,不進飲食,上燥下寒,服熱葯不得”(《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則服六君子湯調補脾胃,協調陰陽。
當“脾胃壅實,口內生瘡,煩悶多渴,頰痛心煩,唇口乾燥,壅滯不食”(《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則用錢乙瀉黃散清瀉脾胃伏火。
若“胃熱多渴,嘔噦不食”(《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則用《金匱要略》橘皮竹茹湯加赤茯苓、枇杷葉、麥門冬。
若“因胃氣先逆,飲酒過傷,或積風寒,或因憂思悒怏,或因蓄怒抑鬱,宿滯痼癖,積聚冷痰,動擾脾胃,不能消磨穀食”(《重訂嚴氏濟生方·嘔吐反胃噎膈門》),遂致翻胃者,可服入葯靈砂或太倉丸。
對於水腫的治療,嚴氏主張“先實脾土”,認為:“脾實則能舍水,土得其政……江河通流,腎水行矣,腫滿自消”(《重訂嚴氏濟生方·水腫門》)。實脾散乃其代表方。
同時,嚴氏還頗重視心、脾的關係,“蓋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舍不精,神宮不職,使人健忘。治之之法,當理心脾,使神意清寧,思則得之矣”(《重訂嚴氏濟生方·驚悸征忡健忘門》)。嚴氏創製了歸脾湯一方,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為歷來醫家所推崇。后薛己又補入當歸、遠志,經歷代的實踐,更擴大了其應用範圍。
2、強調“補脾不若補腎”
嚴氏不僅重視脾胃,更強調腎中“真陽”、“真火”對於維持脾胃正常功能的重要作用。許叔微在《普濟本事方》中曾說:“有人全不進食,服補脾葯皆不驗,此病不可全作脾虛,蓋因腎氣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飲食。”嚴氏在此基礎上,明確強調:“古人云補腎不如補脾;余謂補脾不若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經上蒸脾土,脾土溫和,中焦自治”(《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嚴氏的論述,實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應當說明的是,“補脾不若補腎”,這是許叔微所沒有得出的結論,其論對後世學術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自明代李時珍起皆以此說為許叔微的觀點,這是失實欠當的。
嚴氏還列舉了“真陽”、“坎火”在人體的重要性。他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夫人一身,不外乎陰陽氣血相與流通焉耳。如陰陽得其平,則疾不生;陰陽偏勝,則為痼冷、積熱之患也”(《重訂嚴氏濟生方·痼冷積熱門》)。關於沉寒痼冷之疾,嚴氏認為真陽虧損,脾胃虛寒多為其內因,而“坎火”不溫則是最主要的,如其所說:“所謂痼冷者,陰毒沉涸而不解也……大抵真陽既弱,胃氣不溫,復啖生冷冰雪,以益其寒,陰結於內,陽不能勝,遂致嘔吐涎沫,畏冷憎寒,手足厥逆,飲食不化,大腑洞泄,小便頻數,此皆陰偏勝而為痼冷之證也”(《重訂嚴氏濟生方·痼冷積熱門》)。
同時他還指出:“不善攝養,房勞過度,真陽衰虛,坎火不溫,不能上蒸脾土,沖和失布,中州不運,是致飲食不進,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脹滿,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火衰虛,不能蒸蘊脾土而然”(《重訂嚴氏濟生方·五臟門》)。說明一些脾胃虛寒之證,實由“火不生土”所致,而真陽虛衰、坎火不溫的原因,則往往因房室過勞所致。
對於有病喜吐痰唾,服八味丸而獲效者,嚴氏分析其理說:“蓋腎為水之官,腎能攝水。腎氣溫和則水液運下,腎氣虛寒則邪水溢上。其間用山茱萸、山藥輩取其補,附子、肉桂取其溫,茯苓、澤瀉取其利,理亦當矣”(《重訂嚴氏濟生方·咳喘痰飲門》)。說明八味丸治療腎虛水泛之證,取其補、溫、利而獲效,其治法亦在“補脾不如補腎”之列。
自此以後,如薛己、張介賓、趙獻可、李中梓等著名醫家在論述脾腎和命門的時候,無不依許、嚴之論而立說。嚴氏關於脾腎的見解,對明代命門學說的完善和溫補學派的形成,確實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方劑學上的貢獻
《濟生方》輯錄500餘方,其中不少方劑出自《傷寒論》《千金方》《外台秘要》,或選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普濟本事方》《活人書》和時賢著作。但有許多方劑則為嚴氏所創,或由其從前賢名方化裁而成。這些方劑常為後世方書所引用,至今仍廣泛應用於臨床。
1、創製新方
在《濟生方》中,嚴氏創製的新方甚多,清代汪昂《醫方集解》中選錄了其中的清肺飲、四磨湯、歸脾湯、蠲痹湯、橘核丸、實脾飲、辛夷散、百花膏、導痰湯、鱉甲飲子、紫蘇飲、清魂散、抑氣散、當歸煎等,《濟生方》中的實脾飲、橘核丸、歸脾湯、加味腎氣丸、十補丸、四磨湯、小薊飲子、消風散、導痰湯等方劑則為後世許多方劑學專著或教材所引用。這些方劑可以說是嚴氏臨床經驗的結晶。
2、化裁名方
嚴氏對於前人的方劑,並不是機械地照抄照搬,而是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靈活變化。如選自《直訣》的導赤散,嚴氏增加了黃連、麥門冬、半夏、地骨皮、茯神、赤芍、黃芩,加強了該方的清心瀉火作用;《和劑局方》的省風湯,嚴氏增加了半夏、甘草,以增強其化痰作用;《和劑局方》的胃風湯,嚴氏增加甘草,以調和諸葯;華佗的五皮飲,嚴氏加入地骨皮、甘草皮改名七皮飲;選自陳言著作的谷疸丸,嚴氏增加了一味牛膽;補真丸脫胎於《本事方》中的二神丸。上述創製的新方中也有化裁名方而成的,如嚴氏結合臨床腎虛腰重,腳重,小便不利的特點,在金匱腎氣丸中加入牛膝和車前子,增強了利水下趨的功效,後人遂名之為濟生腎氣丸;再如《本事方》中有治“脾元虛浮腫”的實脾散,嚴氏在許氏方的基礎上加入厚朴、白朮、木香、茯苓,作為治陰水、實脾土的主方,則更有效驗。
3.廣集單驗方
《濟生方》中還收集了許多單驗方,介紹了不少民間行之有效的方葯。這些單驗方雖難以一一考證其出處,卻為後人提供了選擇的餘地。如治療臟毒下血的蒜連丸,用一味黃連為末,煨大蒜,杵為丸服;治下痢(稱腸風瀉血),則用一味椿根皮為末,醋和為丸服治療血證的大薊汁飲、錦節丸、藕節飲,都是簡便驗的方葯;治療唇燥裂生瘡,用一味橄欖灰拌豬脂外塗;梔子仁治酒齇鼻;香墨蔥汁液滴治鼻出血;香附子、青鹽牢牙去齒疾等。更奇特的是治療耳聾的鳴聾散,用磁石豆大一粒,穿山甲炮為末一字,棉裹塞耳,再口銜小生鐵,覺耳內如風即住。治法奇特,當為磁療的較早應用者。

作品評價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本書說:“書中議論平正,條分縷析,往往深中肯綮……用意謹嚴,固可與張從正、劉完素諸家互相調劑雲。”

作品目錄


五臟門 肝膽虛實論治五臟門 心小腸虛實論治五臟門 脾胃虛實論治五臟門 肺大腸虛實論治五臟門 腎膀胱虛實論治
諸風門 中風論治諸風門白虎歷節論治諸寒門 中寒論治諸暑門中暑論治諸濕門中濕論治
痼冷積熱門痼冷積熱論治諸虛門 虛損論治諸虛門 五勞六極論治諸虛門 勞瘵論治血病門 失血論治
血病門 便血評治血病門 金瘡內損瘀血方心腹痛門 心痛論治心腹痛門脅痛評治症瘕積聚門積聚論治
宿食門宿食論治脹滿門脹滿論治水腫門水腫論治蠱毒門蠱毒論治黃疸門五疸論治
咳喘痰飲門咳嗽論治咳喘痰飲門喘論治咳喘痰飲門痰飲論治諸瘧門諸瘧論治大便門泄瀉論治
大便門痢疾論治大便門秘結論治小便門淋利論治小便門白濁赤濁遺精論治霍亂門霍亂論治
嘔吐翻胃噎膈門嘔吐論治嘔吐翻胃噎膈門翻胃論治嘔吐翻胃噎膈門五噎五膈論治嘔吐翻胃噎膈門咳逆論治腳氣門腳氣論治
消渴門消渴論治諸疝門諸疝論治諸疝門陰論治眩暈門眩暈論治驚悸怔忡健忘門驚悸論治
驚悸怔忡健忘門怔忡論治驚悸怔忡健忘門健忘論治驚悸怔忡健忘門虛煩論治癲癇門癲癇論治諸汗門自汗論治
眼門眼論治咽喉門咽喉論治口齒門口論治口齒門齒論治口齒門唇論治
口齒門舌論治耳門耳論治鼻門鼻論治頭面門頭痛論治腰痛門腰痛論治
婦人門血氣論治婦人門崩漏論治婦人門帶下論治婦人門惡阻論治婦人門子煩論治
婦人門滑胎論治婦人門校正時賢胎前十八論治婦人門校正郭稽中產後二十一論治婦人門產後雜病論治婦人門血瘕論治
婦人門婦室搐搦論治婦人門求子論治癰疽疔腫門癰疽論治癰疽疔腫門肺癰論治癰疽疔腫門丁腫論治
癰疽疔腫門論治疥癬門瘡疥論治疥癬門癬論治癭瘤瘰門癭瘤論治癭瘤瘰門瘰論治
五痔腸風臟毒門五痔論治五痔腸風臟毒門腸風臟毒論治

作品影響


該書不僅在方葯上有其特色,而且重視臟腑學說對臨床診治疾病的理論指導意義,尤其強調先天之本的(命火),和後天之本的脾的作用,故臨證診治常脾腎並重,在補氣調脾的同時,又提出“補脾不如補腎”之說。好用溫補藥物。這一認識對明代溫補學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主要成果


發行出版

現存日本享保十九年(1734年)平安書鋪植村玉枝軒本、《四庫全書》輯佚本、《當歸草堂醫學叢書》本等,1949年後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校注整理


《濟生方》於明代散佚。清朝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據《永樂大典》輯佚,得醫論56則,方240餘首,厘為8卷。1979年浙江省中醫研究所、湖州中醫院參閱明清醫著和朝鮮、日本醫籍,予以補闕,輯成《重訂嚴氏濟生方》一書,共集醫論八十有五,處方(或法)五百二十餘個。

書評序言


古人不在朝廷之上,必居醫卜之中,雖然醫之為藝誠難矣,亦貴乎精也。所謂精者,當先造於四者之妙而已。古人云,脈病證治是也。夫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理,乃知受病之因,得病之因,乃識其證,既識其證,則可詳其所治,四者不失,臨病之際,可以療寒以冷,有餘者與之,不足者取之,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苟不明此,鮮有不致斃者,良可嘆哉!用和幼自八歲喜讀書,年十二,受學於復真劉先生之門,先生名開,立之其字也。獨荷予進,面命心傳,既十七,四方士夫,曾不以少年淺學,而邀問者踵至,今留心三十餘歲矣!偶因暇間,慨念世變有古今之殊,風土有燥濕之異,故人稟亦有濃薄之不齊,概執古方,以療今之病,往往枘鑿之不相入者,輒因臆見,乃度時宜,采古人可用之方。裒所學已試之效,疏其論治,犁為條類,名曰濟生方,集既成,不敢私秘,竟鋟諸木,用廣其傳,不惟可以備衛生家緩急之需,抑以示平日師傳濟生之實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