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

北京大學出版社圖書

科學革命的結構》是美國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塞繆爾·庫恩創作的科學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62年。

該書中作者從科學史的視角探討常規科學和科學革命的本質,第一次提出了範式理論以及不可通約性、學術共同體、常態、危機等概念,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觀的轉變的觀點。

《科徠學革命的結構》內在地重塑了科學的真理形象,標誌著20世紀科學哲學的轉折點,開創了科學哲學的新時代,其“範式”、“不可通約”的學說也為一般的哲學研究提供了啟發。《科學革命的結構》先後以20多種語言出版,發行了上百萬冊,對科學史、科學哲學乃至一般哲學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內容簡介


該書通行的版本除了“序”和“後記”共有13章,依內容可以相對分為四個部分。
引導性的“導言:賦予歷史的一種作用”(第1章)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討論常規科學的形成和本質,即“走向常規科學”(第2章)、“常規科學的本質”(第3章)、“常規科學即解難題”(第4章)和“規範的優先性”(第5章)。
第三部分討論科學危機和革命的發生和機制,即“反常和科學發現的湧現”(第6章)、“危機和科學理論的湧現”(第7章)、“對危機的反應”(第8章)和“科學革命的本質與必然性”(第9章)。
第四部分討論科學革命的幾方面重要意義,即“革命是世界觀的改變”(第10章)、“革命是無形的”(第11章)、“革命的解決”(第12章)和“由於革命而進步”(第13章)。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歷史的作用第二章 通向常規科學之路第三章 常規科學的本質
第四章 常規科學即是解謎第五章 範式的優先性第六章 反常與科學發現的突現第七章 危機與科學理論的突現
第八章 對危機的反應第九章 科學革命的本質與必然性第十章 革命是世界觀的改變第十一章 革命是無形的
第十二章 革命的解決第十三章 通過革命而進步第十四章 後記——1969索引
人名譯名對照表譯後記
參考資料

創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從動蕩不安步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經濟建設期。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催生了一系列的理論與技術創新,促使科學技術日益整體化,學科間相互交叉滲透的趨勢大大增強,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的互動更加頻繁。自然科學的發展表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明顯的新特點,預示著人類文明史和認識史進入一個重要的時期。以往的科學更多地表現為個體勞動的特徵(小科學);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這種勞動方式發生改變,它使科學制度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大科學)。
自然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自覺地開展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合作研究。人文社會科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以研究人的行為為中心展開的。人本身既高度複雜,又高度統一,集生理、心理、政治、科學、文化、經濟、倫理諸要素與一身,呈現出可交叉研究的屬性。由此反觀自然科學,更能揭示出科學的本質。庫恩正是得益於此。在20世紀50年代末,他在社會科學家一起工作當中,發現了社會科學家共同體與自然科學家共同體之間的差異,並導致他產生恰當地描述科學“範式”的思想。以上是庫恩寫作的外部大環境。
在1958至1959年間,庫思應邀到一個主要由社會科學家組成的斯坦福行為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他深深感覺到自然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團體的不同以及各個科學家之間對於科學的本質、方法等問題的顯著分歧;經過深入的研究,他於1962年發表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
該書最初是為《科學統一的基礎》系列叢書寫的一部專論,準備收入《統一科學國際百科全書》中。

作品鑒賞


庫恩認為,舊的歷史觀只是把歷史視為一堆軼事和年表,舊的科學觀只是把科學視為一堆現行課本中的事實、理論和方法的總匯,這都是不符合歷史與科學形態的真實輪廓的。因而,他主張應賦予科學的歷史以一種規範的含義,創立一種牽涉到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科學哲學。基於這種觀點,庫恩提出了一個以“範式”理論為中心的動態科學發展模式:前科學時期——常規科學——反常與危機叫科學革命叫新的常規科學。
庫恩認為,在任何一門科學的早期發展階段,各種假說和理論相互排斥,各種學派之間也沒有任何共同信念,這就是前科學時期。但隨著觀察與實驗的深入發展,總會出現一些代表性的科學成就,這些成就不僅可以吸引一大批擁護者,而且還為他們留下有待深入解決的問題,這樣,這些代表性的成就就成為一種“範式”,科學進入了常規科學發展時期。庫恩說:“常規科學”是種嚴格根據一種或多種已有科學成就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某一科學共同體承認這些成就就是一定時期內進一步開展活動的基礎。”可見,在庫恩看來,範式就是在一定時期內規定著科學發展的範圍與方向的重大科學成叭,它提供給專業科學家以一種思路,形成某一特定時代的特定科學共同體所支持的共同信念。這種範式包括符號概括、模型、範例在內,具有比一般的抽象規則史優先的地位。因而,庫思認為,在常規科學時期,科學的發展是受範式限制的,科學的活動就是在範式的指導下解難題或消除疑點的活動。庫恩說:“正是這些因信仰範式而產生的限制,對科學的發展都成為不可缺少的。由於集中注意狹小範圍中比較深奧的問題,範式會迫使科學家仔細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否則就不能想象”。這樣,範式對科學的限制反而可以積極促使科學在一定範圍內取得成就。但同時,庫恩又認為,這種限制使科學局限於狹小的範圍內,在某種程度上又不利於科學的發展。而且,解難題活動所追求的目標是科學知識的穩步擴大和精確化,即使有所成就,也毫無新穎之處。所以,隨著觀察與實驗的深入,科學研究必須不斷地揭示意料之外的新現象,逐漸發現原有範式解決不了的難題。這些難題就構成舊範式的反常。隨著反常的日益增多,舊的科學范代越來越應付不了,從而陷入危機之中。
在庫恩看來,由於科學家總是趨向於保留舊的範式,因而,危機的標誌就是舊的科學範式在科學家的改造之下發生各種變形,出現各種各樣相互衝突的解釋。這時,科學革命的時機就到來了。庫恩說:“科學革命在這裡被當作是那些非積累的發展事例:“在其中一套較陳舊的規範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規範所代替。”科學革命就是一種新範式取代另一種範式的變革。在庫恩看來,這種變革是困難的,田為它是科學家的世界硯的根本改變,是特定的科學共同體的價念的轉變。在一次革命以後,科學家將在一個不同的世界里工作;同時,科學教科書也開始重寫,但它只把科學革命的結果寫進去,革命本身卻被掩飾起來,科學又一次波歸結為似乎主要是積累起來的,因而,“革命是無形的”。然而,在庫恩看來,無論如何,科學在這種革命中還是進步了。他說:“革命的解決就是科學思想的進化過程,它是由科學團體內部衝突所選擇的實現未來科學的最適方式。一連串這樣的革命選擇的最後結果,由正常研究的各個時期分開,是一套我們稱之謂現代科學知識的適應得很好的工具。”

作品影響


《科徠學革命的結構》是從事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的學者們不可不讀的基本文獻,“科學革命”也已成為歐美大學相關科系的必修課程。在該書中,庫恩所闡述的範式理論的動態發展模式是科學哲學研究中的一個進步,因此該書引導了科學哲學界的一場認識論的大變革,成為科學哲學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嶺。從某種意義上說,庫恩謀殺了邏輯經驗論。事實上,其影響不僅僅限於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而且延伸到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學史、藝術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庫恩在書中的重要貢獻之一就在於把以往貌似堆積無序的科學進展歷史“建構”出一個結構、一個關於“範式”的結構,從而發現了“科學革命的結構”。

作者簡介


作者:托馬斯·庫恩
作者:托馬斯·庫恩
托馬斯·庫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至1949年,在哈佛大學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專業是物理學。1951年起先後任教於哈佛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主要專業是科學史。1996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去世。庫恩曾擔任美國科學史學會主席、科學哲學學會主席和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