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鋒

極地和熱帶氣團間半永久性的鋒

極地氣團和熱帶氣團之間的半永久性的鋒。它並沒有完全連續成帶環繞半球。鋒區內斜壓性強,經向溫度差大,是大氣能量積蓄區。在適宜的天氣形勢下,常有氣旋發生或發展於其上,常伴有暴雨、強風等嚴重天氣,是中高緯最重要的鋒系和主要大氣系統之一。

簡介


【極鋒】(polar front)極地氣團和熱帶氣團之間的半永久性的鋒。極鋒向上延伸的高度比副熱帶鋒低,有時僅限於對流層中下層。在東亞,平均位置在北緯45-50度之間,但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位移的幅度很大。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它的活動範圍之內。它的位置和我國雨帶的活動關係密切,對我國天氣影響很大。

具體成因


極鋒是一種大型的冷鋒。它是南、北半球的最重要的氣候鋒,是極地氣團和熱帶氣團之間的半永久性的鋒,是寒冷的極地氣流和溫暖的熱帶氣流的界線。
氣象學上極鋒是極地環流和費雷爾環流的邊界。在北極,來自北冰洋的寒冷而沉重的氣流,將它下面的來自熱帶的熱氣流推動前進。暖空氣沿著傾斜的鋒向上行進,一些暖空氣向北流動被推向極地。由於極地風的勢力較強,極鋒屬於冷鋒。

極鋒理論


極鋒理論(pola front theory)是挪威(卑爾根)學派提出的溫帶氣池發生和發展的理論。它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氣象科學的一大突破。1918年,J·皮葉克尼斯首創極鋒理論,發表了《移動性氣旋之結構》一文。極鋒理論對溫帶氣旋的結構結出清晰的解剖,對它的歷史予以詳細的說明。
其主要論點可以概括為:(1)溫帶氣旋是極鋒上小擾動引起的波動發展的結果;(2)當極鋒由於外力的作用產生波動后,波預附近的氣壓就開始下降,(3)如果波動是不穩定的,它的振幅將隨時間而增大,波須附近氣壓進一步降低,並形成氣旋性環流,有了閉合的等壓線;(4)溫帶氣旋生命史經歷初生、成熟、錮囚和消散等階段。
極鋒理論主要是從東大西洋和西歐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仔細地分析地面天氣圖而建立起來的,理論上也有稍殊簡單的缺點,有一定局限位。但是,半個世紀以來,它對中緯度天氣分拆和預報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挪威學派的主要科學家中,V.皮葉克尼斯和索爾伯格較為側重理論研究,J.皮葉克尼斯和貝吉龍則側重於天氣學分析。他們建立的鋒面氣旋模型是中緯度天氣尺度氣旋發展和演變的重要概念模型,索爾伯格提出極鋒、氣旋族的概念,以及極鋒波動發展為氣旋的過程,完善了整個理論;貝吉龍提出氣旋錮囚理論,使鋒面氣旋的生命史更加完整。20世紀20年代,氣團、極鋒學說、鋒面氣旋模型被稱為“極鋒氣象學”。鋒面氣旋和極鋒學說是卑爾根大學氣象系得名“學派”的主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他們的學術著作極大促進了氣象學的發展,其中以Physikalische Hydrodynamik(《物理和流體力學》)一書最為突出。
天氣學
▪ 天氣▪ 天氣學▪ 災害性天氣▪ 天氣圖▪ 氣象電碼
▪ 天氣符號▪ 填圖符號▪ 風速羽▪ 風矢桿▪ 風三角
▪ 風矢▪ 站圈▪ 區站號▪ 站址▪ 天氣報告
▪ 現在天氣▪ 過去天氣▪ 高空[天氣]圖▪ 高空分析▪ 地面[天氣]圖
▪ 地面預報圖▪ 垂直剖面圖▪ 剖面圖▪ 剖面▪ 傳真天氣圖
▪ 等壓面▪ 標準等壓面▪ 城市氣候學▪ 等壓面圖▪ 等壓面坡度
▪ 雨量圖▪ 雨帶▪ 流線圖▪ 時間剖面圖▪ 點聚圖
▪ 直方圖▪ 列線圖▪ 等值線▪ 等溫線▪ 柯本-蘇潘等溫線
▪ 等露點線▪ 等變溫線▪ 等壓線▪ 地形等壓線
其他科技名詞
海洋科學
▪ 海洋科學類專業▪ 海洋水文學▪ 海洋熱力學▪ 動力海洋學
▪ 海洋環境流體動力學▪ 近海海洋動力學▪ 微海洋學▪ 海冰學
▪ 海域▪ 海水▪ 層化海洋▪ 海洋層化
▪ 微層化▪ 海洋細微結構▪ 上層▪ 中層
▪ 深層▪ 海洋斷面▪ 現場溫度▪ 海面水溫
▪ 位溫▪ 等溫線▪ 暖水舌▪ 冷水舌
▪ 氯度▪ 鹽度▪ 1978年實用鹽標▪ 等鹽線
▪ 等深線▪ 鹽舌▪ 鹽指▪ 海水密度
▪ 現場密度▪ 位密▪ 密度超量▪ 現場比容
▪ 比容偏差▪ 熱比容偏差▪ 垂直穩定度▪ 雙擴散
▪ 對流混合▪ 熱鹽對流▪ 潮混合▪ [混合]增密
▪ 溫躍層▪ 主溫躍層▪ 季節性溫躍層▪ 通風
▪ 通風溫躍層▪ 潛沉▪ 潛涌▪ 鹽躍層
▪ 密度躍層▪ 逆置層▪ 均勻層▪ 大洋對流層
▪ 冷渦▪ 暖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