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次目

豬次目

豬次目(suina)共同的基本特徵是雜食,牙齒為典型的丘形齒。犬齒大,肢骨短,多為4趾,有分離開的趾節骨。豬科化石首先出現於歐洲距今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到中世紀以後有很大的發展,現生種遍布亞、非、歐及美洲。中國已發現的豬化石有古豬(palaeo-choerus)、弓頜豬(chleustochoerus)、鐮齒豬(lis-triodon)、河豬(potamochoerus)、野豬 (sus scrofa)等。

屬性


體長 : 1.5m
體重 : 90kg
食物 : 雜食
生存年代 : 始新世
生存地點 : 全球

動物特徵


豬形亞目(suiformes) 頭上無角。尺骨和腓骨分別不與橈骨和脛骨癒合。第三、四掌骨分開或不完全癒合。這一亞目又分為古齒獸次目 (paleodonta) 、彎齒獸次目(ancodonta)和豬次目(su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