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生電
磁生電
磁生電
電和磁是不可分割的,它們始終交織在一起。簡單地說,就是電生磁、磁生電。
1831年電學大師法拉第發現了磁能夠生電。他找來兩根長約62米的銅導線和一根粗長木棍,分別把兩根銅導線纏繞在木棍上,銅導線的兩端分別與電流計電源相聯。然後他把電源開關合上,這時,他似乎感到電流計指針跳動了一下,然後指又回到0點,難道在開關合的瞬時產生了感應電流?法拉第把開關拉掉,準備重複合后再看一次,當開關剛拉開時,他又看到指針跳蕩了一下,然後回到0點。他反覆把開關拉開、合上,都發現了相同的結果。
根據這個實驗,法拉第總結出電磁感應的規律:當穿過感應迴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時,迴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方向總是阻礙迴路中磁通量的變化,大小與單位時間內的磁通量變化成正比。
負電荷,在金屬內的電子流動方向與常規電流的方向相反。
電生磁
正電荷的流動給出的電流,跟負電荷的反方向流動給出的電流相同。因此,在測量電流時,流動的電荷的正負值通常可以忽略。根據常規,假設所有流動的電荷都具有正值,稱這種流動為常規電流。常規電流代表電荷流動的凈效應,不需顧慮到載子的電荷的正負號是什麼。
在固態金屬內,正電荷載子不能流動,只有電子流動。由於電子載有負電荷,在金屬內的電子流動方向與常規電流的方向相反。
如果將一條長長的金屬導線在一個空心筒上沿一個方向纏繞起來,形成的物體我們稱為螺線管。如果使這個螺線管通電,那麼會怎樣?通電以後,螺線管的每一匝都會產生磁場,磁場的方向如圖2中的圓形箭頭所示。那麼,在相鄰的兩匝之間的位置,由於磁場方向相反,總的磁場相抵消;而在螺線管內部和外部,每一匝線圈產生的磁場互相疊加起來,最終形成了如圖2所示的磁場形狀。也可以看出,在螺線管外部的磁場形狀和一塊磁鐵產生的磁場形狀是相同的。而螺線管內部的磁場剛好與外部的磁場組成閉合的磁力線。在圖2中,螺線管表示成了上下兩排圓,好像是把螺線管從中間切開來。上面的一排中有叉,表示電流從外面向熒光屏內部流進;下面的一排中有一個黑點,表示電流從熒光屏裡面流出。
磁生電
電生磁的一個應用實例是實驗室常用的電磁鐵。為了進行某些科學實驗,經常用到較強的恆定磁場,但只有普通的螺線管是不夠的。為此,除了儘可能多地繞制線圈以外,還採用兩個相對的螺線管靠近放置,使得它們的N、S極相對,這樣兩個線包直接就產生了一個較強的磁場。另外,還在線包中間放置純鐵(稱為磁軛),以聚集磁力線,增強線包中間的磁場,對於一個很長的螺線管,其內部的磁場大小用下面的公式計算:H=nI
在這個公式中,I是流過螺線管的電流,n是單位長度內的螺線管圈數。
如果有兩條通電的直導線相互靠近,會發生什麼現象?我們首先假設兩條導線的通電電流方向相反,圖5(a)所示。那麼,根據上面的說明,兩條導線周圍都產生圓形磁場,而且磁場的走向相反。在兩條導線之間的位置會是什麼情況呢?不難想象,在兩條導線之間,磁場方向相同。這就好像在兩條導線中間放置了兩塊磁鐵,它們的N極和N極相對,S極和S極相對。由於同性相斥,這兩條導線會產生排斥的力量。類似地,如果兩條導線通過的電流方向相同,它們會互相吸引。
如果一條通電導線處於一個磁場中,由於導線也產生磁場,那麼導線產生的磁場和原有磁場就會發生相互作用,使得導線受力。這就是電動機和喇叭的基本原理。
磁生電是法拉第發現的。原理: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在導體上就會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
導體的兩端接在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上,組成閉合電路,當導體在磁場中向左或向右運動,切割磁力線時,電流表的指針就發生偏轉,表明電路中產生了電流.這樣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我們知道,穿過某一面積的磁力線條數,叫做穿過這個面積的磁通量。當導體向左或向右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時,閉合電路所包圍的面積發生變化,因而穿過這個面積的磁通量也發生了變化。導體中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可以歸結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了變化。可見,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感應電流的方向:導體向左或向右運動時,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方向不同,這表明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的方向有關係。如果保持導體運動的方向不變,而把兩個磁極對調過來,即改變磁力線的方向,可以看到,感應電流的方向也改變。可見,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的方向和磁力線的方向都有關係.感應電流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則來判定:伸開右手,使大拇指跟其餘四個手指垂直,並且都跟手掌在一個平面內,把右手放入磁場中,讓磁力線垂直穿入手心,大拇指指嚮導體運動的方向,那麼其餘四個手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應電流的方向。
感應電流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設均勻磁場的磁力線向下垂直於紙面,導體平放在紙面上,方向正南正北,移動方向為西方。(用右手定則判感應電流方向為南方)。當導體向西移動時,可視為導體中的電荷也向西移動,而電荷在磁場中所受作用力的方向跟磁場方向、電荷運動方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左手定則來判定:伸開左手,使大拇指跟其餘四個手指垂直,並且都跟手掌在一個平面內,把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並使伸開的四指指向電荷的運動方向(西方),那麼,拇指所指的方向(南方),就是電荷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所以電流方嚮應是南方。
把線圈的兩端接在電流表上,組成閉合電路.當向線圈中插入或拔出磁鐵時,電流表的指針偏轉,表明電路中產生了感應電流。這是因為向線圈中插入磁鐵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增大,從線圈中拔出磁鐵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減小。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發生了變化,因而產生了感應電流。向線圈中插入或拔出磁鐵的過程可以等效為導體切割磁力線的過程。磁通量的變化只是產生感應電流的表層的原因,真正的原因還是線圈中的電荷受洛侖茲力運動。
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①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在磁場中的運動方向和磁感線的方向不平行;②電路閉合.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的導體兩端產生感應電壓,是一個電源.若電路閉合,電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若電路不閉合,電路兩端有感應電壓,但電路中沒有感應電流.
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和磁感線(磁場)的方向有關.(1)磁感線(磁場)的方向不變,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改變時,感應電流的方向也會發生改變;(2)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不變,磁感線的方向改變,導體中的感應電流方向也發生改變;(3)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和磁感線的方向都改變時,導體中的感應電流方向不變.
如圖所示.放在磁場中的矩形線圈,兩端各連一個銅環K和L,它們分別跟電刷 A 和B接觸,並跟電流表組成閉合電路.讓線圈在磁場中轉動,由於ab邊和cd邊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電路中就有了感應電流.在線圈轉動的前半周,線圈都從一個方向切割磁感線,因此電流方向從A經電流表到B不改變;在後半周,線圈從相反方向切割磁感線,電流方向和前半周相反,由B經電流表流向A.線圈繼續轉動,電流方向將周期性地重複上述變化.線圈在磁場里轉動一周,電路中的感應電流的方向和大小就發生一個周期性變化.線圈在磁場中持續轉動,線圈就向外部電路提供方向和大小都作周期性變化的交變電流.-
動 腦
地磁發電:將長約50m的銅芯雙絞線做成5匝的長3米、寬2米的矩形線框,兩端接在靈敏電流計上。兩個同學面對面站立將線框拉開,形成一個長迴路,腳踏著線框的一邊,兩位同學將另一邊像甩跳繩那樣以每秒4到5圈的頻率搖線框,甚至可以找個同學在線框中跳繩。隨著導線切割地磁場,迴路中就有感生電流產生,電流計指針指示的電流最大值可達30mA,這就是利用地磁發電。請你說明這種發電的原理,怎樣才能獲得更大的電流呢?
答案:增大磁體體積使搖線框的頻率加快或增加銅芯的匝數。
簡要提示:
可以從提高每秒鐘轉動的次數和增加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當然你通過自己的動手實驗,看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可一定要動手試一試喲.。
電磁感應現象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在電工技術、電子技術以及電磁測量等方面。例如,在電工技術中,運用電磁感應原理製造的發電機、感應電動機及變壓器等設備,為充分而又方便地利用自然界的能源提供了條件;在電子技術中,廣泛地採用電感元件來發射接收或傳遞訊號;運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不僅製成多種電磁測量儀錶,而且還製造了各種用於非電量電測的感測器。此外,例如加熱用的感應電爐、核物理研究中用的電子感應加速器等等,也都運用了電磁感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