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西馬的結果 展開
西馬
瑞士手錶
瑞士西馬錶(CYMA)源於1862年,這個具有一百五十多年製表歷史的品牌一直堅守著“不斷研創,力臻完美”的精神,先後於不同時期屢獲殊榮。全新系列瑞士西馬錶(CYMA)無論在設計與工藝方面均優雅細緻,結合了百年的製表技術。
西馬錶
瑞士西馬錶(Cyma)自1862年在瑞士侏羅山區(Jura Mountains)成立以來,一直以時尚典雅的設計見稱。西馬錶命名的靈感源自法文“cime” ,取其「高峰」的意思,寓意品牌站立在鐘錶業之巔;而品牌名稱則直接取自拉丁文“cyma”,意思是向前的推進。事實上,西馬錶自創立以來不斷發展全新的技術,為瑞士鐘錶之鄉紐沙特爾的鐘錶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遠古時期的侏羅山區只有茂密的森林,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被白雪覆蓋,其後經過不斷地開墾,一群勤勞且極富創意的人漸漸聚集到這裡,開始鑽研腕錶的設計和生產。至1780年代,山區已經滿布製表工廠,而當時的腕錶生產已發展至包含30個不同的分工程序。
1862年,Schwob兄弟(Joseph和Theodore)進駐當地的製表業,創立Cyma公司,專註發展先進的機械錶生產技術。1891年,來自瑞士鐘錶業搖籃的Le Locle的商人Frederic Henri Sandoz創立了一家以生產計時錶為主的公司,並在一年後與Schwob兄弟成為合作夥伴。這時候的西馬錶已率先生產複雜的報時表、極其複雜的機械錶及計時錶,每日產量達150枚。
邁進20世紀,西馬錶先後獲得多項殊榮,尤其在生產纖薄型腕錶方面更傲視同儕。1903年,其超薄槓桿機芯便獲得紐沙特爾天文台頒發的證書嘉許;又於1905年推出厚度只有3.85毫米的701型號機芯,是當時表壇一項突破性的卓越成就。至1910年,西馬錶在布魯塞爾展覽會大放異彩,獲得第一名的殊榮。
1920年代,西馬錶率先引進了可互相轉換的零件,廠房的生產規模亦因而大大增加。1929年,公司獲巴塞羅那展覽會頒發第一名獎項。西馬錶於1943年推出品牌的第一枚自動腕錶;其後於1957年推出的485型號自動機芯“Autorotor”更被沿用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多款創新的設計令品牌的聲名更上一層樓,包括一個八大單匙的機械鬧鐘(1945)和Sonomatic鬧鐘(1957)。至於腕錶方面,更憑著Navystar型號榮獲巴黎的Gold Bijorhca獎(1980)。
其後,電子錶時代來臨,西馬錶勇於追隨科技革命的時代步伐,於1984年推出只有1.2毫米厚的131型號超薄機芯。到目前為止,這款機芯的總產量已超過一百萬枚,西馬錶與寶麗爵表亦被公認為纖薄型石英機芯的專家。西馬錶現在的總部設於Le Locle,繼續發揚其超過140年恪守優良品質的精神。
腕錶的設計精巧獨特,藍寶石水晶玻璃下的黑色表面綴以極富現代感的精細裝飾,包括含蓄的波浪紋及不同大小的白色阿拉伯數字;表面中央是一個珍珠貝母的橢圓形,其周邊綴有分鐘刻度。時針與分針均備精鋼飾邊,坐落於六時位的小秒針內盤則以激光紋作潤飾。
與表身連成一體的精鋼錶鏈,由五排寬度不一的扣環組成,並以光亮與啞面的精鋼交替排列。這款瑞士製造的腕錶另備全銀白色表面款式及女裝型號。
(1)戴手錶時,手上的汗水對錶殼有腐蝕性,全鋼錶殼由於是鎳鉻合金,抗腐蝕性能好些,半鋼錶殼是銅的,長期與汗水接觸,容易腐蝕,應經常用軟布抹去汗水或墊上塑料表托,以防止其被汗水侵蝕。
(2)不要隨意打開表后蓋,以免塵埃進入機芯影響手錶的正常工作。
(3)不要將手錶放在有樟腦丸的衣櫃內,以免表油變質。
(4)不要將手錶放在收音機、電視機上,以免磁化。
(5)長期存放不戴的手錶,應每月定期上發條一次機械錶,石英錶要把表把芯拉出,使零件不致長期處於靜止狀態,以保證表機的運轉性能。
因自動機械瑞士西馬手錶須靠手臂的擺動而自動上弦,所以每天必須配戴瑞士西馬手錶八小時以上,才能確保瑞士西馬手錶計時準確。
新購瑞士西馬手錶一周內恐怕日間活動量不夠,而導致走時不足,故建議晚間放下前,把瑞士西馬手錶以水平狀態將其左右反覆搖擺約1分鐘,以補充上弦,確保走時正常。自動機械瑞士西馬手錶在常溫下,24小時誤差不大於±45秒。
品牌下分別有Grand Imperiu 統領系列、Grand Imperiu 統領系列、Europa Observator 臻藝系列等商品。(以上商品只整理部分代表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