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便
稀便
稀便是指糞便稀薄,水分增加,可伴有排便次數增加,是腹瀉的一種表現。
● 1.感染:如腸結核、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
● 2.其他:如腸易激綜合征等。
● 1.體格檢查檢查皮膚黏膜有無異常,判斷有無貧血、脫水等表現。
● 2.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適用於排查感染性疾病和貧血等。
● (2)便常規:糞便中查到滋養體和包囊有助於阿米巴痢疾的診斷。
● (3)病原體檢查和免疫學檢查:對病原體進行鑒定與分類,有助於感染性疾病診斷。
● (4)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有助於腸結核等疾病診斷。
● 3.影像學檢查腹部X線檢查有助於細菌性痢疾、腸結核等疾病診斷。鋇劑造影主要適用於慢性細菌性痢疾患者,且對腸結核診斷具有重要價值,但併發腸梗阻時應慎行鋇劑檢查,以免加重腸梗阻。
● 4.其他檢查內鏡是診斷腸道黏膜病變的有效方法,有助於細菌性痢疾、腸結核等疾病診斷。腸鏡活檢如能找到乾酪樣壞死性肉芽腫或結核分枝桿菌對腸結核有確診意義。
● 1.腸易激綜合征
● 起病緩慢,持續或間歇性發作;癥狀出現或加重常與精神因素或應激狀態有關;日間明顯,夜間減輕。腹痛或腹部不適是主要表現,常有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瀉,也可有腹脹、便秘、上消化道癥狀及背痛、頭痛、心悸等腸外表現。
● 2.腸結核
● 腹痛多位於右下腹,可有右下腹包塊、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表現。排便次數因病變嚴重程度和範圍不同而異,糞便呈糊樣,一般不含黏液或膿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膿液。結核菌素試驗有助於診斷,但陰性不能排除該病。
● 3.阿米巴痢疾
● 潛伏期長短不一,主要表現為腹痛、稀便、大便次數增加,常有里急后重表現。糞便中可查到滋養體。
● 稀便是指糞便稀薄,水分增加,可伴有排便次數增加,是腹瀉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