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

根尖周徠病是指發生於根尖周圍組織的炎症性疾病。根尖周病多為牙髓病的繼發病,主要由根管內的感染通過根尖孔作用於根尖周組織引發。根尖周病會出現咬合痛,自發性、持續性的鈍痛等表現。根尖周病常以根管治療為治療方法。患急性根尖周炎時患牙劇烈疼痛,影響進食;如延誤治療,口腔黏膜或皮膚會形成經久不愈的瘺道。根尖周病經過完善的牙髓治療可治癒。

就診科室


● 口腔內科、口腔科

病因


● 牙髓感染、壞死後,根管內的感染物質通過根尖孔使根尖周圍組織產生局限性的炎症反應。
● 可由機械、化學刺激引起。
● 可由外傷或咬合創傷所致。

癥狀


● 急性根尖周炎表現為患牙咬合痛,初期只有不適、發木,患牙浮出感等,無自發痛或輕微鈍痛,有時患者可訴咬緊患牙反而稍感舒服。隨疾病進展可出現自發性、持續性的鈍痛,不願咀嚼,影響進食。
● 患者能明確指出患牙,疼痛範圍局限於患牙根部,不引起放射痛。
● 下頜下淋巴結腫大或壓痛,可伴體溫升高、乏力等全身癥狀。
● 慢性根尖周炎一般無明顯的自覺癥狀,有的患牙有咀嚼不適,或牙齦有瘺管。

檢查


● 口腔檢查:可了解患牙有無咬合痛、齲壞等情況。
● X線檢查:慢性根尖周炎可在X線片上顯示患牙根尖區骨質變化的影像。
● 牙髓活力測驗:可判斷牙髓的活力及健康狀態。

診斷


● 患者有牙周疾病、齲齒、牙髓病史或外傷史等。
● 患牙有典型的咬合疼痛癥狀。
● 患牙有叩痛、鬆動。
● 慢性根尖周病X線片顯示患牙根尖區發生骨質變化。
● 牙髓活力測驗無反應。

鑒別診斷


● 急性根尖周病需要與急性牙周膿腫相鑒別,後者有較深的牙周袋,並伴有牙周病史。

治療


● 開放引流:排出膿液,解除疼痛。
● 安撫治療:封消炎鎮痛葯,待急性期過後再常規治療。
● 抗感染、鎮痛: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或鎮痛藥物。
● 無保留價值的牙或病灶牙予以拔除。
● 根管治療術。

危害


● 患牙引起劇烈疼痛,影響進食。
● 如延誤治療,口腔黏膜或皮膚會形成經久不愈的瘺道。

預后


● 根尖周病經過完善的牙髓治療可治癒。

預防


● 保持牙齒清潔,正確刷牙。
● 避免外界刺激。
● 如有不適,及早就醫。

參考文獻


● [1] 岳林。根尖周炎臨床診斷和預后與組織病理學表現的相關性(一).中華口腔醫學雜誌.2010,45(3):177-181.
● [2] 岳林。根尖周炎臨床診斷和預后與組織病理學表現的相關性(二)(講座).中華口腔醫學雜誌.2010,45(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