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是中國專門從事宣傳和研究吉林近現代革命歷史的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1978年12月成立。該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有藏品20752件。較重要的有辛亥革命前林祖涵(即林伯渠)在吉林進行革命活動時留下的手跡;1919年“五四”運動中吉林各界人民發表的反對“二十一條”的傳單;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生前的用品;抗聯將領周保中於1936年與日軍作戰時親筆繪寫的行軍路線圖;解放戰爭時期黨和政府授予參加重大戰役有功部隊和戰士的獎旗,人民群眾踴躍參軍、支前的文物等。

場館介紹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中國專門從事宣傳和研究吉林近現代革命歷史的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該館還收藏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的吉林省各個歷史時期的歷史照片23046張,一批重要的敵偽罪行文物如關東軍731細菌部隊的研製細菌用的工具;敵偽屠殺中國人民的絞刑架、鍘刀等。該館除地方革命歷史的基本陳列外,舉辦的專題展覽有《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等革命烈士事迹展覽》、《吉林黨史人物展覽》、《吉林新貌(吉林省建國三十五周年成就)展覽》、《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罪行展覽》、《蔣築英同志先進事迹展覽》以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同志的紀念展覽。該館出版有《吉林省革命博物館文集》(第一、二輯),《吉林近代歷史人物》(第一集),《楊靖宇同志戰鬥的一生》,《東北人民抗日歌謠》等。

烈士事迹展覽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等革命烈士事迹展覽

楊靖宇將軍

楊靖宇將軍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的主要締造者、組織者和指揮者之一。他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馳騁於南滿、東滿大地,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給日寇以沉重的打擊。

楊靖宇精神

楊靖宇
楊靖宇
他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解放事業,楊靖宇將軍雖死猶生,“因為他和他創立的業績代表著一個時代,同時更是中華民族不甘屈服於帝國主義的頑強反抗精神的具體、生動的體現。”他在億萬中國人民心中鑄起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成為鼓舞我們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楊靖宇精神”作為楊靖宇思想、範疇、品格的精髓和集大成,可以概括為:理想信念、實事求是、開拓創新、捨生獻身、艱苦奮鬥、民族團結等六個方面的內容。“楊靖宇精神”是一個完整、科學的系統,這些內容分別是其動力源、認識論基礎、靈魂、本質特徵、核心與真諦、黨性凝聚點。它作為民間的、學術界和理論界的新概括,是對楊靖宇將軍一生光輝業績的總結。

人物介紹


蔣築英同志先進事迹展覽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蔣築英,浙江杭州人,光學專家。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后考取光學科學家王大珩招收的研究生,到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開始從事科研工作。
1965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組建立了中國第一台光學傳遞函數測量裝置。以後又設計了中國第一台電子分色機的分色特性和鍍膜要求,先後解決了國產鏡頭研製工作中的許多關鍵性技術難題。他撰寫的《關於攝影物鏡光譜透過率》對中國的電影電視事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蔣築英嚴於克己,樂於助人,工作勤奮,終由積勞過度而病逝。根據他生前的表現與遺願,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被追授他模範共產黨員稱號。國務院追授他為全國勞動模範

思想情操

蔣築英不僅有堅定的信仰和勇於探索的求新精神,而且還具有高尚的科研道德和思想情操。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在名利面前,蔣築英表現了特有的高潔襟懷,在對待年輕人的培養上,他更表現了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的高貴品質,他從科研事業發展出發,很關心年輕同志的成長,各方面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鼓勵。他一遍又一遍熱心地幫助年輕科技人員修改論文,有時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一一給校正過來。可是在發表時,卻從不讓把他的名字署上,甚至在前言中提到他曾給予幫助,也全被他親筆刪去。所里九室的一位同志運用他提出的鍍膜理論,進行實際試驗,獲得成功。事後他們合寫了《攝影物鏡的光譜透過率和彩色還原特性的校正》的學術論文,受到光學界的重視。1982年在廈門召開的全國光學年會上,受到很高評價,並點名邀請蔣築英參加會議。然而,蔣築英一再推說工作忙,執意要九室的那位同志去講,把榮譽主動讓給別人。
工作態度
蔣築英對待工作總是胸懷全局,從全所、全省乃至全國的角度去考慮。對待工作不分分內分外,凡是有利於光學事業發展的事情,總是積極主動地去做。他發現情報室對很多國內外文獻資料沒有進行分類編索引,查資料很不方便,就建議編印《資料索引》,並毛遂自薦、自找苦吃,擔任主編。當時正是10月末,資料室沒有暖氣,氣溫很低,他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對7000多篇文獻目錄一一進行審譯,分類登記建卡,精心編排。同時還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幾千張最原始、最珍貴的資料卡片,無償獻給情報室,供大家查閱。

罪行展覽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罪行展覽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吉林省革命博物館
南京大屠殺活教材——張喬雲2004年12月4日,86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老人磕然長逝。27天後,85歲的張喬雲老人又讓人們把視線投向那段歷史。南京大屠殺研究學會的副會長經盛鴻教授認為,張喬雲老人見證了當年侵華日軍的罪惡與暴行,她體內的那顆67年前日寇留下的子彈,又讓老人成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一部"活教材"。存於張喬雲老人體內67年的那顆子彈是侵華日軍暴行最有力的證據。當年,日寇射殺張喬雲老人一事,得到了儀征冷紅村在世老人的見證。88歲的老人周世珍與張喬雲一樣,經歷了中華民族最"血雨腥風"的年代。提及侵華日軍射殺張喬雲一事,老人至今記憶猶新。據老人介紹,當年張喬雲是冷紅村後庄金家的小媳婦,一天下午,鬼子來到村莊后,到處搶、殺、奸、淫。張喬雲抱著孩子與公婆往蘆葦盪跑,鬼子在後面追,因張等人鑽進了蘆葦盪,鬼子開槍一陣掃射,一顆子彈擊中了金家小媳婦的右腿,這顆子彈至今還留在張喬雲的體內。
冷紅村曾遭燒殺凌辱
88歲老人周世珍在介紹張喬雲老人體內日寇子彈一事時,還談到了當年侵華日軍在儀征冷紅村燒殺姦淫一事。周稱,一次,兩名上岸的鬼子跑到冷紅村後庄姦淫婦女,被共產黨游擊隊擊斃,第二天,大批鬼子開進了後庄,他們見房燒房、見人殺人,場面極為恐怖。讓周世珍老人永遠無法忘卻的是,一次鬼子在路邊盤查,同村的一名王姓大肚子媳婦被鬼子攔住,兩名鬼子將王姓孕婦拉到路邊,很快,鬼子扒光了王家媳婦的衣服,然後進行慘無人道的輪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