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導管擴張症

乳腺導管擴張症

乳腺導管擴張症是指乳腺導管擴張且擴張後期大量漿細胞浸潤的乳腺慢性非細菌性炎症。好發於絕經前後女性,發病率不高,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病因及發病機制迄今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乳頭髮育不良、畸形、哺乳期乳汁淤積、乳腺外傷、炎症、內分泌失調及乳房退行性變有關。臨床表現為乳腺溢液、乳暈範圍內皮膚紅腫發熱、乳房腫塊等。治療要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而定,手術切除病灶是目前治療此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病情多變,預后良好,可導致乳房變形、容易引起患者較大的心理負擔,易併發膿瘺、感染等。

就診科室


● 乳腺外科、普通外科

病因


● 乳管的堵塞、排泄不暢是引起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根本原因。
● 由於乳暈下導管有阻塞,引起導管擴張,管壁上皮萎縮,管內積聚的類脂質及上皮細胞碎屑外溢至導管周圍,引起化學性刺激和免疫性反應。
● 病灶向皮膚表面潰破,反覆發作,致使乳房形成多個竇道,可繼發細菌感染。
● 發生於中老年婦女的漿細胞性乳腺炎,是導管擴張導管壁退行性改變所致。

癥狀


● 主要癥狀為乳暈區紅腫、腫塊形成、皮膚破潰和膿液分泌等,常伴乳頭內陷,其特點為反覆發作,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
● 急性期:出現乳腺皮膚紅腫,乳暈旁腫塊伴腫痛及壓痛,腫塊邊界不清,腋窩可捫及腫大淋巴結。一般無發熱,臨床上60%呈急性炎症表現。
● 亞急性期:以腫塊為主,乳腺皮膚紅腫等急性炎症逐漸消退,可現乳頭內陷及溢液,以淡黃色漿液性液體多見,部分患者出現血性及膿性溢液。
● 慢性期:出現持續存在的乳腺腫塊,腫塊較前兩期縮小、變硬,並與乳腺皮膚及周圍組織粘連,可出現橘皮樣改變。嚴重者可見乳暈區慢性竇道形成。

檢查


● 主要通過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X線片、B超檢查等檢查。
● 乳腺超聲檢查:初次發作者須結合超聲等檢查,部分患者可能需試驗性抗炎治療后才能做出診斷。
● 乳腺紅外線掃描:乳暈區顯示有不規則灰色或深灰色陰影。
● 乳管造影:導管內不同程度的囊狀、梭狀及柱狀等擴張徵象。
● 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腺體密度增高且不均勻,其間夾雜有條狀或蜂窩狀、囊狀透亮區,需結合臨床特徵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 乳腺穿刺細胞學檢查或手術活檢:對於有腫塊形成,表現類似乳腺癌者,多數需要進行穿刺或手術活檢進行鑒別。

診斷


●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針吸細胞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診斷。
● 根據常伴有乳頭內陷的病史,反覆發作,相應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等基本可以明確診斷。
● 對於診斷困難者,常用輔助檢查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 ● 乳腺超聲:病灶位於乳暈后或乳暈周圍,內部呈低回聲實性區,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導管呈囊狀擴張,尤其是串珠樣擴張。
● ● 乳腺鉬靶X線檢查:病變多表現為片狀模糊緻密影,有時可見毛刺征及粗顆粒圓形鈣化。
● ● 病理診斷:針吸細胞學檢查可見壞死物和較多的漿細胞、淋巴細胞。術中快速冷凍切片病理檢查是診斷此病的可靠依據。

鑒別診斷


● 本病易與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相混淆,應注意鑒別診斷。
● 有乳腺結節等相似臨床表現,易混淆,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 醫生可以通過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要根據乳腺導管擴張程度及導管周圍炎症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手術切除病灶是目前治療此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 急性炎症期尤其是乳房出現紅腫或破潰溢膿時,應給予抗生素治療。可選用較為廣譜的抗生素。
● 急性炎症消退後如仍有腫塊,可以手術切除,切除肉眼可見的所有病灶,否則容易再發。
● 對瘺管形成者也需手術,應切除所有瘺管及其周圍病變組織。
● 部分患者病灶較廣泛,切除組織較多,致使乳房外形發生明顯改變,可考慮皮下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

危害


● 該病屬於乳腺良性疾病的疑難雜症,易誤診誤治。
● 本病難與乳腺癌鑒別,或被作為一般乳腺炎反覆切開引流、傷口經久不愈、反覆發作。因此,應強調首次治療的徹底性。
● 本病雖非細菌性炎症,但可繼發細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的反應,會有皮膚紅腫、發熱以及觸痛的癥狀,影響患者生活。
● 在急性、亞急性與慢性期間的時候,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患者長期乳頭溢液、或膿性分泌物、或僅乳頭內陷、或局部腫塊,持續不消長達數年,對女性身心健康危害較大。

預后


● 積極有效的治療,可緩解癥狀,改善病情。
● 此病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早期抗菌、消炎治療往往有效,但最後常還需要手術治療。
● 手術強調連同較大量的正常組織完整切除。很多患者手術切除或活檢后易複發或形成乳腺瘺,且十分頑固,常常是屢切屢瘺。
● 該病雖有反覆發作特點,但如在發病初期處理得當,通常預后良好。

預防


● 女性應每年定期做乳腺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經期注意保持乳頭乳暈區的清潔,適當幫助清除分泌物,避免穿過緊的上衣和乳罩等。
● 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勞逸結合,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