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
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
《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是黃永年編著的圖書。本書作者從宏觀審視古代中國社會及文化的發展,認為自魏晉起,歷史進入封建領主制至地主制的轉型期,這個轉型到楊隋唐初實已完成,此後進入成熟發展的階段。這種地主制度社會在世界上似為中國所獨有,而其在政治制度、治道政略等諸方面,更有一系列看似史家已作出定論的問題,需要從微觀上重新剖析和宏觀上重新估量互相結合的意義上,再作深入探討。全書脈絡清晰,多樹新義,旁徵博引了大量從未經人注意的新鮮資料,而文筆流暢,娓娓可讀,既是學人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歷史的珍貴參考,也為廣大文史愛好者提供了一種通俗化表述的歷史讀本。
黃永年,江蘇江陰人,1925年10月出生,1950年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現為陝西師範大學退休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國史研究編輯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唐史史料學》、《唐代史事考釋》、《文史探微》、《古籍版本學》。
導言
一 斷代和通貫
二 繼承和修正
第一章 北齊政治鬥爭的真相
一 高歡政權的民族問題
二 任用文人整肅勛貴
三 乾明元年政變
四 祖珽的政海升沉
五 武人與文人之爭
六 口語中“漢”字的解釋
第二章 關隴集團始末
一 關隴集團的提出
二 說西魏北周的落後
三 山東文人敵視關隴
四 尉遲迥舉兵反楊
五 關隴集團人隋后開始解體
六 唐初關隴集團消失
第三章 府兵的興衰
一 設八柱國並非受到脅迫
二 為擴軍整訓增設柱國
三 府兵的壯大和六柱國的結局
四 府兵敗壞於兵農合一
五 駁府兵和均田結合之說
第四章 李唐創業和玄武門之變
一 可以信據的《大唐創業起居注》
二 裴寂劉文靜之爭
三 秦王和太子齊王
四 玄武門之變揭秘
五 所謂關隴山東之爭和士族庶族之爭
第五章 高宗和武后
一 貞觀時帝位繼承權之爭
二 高宗對搞元老重臣
三 永徽六年皇后的廢立
四 從武昭儀到革唐建周
五 評郭沫若的武則天研究
第六章 李武政權
一 為什麼要建立李武政權
二 怎樣認識張柬之發動的政變
三 對所謂韋后亂政的剖析
四 李隆基獲取政權和睿宗內禪
五 和《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的異同
第七章 玄宗朝的中樞政局
一 對皇子和后妃的防微杜漸
二 宦官控制禁軍
三 宰相們的真實面貌
四 內廷宦官和外朝宰相之爭
第八章 馬嵬驛之變和《長恨歌》
一 誰發動了馬嵬驛兵變
二 和歷史真實大有出入的《長恨歌》
三 一篇《長恨》有風情
四 說長生殿
第九章 范陽節度與奚、契丹
一 一個被長期忽視的問題
二 奚、契丹的威脅
三 設置范陽節度使
四 范陽節度使的戰績
五 中唐以後的作用
第十章 安史之亂
一 《通典》的二統說
二 安祿山的實力
三 前期戰局的剖析
四 借用回紇兵
五 平定河北和重建藩鎮
第十一章 肅代兩朝中樞政局
一 肅宗之為皇太子
二 北上即位靈武
三 肅宗時的內廷和外朝
四 玄宗移居和張后被殺
五 代宗剪除宦官
第十二章 兩稅法的實施
一 兩稅法為什麼要在這裡講
二 認識兩稅法(上)
三 認識兩稅法(下)
四 兩稅法和農民起義本不相干
五 實施兩稅法是和地方爭財權
第十三章 涇師之變
一 涇原和鳳翔
二 對涇師之變的分析
三 不被信任的朔方軍
四 神策軍的由來和用於徵伐
五 李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第十四章 所謂永貞革新
一 永貞革新說的來源
二 是否又來士族庶族之爭
三 關於反藩鎮反宦官
四 王叔文集團的本來面目
第十五章 從立儲談憲宗之死
一 立儲牽連到郭妃
二 吐突承璀干預儲位之爭
三 憲宗之死
四 改號永新之謎
五 《辛公平上仙》是講憲宗抑順宗
附錄一 陳寅恪先生稱譽趙宋文化之解說
附錄二 我所撰寫的與本書內容有關的論文及其他文字目錄
版 次:1
頁 數:480
字 數:386000
印刷時間:2004-7-1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806782156
包 裝: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