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中學

今日美國中學

《今日美國中學》(The American High School Today),又譯作《今日美國高中》,詹·布·科南特 (James B. Conant) 著,1959年由美國麥格勞—希爾 (McGraw-Hill) 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簡介


書籍介紹

中譯本合訂於《科南特教育論著選》中,198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陳友主譯,作為《外國教育名著叢書》之一,共127頁,9.6萬千字。

內容簡介

《今日美國中學》,即有名的“科南特報告”,是科南特幾年來深入調查研究的成果總結。本書圍繞著美國中等教育制度和中學課程改革等問題。

作者簡介


個人生平

科南特(J·B·Conant,1893—1978),美國教育家、科學家、政治家和外交家。1913年他在哈佛大學獲文學士學位,1916年得哲學博士學位。1919—1953年曆任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校長。離任后一直是該大學的名譽校長。1953—1957年任德國問題高級專員和美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他在政界、科技界和教育界還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1941—1952年任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主席、科學研究和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主席,著名的曼哈頓工程顧問,還擔任過美全國教育協會教育政策委員會主席,科學協進會和教育理事會會長等職。1957年以後,他致力於美國普通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領導工作。

教育論著

科南特的教育論著甚豐,主要有:《分裂世界之教育》(1948年)、《科學與常識》(1951年)、《現代科學與現代人》(1952年)、《教育與自由》(1953年)、《兒童、家長與國家》(1959年)、《初中年代的教育》(1960年)、《貧民窟和郊區:評大都會地區的學校》(1961年)、《托馬斯·傑斐遜和美國公共教育的發展》(1962年)、《美國師範教育》(1963年)、《教育政策的制定》(1964年)、《綜合中學:對感興趣的公民的第二個報告》(1961年)等等,他還編寫過中學化學教科書和幾本大學有機化學教材。其中《今日美國中學》和《美國師範教育》二書則被公認為他的教育代表作。《美國師範教育》一書的觀點是他中等教育改革觀點的延伸和發展。此書集中論述了美國中小學師資培訓工作,特別是論述了師範課程的改革問題,提出了二十七條改革建議和各年級各學科師資的教學計劃,它和《今日美國中學》實際上成為美國60年代教育改革的指導性文獻之一,對當時美國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產生過相當深遠的影響。

主要內容


三大目標

在中學的教育目的和制度上,辦較大的綜合中學
科南特認為綜合中學要完成三大目標:第一,為所有的未來公民提供普通教育;第二,為那些想在學校畢業后立即使用所學技能的學生開設很好的選修課程;第三,為準備升學的學生開設專門的高級文理課程。他還建議,削減規模較小的中學數目,擴大現存中學的規模。因為小型中學限於條件(如經費等),很難開設廣泛的文理課程,而綜合中學規模較大、教師隊伍健全、資金多,容易購置現代化教學設備、開設新學科,設置多元的課程,可以讓具有各種需要的學生得到發展。因此,科南特主張,一所學校畢業班人數至少必須有100名學生,只有這樣才有條件把學校辦好。

注重普通教育課程

在中學的課程設置上,注重普通教育課程
他建議所有的學生都必須學習4年英語,3至4年“社會研究”,一年數學、一年以上的自然科學,必修課應占學生總課時的一半。此外,學生要想在中學畢業,還要學習至少7年選修課,不包括體育。選修課應分兩類:一類是以獲得謀生技能為核心的職業或半職業性課程,如打字、速記、會計、供銷、農業、工藝等;一類是以程度較深的文理科目為核心的課程,如第二外語、高等數學、音樂、藝術等,由此組成一套序列課程,讓那些學習文理科目能力較強的學生修習。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中等教育的規模和數量上,應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科南特認為美國公立中學的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所進的中學很少有機會給他們以令人滿意的中等教育,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所在的中學畢業班人數不到百人。如果取消這類小型中學,全國的中學教學就可能得到普遍改進,因此科南特建議把全國的中學校數從原有的21000所減少到近9000所較為合適,這樣既可以使擅長文理科目的學生有機會學習數學和自然科學等課程,而無需增加教師,同時也可以使同在小型中學得不到特殊照顧的高才生能得到順利發展。
對於大城市中學和郊區中學,科南特主張應根據本地區實際,為各種類型的學生開設他們所需要的課程。例如在大城市,由於有大量具備特殊天才的青年,有些城市就為他們設立專門的學校,如果在較小的社區,就沒有理由設立這種中學,因為在大城市除了有供選擇性的文理中學外,還有其他許多中學,象商業中學、音樂和藝術中學、布朗克斯理科中學等。在郊區中學由於差不多全體家長期望自己的子女升入大學,因此學校的老師和輔導員也都為升學作指導,儘管有些兒童不能勝任高級文理課程,但是學校還把一些非文理選修科目安排進去,這樣也可為學生在校畢業后立即就業作好準備。

其他方面


創作背景

科南特是美國五六十年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倡導人之一。他以科學家和外交家的閱歷,敏銳地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國內政治和科技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尤其是注意到美國教育落後於前蘇聯,更促進了他的教育改革。1957年他在卡內基促進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下,對美國的26個州、103所中學進行實地考察。爾後經過研究、整理,先後寫出了調查報告,並於1959年出版了《今日美國中學》一書。自1961年起,科南特等人在卡內基基金會的再次資助下,廣泛調查了美國人員稠密的22個州,77所開設師範課程的高等院校,經過兩年的研究,於1963年出版了《美國師範教育》一書。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國現代教育史上的重要轉折時期,對在教改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中等教育和師範教育改革問題,從多方面,提出了不少積極的建議,對美國教育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科南特在其大量論述中提出了許多教育理論和教改主張,他的基本教育主張是:加強普通教育,特別是數學、自然科學和現代外語的教學;提倡天才教育,對有高度天才的學生進行特殊教育,以便為發展科學技術和開展國際鬥爭培養更多的尖端人才;要加強兒童的智力訓練,把他們培養成為能適應戰後科技迅猛發展,知識迅速增長的現代科學和工業所需要的人才,等等。因此,美國教育界公認,著名的教育家科南特“對五六十年代美國公共教育無可置疑地產生了此其他任何人都要大的影響”,他“也許是二十世紀中葉最有影響的美國教育家”。

優點

《今日美國中學》的主要優點是:(1)在美國教育處於危機關頭,尤其是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升空,給美國社會造成的威脅感,使科南特認識到要想使美國教育對外發揮作為美蘇爭霸工具的作用,對內促進其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作用,必須從普通中等教育抓起,因此,此書有深遠的預見性。(2)在以杜威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和以巴格萊等為代表的要素主義教育理論進行激烈競爭的時候,儘管科南特傾向於要素主義教育流派,但是他並沒有完全排斥進步主義教育理論,而是站在美國社會發展的角度,呼籲學校教育要適應所有學生的需要。一方面,他認為要改善貧民區的普通學校,認為如果忽視了處境不利的青年的教育與就業問題,就如同埋置了“社會炸藥”,另一方面,他也推廣天才教育,認為對於我們不能培養出足夠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產生了不斷增加的憂慮。因此,我們認為,他在衝破美國中學的傳統藩籬,擴大課程領域,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滿足升學、就業等多方面需要,是有積極意義的。科南特是美國教育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建議和主張對美國中等教育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他是美國當代當之無愧的、大膽的改革家。(3)對教學工作科南特明確提出要加強智力訓練,培養適應現代科技和工業社會需要的人。因此,課程設置以數學、外語、自然學科為核心,重實用,有濃厚的時代性和現實性。(4)衝破靠間接經驗發表建議的框框,身體力行,進行廣泛深入地調查、了解,實驗,經過兩年的研究才形成這份報告,具有廣泛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