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虎尾

踏虎尾

《踏虎尾》是由日本東寶映畫製作發行的59分鐘冒險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大河內傳次郎、藤田進、榎本健一等主演,於1952年4月24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傳奇武士和其偽裝成僧人的家臣逃過邊防守衛的故事。

劇情簡介


1185年,平家在西海敗亡,源九郎義經功高受勛,吐氣揚眉受人景仰。可惜猜忌之心乃人之本性,義經兄長誤信梶原景時的讒言,擔心義經有野心顛覆朝野,於是下令追殺義經。義經率六名親信,喬裝僧侶,日夜逃亡。一眾欲前往加賀國,但必須越過關口安宅,四面楚歌,心情就如踏虎尾般戰戰兢兢。
踏虎尾
踏虎尾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弁慶大河內傳次郎
富堅藤田進
強力榎本健一
龜井森雅之
片岡志村喬
伊勢河野秋武
駿河小杉義男
常陸坊橫尾泥海男
源九郎義經仁科周芳
梶原的使者久松保夫
富堅的使者清川庄司

職員表

製作人伊藤基彥
導演黑澤明
編劇黑澤明
攝影伊藤武夫
配樂服部正
剪輯后藤敏男
美術設計久保一雄
燈光平岡岩治
錄音長谷部慶治

角色介紹


踏虎尾
踏虎尾
弁慶
演員 大河內傳次郎
義經的親信,膽識過人,豪氣衝天。為了儘快的通過重重關卡,他主張儘可能大事化小。一行人最後通過關卡由北陸逃到奧州。 
踏虎尾
踏虎尾
強力
演員 榎本健一
跑腿的,因為同情源九郎義經一行,甘願冒險帶路闖關,並且在關鍵的時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踏虎尾
踏虎尾
源九郎義經
演員 仁科周芳
義經兄長誤信梶原景時的讒言,擔心義經有野心顛覆朝野,於是下令追殺義經。義經率六名親信,喬裝僧侶,日夜逃亡。 

幕後花絮


• 《踏虎尾》是黑澤明的第一部武士電影。
• 1945年初秋,美國導演約翰·福特應聯合國最高司令部邀請前往日本,在官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東寶電影製片廠。當時《踏虎尾》正在棚里拍攝。
• 該片在1945年完成拍攝,但由於被指歌舞伎歌頌封建,對戰後日本有不良影響而禁止上映,就連歌舞伎也面臨存亡危機,直到1952年才上映。

幕後製作


《踏虎尾》根據日本歌舞伎《化緣簿》改編,《化緣簿》其實又改編自能樂劇《安宅關》 。片名來自於能樂《安宅關》中的伴唱曲詞“如踩虎尾,如入蛇口,終能遁之”,語源則來自《周易》的卦象“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
影片拍攝於1945年9月(日本投降的同一個月)的影片由於當時的經濟和技術條件所限,片中大量的場景使用了棚景。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東寶映畫
發行單位東寶映畫(日本)、布蘭登影業(美國)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地區上映時間、細節
日本1952年4月24日
美國1960年1月9日(紐約)
美國1960年2月28日
西德1972年9月22日(電視播映)
西德1986年7月31日 

影片評價


踏虎尾
踏虎尾
一個小時長度的《踏虎尾》濃縮著黑澤明標準的敘事風格,由於經濟和技術條件所限,並沒有太多電影技法上的突破,太多棚景的使用使影片有了舞台劇的高壓表現手段。在影片開始的字幕中黑氏交替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及懸念。正如其中一句話:可惜猜忌之心乃人之本性,正是這樣一個黑澤明慣用的研究人類兩面性的主題使《踏虎尾》得以延伸。在題材上描寫民族的現實與歷史,影片大多數採用對稱手法,主題上深刻揭示人性與靈魂的衝突與撞擊。 (鳳凰網評)
黑澤明在嚴肅、令人敬畏的貴族故事中注入了許多幽默和平民化的娛樂元素。 (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