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

八一三淞滬會戰

七七事變爆發后,日本採取了“速戰速決”的侵華方針,聲稱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為此,日本準備直接打擊中國政治、經濟中心的京滬地區。由此引發了抗戰初期規模浩大的淞滬會戰

八一三淞滬會戰


淞滬地區是中國首都南京的門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它位於長江下游黃浦、吳淞兩江匯合處,扼守長江門戶,其中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日本統帥部認為,佔領上海“使其喪失經濟中心的機能”,“切斷其對外聯繫”,能使中國“軍隊和國民喪失戰鬥意志”,同時直接威脅中國首都南京,以迫使中國政府儘快屈膝投降。
由於1932年《淞滬停戰協定》的限制,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市內僅有警察和保安團的微弱兵力。而日本則設有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直屬兵力3000餘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但是,中國方面判斷日軍必將進攻上海,積極進行作戰準備,做了一系列軍事防禦部署,部隊開進上海及其附近預定陣地。
1937年8月13日,日軍向中國軍隊陣地發動進攻,淞滬會戰由此開始。中國政府發出《自衛抗戰聲明書》,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被迫抗戰的正義性和抗戰決心。
由於中國軍隊的英勇作戰,使日軍遲遲不能取得進展,因而會戰規模不斷升級,日軍不斷從國內及華北、台灣抽調大量部隊增援,進行登陸作戰,同時不斷擴大日軍級別,由上海派遣軍發展為華中派遣軍。日本海空軍大量參戰。參戰日軍總計達到30餘萬人。日本侵華的戰略重心從華北發展到華中,形成華北華中兩個戰場。日本國內的戰時體制也迅速加強,成立了由天皇直屬的大本營,戰略上也將盧溝橋事變以來的侵華戰爭由“華北事變”改稱“中國事變”,最後揭去虛偽的“不擴大”面紗,正式承認了全面侵華戰爭。
與此相應,中國在日益增強的敵人面前,也不斷投入增援力量,從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抽調部隊參戰,並不斷調整軍事部署。中國海空軍力量也參加戰鬥。中國先後共投入了70餘萬兵力。中國軍隊經與日軍反覆較量、殊死搏鬥,歷經3個月。整個會戰中中國軍隊表現了英勇的犧牲精神,給日軍造成重大打擊。表現了廣大愛國官兵高昂的誓死抗擊侵略者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如團副謝晉元僅率所屬一營死守四行倉庫,面對優勢敵人瘋狂不斷的進攻,堅守4晝夜,擊退日軍6次進攻,斃敵數百人,令敵膽寒,所部被中國人民譽為“八百壯士”,永遠被中國人民銘記。
中國軍隊經長期激戰,消耗很大。同時在軍事裝備上又不佔優勢,日本又有海空軍的協同作戰,中國軍隊雖經英勇奮戰,但處境漸漸不利。11月5日,新增日軍杭州灣登陸后,嚴重威脅中國軍隊側翼,戰局於中國極為不利,中國軍隊遂進行撤退,11月12日,上海淪入敵手。
這次會戰,中國廣大官兵同仇敵愾,鬥志昂揚,以劣勢裝備同優勢裝備的日軍頑強拼搏,斃傷日軍4萬多人,堅守上海3月之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戰速決”的迷夢。同時,這次會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也為上海工廠內遷保存經濟實力,以致掩護國家轉入戰時體制贏得了時間。淞滬會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亦有重要地位和影響。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國民政府在戰略上也犯了嚴重錯誤,在濱海的不利地形下與優勢敵人單靠拼消耗、拖時間,違背了持久戰戰略方針,也給隨後的南京保衛戰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淞滬會戰後,日軍向中國軍隊進行追擊,直奔首都南京。而此時,雖然在南京外圍聚集了大量部隊,但國民政府已不能組織有效抵抗,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破南京,隨即對南京市民和已放下武器的俘虜展開了血腥屠殺,並伴隨著強姦、搶劫等各種殘酷暴行,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