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妖,漢語常用字,讀音yāo,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迷信的人指異於常態而害人的東西:妖魔鬼;引申含義為邪惡而迷惑人的:妖言。

妖的常用組詞為妖術。包含妖的常用成語為斷怪除妖。

基本釋義


妖 yāo ㄧㄠˉ
● ● 迷信的人指異於常態而害人的東西:~魔鬼怪。~精(a.妖怪;b.喻姿色迷人的女子。“精”均讀輕聲)。~氛。
● ● 裝束或神態不正派:~里~氣。~態。
● ● 媚,艷麗:~女。~嬈。~艷。~冶。~妍。
● ● 邪惡而迷惑人的:~言。~人。~術。~精。

詳細釋義


妖 yāo
<形>
● ● (形聲。從女,芺聲。)也用作在語氣詞中,表示不認可,對對方的觀點表示極度不認同。
● ● 同本義【gorgeous】
妖,妍也。——《三蒼》
妖夫曳銜。——《楚辭·天問》
妖冶閑都。——《漢書·司馬相如傳》。註:“妖冶,美好也。”
妖姬靜女。——清·侯方域《壯梅堂文集》
● ● 又如:妖妍(艷麗);妖姿(艷麗的姿容);妖異(美艷奇異);妖麗(艷麗);妖靡(艷麗華美);妖蠱(艷麗);妖姬(美女);妖玩(美女)
● ● 怪誕,怪異【weird】。如:妖蜃(傳說中的海中怪物,能吐氣成海市蜃樓);妖幻(怪異的幻術);妖邪(妖異怪誕)
● ● 妖媚。淫邪,不正【seductively charming】
妖婦。妖艷且行為不端的婦人
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後漢書》
● ● 又如:妖紅(婦女勾引男子並與其私通);妖妙(妖嬈美好);妖惑(惑人的媚態);妖韶(妖嬈美好);妖嬌(嬌美);妖服(妖冶的服裝)
● ● 不祥【ominous】。如:妖氛(不祥的雲氣);妖星(古代指預兆災禍的星,如彗星);妖祥(凶兆和吉兆);妖服(不祥之服)
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袁可立)感激上恩,慷慨時事,議收遼左之殘兵,汛掃鄒藤之妖黨。”
● ● 邪惡;品質惡劣【evil】。如:妖童(邪惡的小子)
● ● 裝束奇特、作風不正派——多指女性【bewitching;coquettish】。如:妖妖調調(妖里妖氣;俏艷而輕佻。)
現在,人們多談到“人妖”。其是指變性的男子,其外表非常漂亮,堪比絕色女子,多指泰國人妖。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妖”字頭,請參考“䄏”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地反物爲䄏也。從示芺聲。於喬切
『說文解字注』
(䄏)地反物爲䄏也。左氏傳。伯宗曰。天反時爲災。地反物爲妖。民反德爲亂。亂則妖災生。釋例曰。此傳地反物惟言妖耳。洪範五行傳則妖孽禍痾眚祥六者。以積漸爲義。按虫部雲。衣服歌䚻艸木之怪謂之䄏。禽獸蟲蝗之怪謂之。此葢統言皆謂之䄏。析言則䄏異也。䄏省作祅。經傳通作妖。從示。芺聲。於喬切。二部。

康熙字典

《唐韻》於嬌切《集韻》於喬切《正韻》伊堯切,音夭。豔也,媚也。一曰異也,孽也。《左傳·庄十四年》人棄常則妖興。《前漢·五行志》殺不以時,有草妖。
又妄聞之氣,發於音聲,有鼓妖。雲風起而杳㝠為夜妖,言之不文,是謂不艾,時則有詩妖。
又葉央居切,音於。《孔臧·鴞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為祥,棄常為妖。
又葉側呂切,音阻。《前漢·三王敘傳》怙寵矜功,僭欲失所。私心旣霿,牛禍告妖。 《說文》,巧也。一曰女子笑貌。從女芺聲。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妖魔、妖言、妖冶、妖孽、人妖、妖物、妖媚、妖精、妖風、妖嬈

相關成語

興妖作亂、艷紫妖紅、妖言惑眾、天災地妖、降妖捉怪、裝妖作怪、妖由人興、斷怪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