啷噹

啷噹

啷噹(丹劇的原徠身),是丹陽傳統民間文化。起初的啷噹藝人是由師傅親口傳授,后發展到以家教形式的啷噹傳習所。出名較早的是麥溪鎮王巷村的王氏啷噹傳習所,創立時間約在清光緒年間,新中國成立后活躍在丹陽城鄉的王氏三姐妹和鮑蓮娣等名藝人都是王氏的傳人。

發展歷史


徠民國時期,大泊、陵口、前艾、珥陵、全州等處都有啷噹傳習所,劉連生辦的前艾傳習所聲譽較好,技藝出眾的趙金花、蒯三庚都出自他的門下。啷噹的鼎盛時期,是在啷噹總傳習所開創前後。民國初年,陳臘榮團結卜班名藝人開始啷噹說唱的整理研究工作。研究機構起初設在三板橋西的養濟院內,后移至姜家園的觀音堂。民國20年(1931年),“丹陽縣啷噹總傳習所”正式掛牌,一時名師雲集,學童倍增,社會聲譽大為提高,縣長親往祝賀。抗戰前夕,該所滿師藝徒有317人。啷噹藝人的足跡遍及丹陽各地和周邊市縣.流行曲目由原來的“大小三十六”,增至“七十二記、四十八灘頭”,演出場次遠遠超過當時的“六書”,“評話”和灘簧小戲。

曲調


啷噹曲調約形成於19世紀中葉,流行於清光緒年間。19世紀末,丹陽便有“黃秧下田穀進倉,麥場頭裡篤啷噹”的習俗。啷噹曲調以丹陽一帶的牛郎調、佛祈調,油嘴調、梅花調等民歌為基礎,以丹陽方言為依託,曲調樸實優美,地方色彩濃厚。啷噹演唱是以說唱形式出現。“說”,除了交待和鋪敘,還有散白和板白之分。散白象話家常,編排入情入理,生動貼切,常用古語和俗話作為結論;板白則要求上板押韻,形成氣勢,用於說唱的高潮或結尾。道白講究合板與介面,鋪敘夾帶打趣和插科。啷噹說唱,以唱為主。唱是啷噹藝人的基本功,也是評價藝人水平的主要依據。啷噹能否唱紅,靠的是唱者素質和曲子是否精晶。民國以前唱紅的藝人就有10多位,其中多數是唱“灘頭”的,而靠長篇說唱“本頭”唱紅的只有3~4位,同行公認的僅有李寶兒1人。李寶兒號稱李四記,她唱啷噹和一般藝人不同,從不走村串巷,想聽她的唱,都要拿帖子上門去請。她每次說唱,聽客少則幾百,多用上千。
啷噹調以正板為基礎,共有吟板、數板、行板、急板、散板、哭板等10餘種板式。藝人習慣把啷噹分為東、西兩路。東路啷噹分佈在城鎮和鐵路沿線,受戲曲的影響,講究板式的運用,吐字注重“噴口”,行腔乾脆利落,好懂易學,流行廣泛。西路啷噹常年演出於山鄉僻壤,受外界影響小,唱腔也以板式命名,行腔卻很少受板式的約束,有時如行雲流水.細膩委婉,有時則鏗鏘豪放,粗狂有力。啷噹流行的曲目,灘頭有白蛇精、懶婆娘、誇新婦,十羞君王、送於入學等22曲;本頭有綉福記、青樓記、牙痕記、紅粉記,芭蕉記,琵琶記、白馬記、殺狗記等14部。這些曲目都是聽眾喜愛、流傳甚廣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