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中學

寧夏中衛中學

中衛徠中學創建於1932年,是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區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全國五百所著名中學。金日成主席的老師尚鉞、自治區領導雷啟霖、納長其、吳尚賢等曾在此執教,原全國人大、政協領導錢偉長、雷潔瓊、彭佩雲等為學校題寫校名、校訓、紀念碑文。

學校介紹


寧夏中衛中學
寧夏中衛中學
寧夏中衛中學創建於1932年,是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區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全國五百所著名中學。建校至今為國家培養了四萬多名俊傑英才,其中考入北大、清華、復旦等亞洲名校的學生不計其數,校友遍布海內外;金日成主席的老師 尚鉞、自治區領導雷啟霖、納長其、吳尚賢等曾在此執教,原全國人大、政協領導 錢偉長、雷潔瓊、彭佩雲等為學校題寫校名、校訓、紀念碑文。這些都為學校積澱了悠久的歷史底蘊,增添了奪目的文化氛圍。
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國家教育科研創新型學校、國家級安全文明校園、全國中小學英語教研示範學校(寧夏僅三所)、寧夏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全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區“課堂教學質量工程”先進集體、自治區級新課程實驗樣板學校。
在長期的辦學歷史中,中衛中學為中衛地區乃至全區、全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被授予國家教育科研創新型學校、全國中小學英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寧夏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區級新課程實驗樣板學校、全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區教研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
學徠校按省級一類示範性高級中學標準裝備了功能齊全、設備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各8個,其中理化生數字實驗室各1個,通用技術實驗室2個,語音室、計算機教室各6個;建成了包括語音系統、網路監控、區域網等在內的校園網路,為所有教室和青少年活動中心裝備了數字化多媒體教學設備,與校園網連接,為隨時隨地進行多媒體教學提供了保證,實現了現代教學手段利用的最大化;按照區級示範性高級中學標準,配置了各類滿足教學活動的體育設施設備,建有400米標準化塑膠運動場、教師健身房;配備了種類齊全、品種豐富的圖書室和閱覽室,開設了網上電子圖書館。這些硬體設施的建設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學校發展


2007年10月,佔地218畝,建築面積42830平方米,辦學規模84個教學班,可容納學生4800餘名的新校區建成,學校順利實現了整體搬遷,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現有教學班52個,在校學生3200餘名,教職工210名。
圖片
圖片
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創辦了《鳴鐘文學》刊物,成立了樂隊、舞蹈隊、合唱隊、田徑、籃球等各類興趣小組,常年開展活動,每年都有許多音體美特長生被高等院校錄取。
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增強學校發展實力。通過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特別是“首席教師制”,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國家、區、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達到40餘名,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4名,正在參加碩士學歷進修的教師69名。目前學校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2個,區級研究課題6個,開設選修課程40多門,教師在全國、區、市級報刊雜誌發表、獲獎論文達400多篇,主編或參編教學書籍10多本。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化學校發展環境。按省級一類示範性高級中學標準裝備了功能齊全、設備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計算機教室各6個;綠化校園面積約65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4%;建成了包括語音廣播、網路監控、校園網等在內的校園網路系統;配置了籃球架、排球架、健身器材等體育設施,修建了400米標準化運動場;配備了功能齊全的圖書室和閱覽室,建成了網上電子圖書館,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回顧過去,中衛中學歷史輝煌,展望未來,我們更加信心百倍,決心發揚領導苦抓、教師苦教、家長苦供、學生苦學的“四苦”精神,力爭在明年的高考中北大、清華榜上有名,爭取實現“三年內爭創區級一類示範性高中,五年爭取進入國家級示範高中行列”的目標。

所獲榮譽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稱號。